在8月中國餐飲連鎖峰會暨數字化運營升級論壇單元,蓋世食品董事長蓋泉泓就涼菜的生產加工標準、工藝、安全、效率、贏利點作了充分剖析,原來小小的涼菜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大世界,或許你的降本增效就從這里開始。01
餐飲企業的規模在未來容量非常大,容量至少是現在5、6、7倍
蓋世食品的品牌定位是連鎖餐飲定制化涼菜,經營目標是致力打造連鎖餐飲定制化涼菜第一品牌。公司成立26年,最早做日本市場,這幾年除了日本還做歐美國家和國內內銷的市場。蓋世是國家農業產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也是中國藻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2019年度海底撈誠信供應商。一、按中國飯店協會統計數據來看,2014-2019年全國餐飲行業復合增長率為10%左右,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比較慘淡,增長率僅為5.4%,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但是疫情過去之后一定會回升。二、按2019年全國各省餐飲收入統計,山東、廣東和江西的餐飲收入占全國三甲。三、從各國連鎖化率,美國餐飲化的連鎖率是54%,全球的平均是27%,中國只有10%。最關鍵還有一個數字CR5(行業前五名市場占有率),中國占2%,美國占15%,CR5中國是非常低。
頭部餐飲企業的規模在未來容量是非常大的,容量至少是現在5、6、7倍,這是未來的趨勢。盡管受疫情的侵擾,但是整個行業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蓋世是專業化定制化餐飲涼菜生產廠家,通過多年調研發現,連鎖餐飲行業痛點:涼菜口味不統一、質量波動大加工、成本高、安全風險大。
一般覺得涼菜可有可無,其實涼菜在餐飲企業中的作用非常大,總結了幾點:第一,增加酒水消費。一般來說,來盤下酒菜肯定是涼菜,來盤下飯菜肯定不是涼菜,涼菜增加了酒水的消費;
無論海底撈、湊湊都有免費的涼菜,通過涼菜吸引客流。涼菜作為引流產品,符合整個產品的定位。安全是餐飲企業生存基礎,而標準是餐飲企業連鎖的基礎,效率則是餐飲企業盈利的基礎。如果你現在什么都做,整個產業鏈從頭做到尾,那餐廳不可能有效率,低效則沒有市場競爭力。2018年7月17日美國麥當勞一款現制沙拉16州用餐者發生中毒感染。
涼菜放置2小時,按照國家即食食品微生物標準,50%以上都不合格!左側是涼菜的標準,右側是檢測的結果。芥菜松仁2小時后的微生物檢測數值,超標200倍!國家針對食品加工企業關于微生物有嚴格的標準和規定,達不到標準肯定不能出廠,而餐廳沒有如此嚴格的標準和規定。如果將來國家各地出臺標準和法規,那餐廳的涼菜放時間長之后大都是不合格的。蓋世涼菜的檢測結果遠遠低于國家的標準,蓋世放兩三個小時絕對沒有問題。26年出口日本、歐美等全球52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從未發生過食品安全的事故。蓋世涼菜賦能餐飲企業,國家食品安全基礎標準GB2760關于藻類部分的修訂,使海藻產品標準與國際接軌。
“蓋世曾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現已申請專利60余項, 其中獲批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很容易,發明專利很難申請。
蓋世一天的產量是50噸,如果折算150g一盤,50噸應該是150萬份,一年應該是1億多盤。如果餐廳自己做,成本非常高。談到標準化,有產品標準化、原料標準化、工藝標準化、應用場景標準化、菜品分類標準化,由于時間關系不展開。其實做到標準化的步驟是很復雜的,通常廚師做一道菜出來是根據其經驗,但是如何把這個產品變成工廠化,這是經過很多很多的步驟,這個轉化是非常難的,一道菜做好,轉化就涉及很多標準化步驟。疫情之后,2020年餐飲的下半場側重的是性價比,性價比的背后就是效率的提升。涼菜人工成本約0.83元,涼菜原料成本,素6元/盤(約)、葷20元/盤(約),而蓋世涼菜素2元/盤(約),葷10元/盤(約),這樣算下來,餐廳自制涼菜成本比蓋世涼菜成本高出2-3倍。按上海餐飲行業規范要求計算,涼菜間約為20平方米,相當于3張桌子的營業面積,如果去掉涼菜專間,換成3張桌子,一年營業收入增加131.4萬;人員成本全年減少將近10萬,算上涼菜成本減少,全年加起來可為餐廳單店增收280萬以上,這還是比較保守的數字。2015年9月,國家食藥總局發了一個文件《食品經營許可審查通則》,“申請現場制售冷食類食品、生食類食品應當設立相應的制作專間”,2015年,上海對于預包裝涼菜沒有做詳細的說明,所以上海執行更嚴。
2018年6月,國家市場總局根據各地的情況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預包裝食品進行拆封、裝盤等簡單加工,既可在涼菜專間也可在涼菜專用操作區內進行。按總局的規范要求,將涼菜專間和專用操作區做了下對比,可以看出,對于涼菜專間要求較多,專用操作區就用一個簡單的操作臺,寫上“專用操作區”就OK。蓋世工廠一年生產是1萬多噸,接下來在江蘇連云港建第二個工廠,每個工廠都生產1萬噸以上。最后希望廣大的餐飲企業充分利用預包裝涼菜專業工廠的安全化、標準化及低成本效率化優勢,早日擺脫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快報:廣州新派餐飲游學營只剩最后八席,早鳥票已經截止!)
餐飲O2O“重啟2020”專題文章
滬上阿姨單衛鈞:疫情或成分水嶺,茶飲行業將現兩級分化
餐飲行業如何開啟2020年下半場?數字化!
西貝賈國龍:災難改變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穩定性是未來競爭關鍵項
云海肴日虧百萬自救戰疫: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萬,南城香汪國玉:要讓水龍頭一直流水
疫區免費餐食、賣自熱飯、試水數字化,鄉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后是同一個秘密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20天進駐236個社區!日買500單的社區拼團你會玩嗎?
西貝、云海肴的自救:大廚化身李佳琦視頻直播,新零售還會遠嗎?
門店大廚變美食導師!視頻直播是餐企新機遇?
復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團長”、探索“社群”、玩直播…
樂凱撒戰疫:營收降50%,董事長CEO不領工資,經營團隊半薪
喜家德疫情做戰計劃曝光: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分析與報告 —
相對疫情損失,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費變化!
后疫情時代,餐企必須修煉的三重能力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現金流抗過了2月的餐企,三四月該做什么?
餐飲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報告的數據驚到你了嗎?
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復工后,生意降了7成!現在輪到餐飲企業被抄底了
大數據預警: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銷量增長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2020餐飲的2大新趨勢
—餐飲O2O幫扶對接 —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