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餐飲業一直都在積極自救。但是一邊是疫情的不確定性,一邊是消費信心不足,即使不少品類恢復較快,依然難以避免虧損。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ID:hgcj6666),作者:田果、小倩最近,海底撈公布業績預警:預計上半年營收下降20% ,凈虧9到10億元 。受疫情影響,餐飲業大面積虧損已在預期之中。火鍋的復蘇還算比較樂觀。但經此一疫,“馬太效應”凸顯,強者恒強。比如海底撈虧損背后,仍逆勢抄底開店300+,年底或達1000家門店。近日,海底撈發布業績盈利警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收入較2019年同期下降約20%,截至2020年6月30日六個月,預期錄得的凈虧損約人民幣9億元至約10億元不等。虧損原因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餐見君算了一下,疫情期間,海底撈一共停業了45天(中國內地所有門店于1月26日停業,3月12日重新陸續開業)。依此估算,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收入約為93.5億(2019年上半年116.9億元)。雖然近期很多媒體在關注“海底撈虧損”,但事實上,虧損是板上釘釘,餐飲業90%以上的餐企上半年都虧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5月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降36.5%。海底撈作為火鍋老大,虧損程度在餐飲業里并不是最大。主打西北菜的九毛九發布的盈警顯示,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約23%(至9.53億)。其中九毛九收入預期減少約61%,總體收入被太二(九毛九旗下網紅酸菜魚品牌)預期同比增長25%所抵銷。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主打炒菜的九毛九門店(不含太二)虧損程度遠遠大于海底撈。大牌如此,中小餐企更難過。餐見君調查中有餐飲老板表示,損失更加慘重的門店營收同期下降均在40%,一些甚至扛不住虧損被迫關店。海底撈在公告中表示,營業收入大幅下跌的同時,由于在員工防疫、門店復工復產方面投入了一定額度的防疫費用,成本并沒有減少。也采取了積極措施,比如積極推廣外賣和多樣化的外賣套餐,研發并推出半成品方便菜肴等零售商品、以及拓展多個在線銷售管道。海底撈管理層早在3月就宣稱,并未因新冠疫情改變全年開店計劃。當時披露的數據是,2020年簽約待開業門店已有303家,其中93家已進場裝修,2020年可實現1000家門店。東吳證券對海底撈新開門店的預測更顯樂觀,預計今年上半年新開門店數量在150—200家,全年新開門店數量將超過300家。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指出,“從價格上來看,疫情后會是一個抄底的好機會,海底撈趁整體市場疲軟的情況下進行擴張,符合頭部企業的思維邏輯。”招商銀行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目前,海底撈已簽訂更多地點優越及條件有利的租約。例如免租期長達1—2年。資深業內人士指出,餐飲業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表現頹勢,但近五年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9%,長期來看仍然是高潛力的增量市場。若市場從疫情中恢復,海底撈將受益于逆勢擴張,其業績水平將快速回升,同時市場份額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擴大。就如《圣經》里所說,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疫后餐飲業“馬太效應”凸顯,大牌們因為資本加持、綜合實力支撐,還有足夠的力量去防御,去擴張,進而蠶食市場。留給千千萬萬的中小火鍋品牌的機會還多嗎?他們的境況到底幾何?為此,我們對第二季度火鍋業生存狀況進行了調查(回收到502份問卷),樣本情況如下:
受訪門店中,目前經營狀況仍是虧損的占29.1%,勉強持平的占39.3%,略有盈利的占31.6%。回顧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已由斷崖下跌、消費低迷、復蘇回暖,轉為相對穩定期。加上復蘇經濟的政策紅利,部分知名火鍋企業,以及主打高性價比的火鍋企業,逐漸出現部分門店生意火爆的現象。(相關閱讀:這家市井火鍋兩年開店600+)受訪餐企第二季度的生意恢復情況,34%受訪者表示,客流恢復不足五成;34%的恢復到五成到七成;32%的恢復超七成。相比第一季度29%餐企生意恢復不到5成,目前形勢更顯嚴峻。整體疫期(2020年1-6月)門店數量,65.1%商家基本無變化,關閉1~3家、新開1~3家的分別占10%左右。在“目前經營面臨的最大痛點”這項調查中,74.1%認為疫情反復,影響消費信心,客流不足,甚至超過了“三高”(原材料、房租、人員)的壓力。數據顯示,盡管60%的餐企開通了外賣,但外賣貢獻占比多在10%以下,對于營業額也是杯水車薪。這也是為什么餐飲老板們著手于“流量”,“降價、打折促銷、滿減優惠”,餐企為了搶“客流”,使出渾身解數。原材料占比集中在30%~40%,竟有7.79%占到50%以上,員工工資占比集中在10%~30%。因疫情反復,食材流通受限,上游供應不穩定,價格跳幅大,原材料成本,是最大的一塊成本。把控上游,提高議價能力,是未來餐飲經營的關鍵一環。房租成本也很讓人意外,集中占比10%~20%,或許因疫情導致閉店加速市場“出清”有關。疫情反復成新常態,關于經營措施,開源節流,練內功得到63.9%的支持率,成本管控57.3%的支持率,建立會員營銷系統、調整產品結構分別有44%左右。此外,做外賣、做新零售僅獲不足30%的支持率。其次,優化用工結構、線上運營和營銷、優化供應鏈也得到不低的支持率。抓住“地攤經濟”紅利,改革后廚,提高凈菜比例,優化員工結構等,都是開源節流、成本管控,走出危機的舉措。短期促銷,確實也能拉一波流量,但要想“治標又治本”,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目前,餐飲消費信心仍在恢復當中。甚至連海底撈對未來也有一絲絲擔心:“餐飲業面臨放緩的壓力,我們的經營恢復程度及所需的時間仍不確定。”但從長期來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每一家活下來的企業都已經進化出更強的適應力,消費者也逐漸適應新的消費習慣和場景,未來火鍋業態發展依舊較為強勁。進口三文魚后,又一餐飲產業鏈遭受“大地震”
米粉賽道越來越火,湖南米粉卻始終默默無聞?
千億鹵味市場,還能跑出幾個絕味和周黑鴨?
街邊小吃螺螄粉“臭”出一片天!
多地放開群體聚餐,報復性宴會消費要來了
撐不住了!第一批抄底餐飲的人已哭著退
一個謠言毀掉一個餐飲品牌!太可怕了
巨頭紛紛殺入!餐飲機器人時代來了
下一個海底撈,會在燒烤品類誕生嗎?
茶飲創業熱潮再現!警惕背后的虛假繁榮
巨頭開餐廳,餐飲人的對手越來越可怕
千億烘焙市場為何亂象叢生?
茶顏悅色,憑啥爆紅?
豪蝦傳蔣毅:要做鹵煮龍蝦百年老字號
餐飲店怎么開?這5種賺錢門店一定要看
生意爆跌70%!日料店迎史上最難時刻
吳國平:我從沒這么清醒過
解氣!酒后打罵餐廳服務員,兩男子被判刑!
餐飲老板,你敢不敢看回N年前的自己
從云端跌落到低谷,瑞幸咖啡翻車記
動蕩六月!餐飲人再迎大考!
粥店遍地開花,一碗粥有多大的市場?
餐飲業,再受重創
賣雞開出2萬家店!做雞的品牌有多賺錢
餐飲人瞄準的私域流量,其實很貴!
多家餐企再獲巨額融資!品類風口變了
小吃攤真的全面放開?北上廣深說“不”
喜茶憑啥這么值錢?
6張桌子到火鍋公園,重慶火鍋也可很雅致
餐企局部關店愈演愈烈!是淘汰還是常態
17城松綁地攤,餐飲業大變局來了?
餐飲市場有多少泡沫?餐飲人該醒醒了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