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的經營處處都充滿了玄機,有些行為在外人看來是沒必要,浪費的,但是偏偏很多企業樂在其中。比如麥當勞、肯德基向公眾開放廁所,星巴克給大家免費蹭網。其實,背后都有其經營的秘訣。
本文轉自品牌觀察報(ID:pinpaigcbao),作者:王暉相信很多人上街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突然內急,想上廁所,但是找遍幾條街卻找不到一個公共廁所,于是就去麥當勞解決。很多人上街時內急的第一反應是去麥當勞,關于“麥當勞是中國最好的公廁”的話題也一直在網絡上被廣泛傳播。而出差、拜訪客戶的途中,需要上網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也是拎著筆記本電腦去最近的一家星巴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藥店門口放一個體重秤,冷飲奶茶店旁邊放一個遮陽傘和幾把休閑椅等。“去麥當勞肯德基上廁所,去星巴克蹭網”成為不少消費者對于這2個品牌的另類認知。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麥當勞肯德基向公眾開放廁所,星巴克為用戶提供免費WIFI,這些都與企業的主營業務不相關,也不可能給它們創造收益,那么它們為什么這么做?
隱性收益>邊際服務成本
麥當勞和星巴克提供的免費服務的特點是“輕量級”,基本上不占用時間和勞動力,最核心的是邊際成本不高,成本接近0。但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這種另類服務由此創造的隱性收益遠大于成本。表面上來看,麥當勞肯德基和星巴克提供了這兩種服務,完全是做虧本生意,但相對這些幾乎為0的邊際成本,提供這些服務的收益卻并不低,這其中有著更大的間接受益存在。從營銷學角度來看,“沒付費的用戶就是產品的一部分”。如果不收用戶的錢,用戶就是產品的一部分,產品帶著用戶去賺商戶的錢;如果不收商戶的錢,商戶就是產品的一部分,產品帶著商戶去賺用戶的錢;如果既不收商戶也不收用戶的錢,那么必然有其他人幫忙買了單;如果左手收用戶的錢,右手收商戶的錢,并且屹立不倒,這就是牛逼的產品了。從短期來看,這些蹭座位的用戶搶占了位置,可能造成真正在星巴克消費的顧客找不到位置的尷尬,也有可能潛在用戶看到星巴克爆滿的場面,轉投其它門店而損失銷售額。但從長期來看,這些用戶都是潛在的消費者,甚至是潛在的傳播者,ta當下不消費,不意味著ta以前沒有消費或者以后不會消費。
對星巴克來說,除了節假日周末的時間,大部分時候門店都會有閑置的位置。對于企業來說,利用這些閑置的位置,向潛在消費者展示一下星巴克“第三空間”文化,讓用戶直接感覺到良好的體驗,比在媒體投放廣告的轉化效果更好。當這些用戶感受到舒適后,也許下次ta就會消費,或者ta會把這個好的體驗傳播給TA的朋友們。總之,麥當勞公共廁所,星巴克免費wifi是一項服務,這樣的服務看起來并沒有給企業創造直接收益,但創造的間接收益遠大于成本。它們以極低的成本創造了更高的流量,新增的收益,也創造了更有效的營銷方式,和非常好的潛在用戶體驗。
“感動營銷”模式
人性化服務提升品牌好感
在各種營銷手段層出不窮的今天,始終找不到哪種營銷模式才能有效地打開消費者的心靈密碼,進而加強顧客的品牌忠誠消費。其實在不斷的尋尋覓覓中,大家忽略了人性的本質,即人是感性的,同時也是最容易感動的,只有感性營銷,才能打開消費者的心靈密碼。傳統營銷行業認為,針對于某一類商品,消費者能記住的品牌往往不超過7個,很多時候只有1-2個。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愿意到麥當勞、星巴克消費,總體來說是因為他們的服務做得好,通俗點兒說就是人性化。正常營業期間,你隨時可以到麥當勞上廁所,哪怕你完全不消費,也不會有任何一個店員來阻止你或者歧視你。麥當勞、星巴克等企業通過人性化服務觸及消費者內心深處,提升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的好感度,從而影響目標用戶,從情感上產生連接,當人們有需要時,品牌就能成為腦海中的1/7。
如果你去麥當勞上廁所,你肯定就會記住了麥當勞,而當你去星巴克體驗了免費wifi、免費座位之后,你一樣會記得星巴克的存在。用運營思維
打造個人品牌實現流量增長
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最需要的是什么?流量!換句話說就是用戶的進店率。對于一個長久、健康經營的企業來說,流量思維非常重要。從人氣茶飲到網紅零食,好多新興消費品牌,都誕生于“流量思維”。線下商業的的形態其實也遵循流量思維,一個門店的收入等于到店人流*下單率(成交率)。企業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有人走進門店,走進門店的人越多,成交的機會也就越多。根據數據顯示,宜家2015年在華總收入是105億人民幣,而餐廳收入是10億元;2016年在華營收125億元以上,而餐廳收入據估計超過12億元。其TA國家宜家的餐飲收入只占總收入的5%,在中國提高了一倍。其實,宜家餐廳的口味并沒有特別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但這一成倍提高的數據,很有可能是蹭睡一族給宜家帶來的額外收益。對很多人來說,床和衣柜這種都是大宗消費品,一來消費的次數不多,而來做決定需要比較,但是在宜家蹭完空調,吃一頓飯還是一件很容易決定的事情。宜家通過提供“免費”服務,事實上提高了門店的人流量,同時,因為為路人提供了服務,路人也會對企業形成良好的品牌印象,將來就有更高的概率找企業提供付費服務。街頭上的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等等餐飲品牌隨互聯網的興盛為日漸活躍,客流量只增未減,這些餐飲消費等“硬核”的附加服務也有著無法取代的價值。《新經濟,新規則》一書提到“追隨免費之道”——學會吸引和利用真正匱乏的資源,那就是人的注意力。人都具有好奇、求新求異的天性,新奇的事物更加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在這個內容為王、流量為王的時代,品牌如果能夠通過話題營銷,引爆社交媒體和大眾討論,那么“出圈”自然不在話下。同時也能收獲更多粉絲和流量,擴大客戶群體,并對客戶的消費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我們使用肯德基免費公廁,借助星巴克免費上網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門店的人氣,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良好的口碑讓品牌在人群中進行更廣泛的擴散。他們可以利用美譽度來擴大影響力,招攬到更多的顧客,甚至還可以轉換成滾滾現金。
話題營銷簡單來說,就是品牌制造話題,讓自己站在消費者討論中心,通過社會化媒體實現品牌/產品口碑的病毒式傳播。注意力經濟時代,品牌的“免費戰略”看似在為用戶提供不一樣的價值和體驗,但其實這只是品牌打開市場的誘餌或利器。因為用戶在享受服務的同時販賣了自身注意力,他們這樣做可以輕易地讓用戶記住他們的名字,利用低成本的服務,創造營銷話題,帶來更多客流量。重磅!2020中國餐飲營銷力白皮書發布
國家出面制止餐飲浪費!餐企更大的挑戰來了
開遍全國的中式甜品,為何卻干不過茶飲?
連殺2名合伙人!合伙干餐飲沒好下場?
去廚師化加劇!未來,80%的廚師將被淘汰
紫燕百味雞要上市了!鹵味變“四國殺
靠饅頭開出2799家,“巴比饅頭”要上市了
遭解約!餐飲老板怒曝:商場違約在先
火遍粵港澳的燒臘,為何出不來一個大品牌
鹵味四美可能全上市,江湖爭霸或才開始
曾經風光無限的港式快餐到底怎么了?
不加盟卻開出12000+家店,華萊士憑什么
80%餐企都在苦苦掙扎!如何逆勢V字反彈
群雄逐鹿,千億披薩市場花落誰家?
曾經爆火的串串,是否還能重現往日輝煌?
又一城市疫情反彈,餐飲人不能掉以輕心!
80%的餐廳都在虧損!請珍惜你的工作和老
大蔬無界3家門店暫停營業,素食餐廳堪憂?
餐飲業史上最嚴“限塑令”來了
下半年,小龍蝦門店面臨“生死劫”
從路邊攤到品牌化,小吃到底有多賺錢
進口三文魚后,又一餐飲產業鏈遭受大地震
米粉賽道越來越火,湖南米粉卻默默無聞
千億鹵味市場,還能跑出幾個絕味和周黑鴨
街邊小吃螺螄粉“臭”出一片天!
多地放開群體聚餐,報復性宴會消費要來了
撐不住了!第一批抄底餐飲的人已哭著退出
一個謠言毀掉一個餐飲品牌!太可怕了
巨頭紛紛殺入!餐飲機器人時代來了
下一個海底撈,會在燒烤品類誕生嗎?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