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襲,讓餐飲業幾近停擺,很多餐飲企業陷入資金流斷裂的處境。
雖然疫情影響仍在,線下消費冷風陣陣,但是餐飲圈已經掀起了一波資本熱潮。先是2月初,文和友獲得加華資本億元投資,奈雪的茶在2月底時,也傳出正考慮赴美上市的消息。而到了3月,巴奴獲得番茄資本近億元投資,喜茶又被傳獲得C輪融資,估值將超過160億元。
在疫情籠罩的1~3月,還有哪些餐企或者上下游公司拿到了融資?資本助力,能為餐企帶來哪些幫助?具備哪種特質的餐企更受資本歡迎?
根據紅餐品牌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0年前三個月,餐飲及相關上下游拿到融資并公開披露的餐企有18家。
HungryPanda,總部在英國,是一家為亞洲餐館和海外華人提供服務的外賣平臺,因此我們也收錄了進來。
1.融資金額:4家餐企拿到1億以上融資
10家公司拿到千萬級融資; 超過1億元人民幣有4家:唯捷城配(1億人民幣)、擎朗智能(2億人民幣)、鍋圈食匯(5000萬美元)、文和友(1億人民幣)。
2.細分領域:1/3為餐飲供應鏈及周邊服務
一直以來,中國餐飲企業很容易陷入“中等規模困境”。即很多餐企在門店數量達到十幾或者數十家體量時,就會面臨原地踏步或者衰退的處境。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成本上漲使得餐企利潤微薄,自然就沒多余的錢可用于擴張了。
而造成成本上漲的原因無非就是運營及供應鏈缺乏標準化的流程,以及人工及房租成本逐日攀升。這種處境在平日尚且有些吃力,疫情下更是如履薄冰。由此來看,如果沒有外力支持而單純依靠中等餐企自身不斷強大,這個過程將是非常緩慢且失敗率極高的。
有了資本助力的餐企在這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一方面,有了資本助力,餐企一般會推進供應鏈、運營等方面的標準化,后續只需要不斷復制單一門店的盈利模式,就能夠獲取更大的市場利益。很多餐企都經歷過這一階段。
近年來,創立于廣東江門的喜茶在資本的助力下一路高歌猛進。譬如喜茶2017年底的門店數量只有70余家。但是,在拿到了A輪融資之后,2018 年喜茶就新增了百余家門店。
相比于自有資金實現門店擴展,用投資人的錢顯然更劃算。如此一來,企業自身的現金就可以用作儲備,以備不時之需。疫情下,現金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讓餐企的抗風險能力更強,已經上市的海底撈和九毛九就是絕佳的例證。
據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其判斷疫情估計為海底撈2020年的營收帶來損失約50.4億元,歸母公司凈利潤損失約為5.8億元。但是海底撈并沒有表現出特別的焦慮。那是因為相對于其它餐飲企業,海底撈的現金流儲備相對豐富。
九毛九亦然。現金流本身就不差,恰好在疫情到來前上市融資了19億,基本上現金流整體風險大大降低了。
另一方面,拿到融資的餐企規范化程度更高,征信信用度也會高很多。在疫情期間,拿到銀行信貸的可能性也會高很多。譬如疫情期間,2018年融資2億的老鄉雞獲得銀行5億的授信額度,這對于老鄉雞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可解燃眉之急。
這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餐企與資本的相互了解,甚至轉變了部分餐企對資本股權投資的認知,讓他們認識到資本的作用,資本操作的意義,以及資本存在的必要性。
最有代表性的聲音是“西貝永不上市”的賈國龍,“這次災難也教育了我,之后要重新評估什么是有利于企業、有利于員工、有利于顧客的發展方式,上市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種。”
而啟賦資本合伙人胡祺昊也表示,近期負責投融資的員工每天要看近300個餐飲項目,“現在很興奮,恨不得自己干。”胡祺昊說,這種興奮在于當下餐企對資本、股權投資認知的轉變。餐企正在認識到現金儲備、合理現金流的重要性,認識到資本的作用,資本操作的意義。
在觀察君看來,疫情之下,對餐企而言,就是需要資金周轉;對資本而言,對于餐企的評估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嚴格,趁火打劫并不是資本的目的,只不過疫情打斷了優質餐企的現金流,打開了餐企的大門,讓資本更容易與餐企接洽。
2.餐飲抄底?餐企和資本均需謹慎
從融資的需求上來說,餐企對資本的態度是有所轉變了,本次疫情讓眾多餐飲企業產生了資本引進想法,但并不是說所有餐企都要去擁抱資本,都能夠擁抱資本。
壹馬資本小馬歌認為,餐飲品牌最好的融資時機,絕對是品牌影響力上升、數據增長的階段,如果一個企業品牌、數據表現不佳,無論在什么時候,都很難獲得資本。
窄門學社、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也覺得,(疫情)這個機會是也不是。“是”是因為餐飲企業此刻真的需要錢,這個時候的錢可以救命。“不是”是因為此刻如果用投機的態度對待,你可能血本無歸,就算沒有這次危機,餐飲的坑也不計其數。投資是一件極其專業的事情。
在他看來,真正的優質餐飲品牌的價值不會因為疫情的發生而降低,反而,他們可能因為更強的組織力、品牌力和現金流能力而且獲得更好更大的發展機會,價值相反可能更大。
其實,站在資本的角度來看。因為中式餐飲自身的商業模式存在很大的問題,大部分的餐飲企業本身投資價值不大,從這幾年投資機構在餐飲行業踩過的大大小小坑就可以看到。
加上中國風投產業也在不斷地自我迭代,已經從有錢就是爺的階段,變成了好項目才是爺的階段了。于是風投呈現出了和大量實際性產業一致的發展方向。
這意味著,哪怕懷揣著大把資金,資本對于餐企的投資也會謹慎再謹慎,不會貿然下注。投融資的結果如何,還是要看雙方的匹配精準度,雙方都應該更加謹慎。
3.具備哪種特質的餐企更受資本歡迎?
從投資機構的角度,哪些餐企更受歡迎呢?
根據壹馬資本數據顯示,近期尋求資本的200余家餐企中,大型連鎖品牌占比10%,年收入5億以上的有近10家。可以粗略總結幾個標準:
有品牌影響力,形成規模效應
近幾年的數據持續30%以上的增長
有明確的戰略目標,長遠計劃
細分賽道有機會跑出來的企業
有新餐飲商業模式的企業
最近獨家投資了文和友的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宋向前認為,兩類企業受疫情影響相對小一些,一是剛性、高頻的生意,另外則是占領了消費者心智的強勢品牌企業,客戶黏性很強。
“優質的餐飲企業,平時的現金流非常好,大多不需要投資。”據了解,臘月二十九,加華資本就敲定了與文和友的投資。選擇在疫情期間公布消息,是以實際的投資行動來支持中國消費,支持中國經濟。既是為行業發聲也是為行業站臺,更重要的是給全體餐飲人、全體消費企業、全中國企業家一個信息,他們并沒有被拋棄。
在他看來,只有創造價值才有能力分享價值,只有創造價值才能贏得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尊重。做消費企業,要講究拉新、留存、轉化、形成復購、耕耘用戶的終身價值,其實,投資機構更要如此。“我們覺得疫情的發生,對消費服務業的沖擊都是短期的,看多中國,看多消費服務業的觀點從未發生改變。”
結語
企查查的數據顯示,中國餐飲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以下的數量最多,達1042.6萬家(包含已注冊但是已經倒閉卻還未注銷營業執照的企業),是注冊資本在500萬-1000萬之間的企業數量的45倍多;注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的數量最少,約7.2萬家左右。
這說明中國餐飲行業以大量中小企業為主,資本規模普遍不大。那是因為餐飲行業向來是現金流比較充足的,所以大部分餐企和資本的關系并不緊密。
這次疫情,無疑正在加速這種相互了解,也許這次疫情會成為餐企與資本關系再次升溫的開端,或許能加速不少餐飲企業資本化的進程。
后疫情時代,還有哪些餐企將開啟資本化之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餐飲老板沒有危機感,就被危機趕!
香 港 餐 飲 大 困 局 疫情之下,餐企如何調整產品結構? 餐飲“搶人”大戰已打響 寧愿停業也不復工,餐飲老板在愁什么 餐企如何卸下人力成本的沉重包袱? 走出陰影:10個餐飲人的焦慮和希望 復業不易,餐飲人勇敢前行! 四月,餐飲迎來生死大考 疫情下有餐飲老板開始搶人、搶鋪、搶新店! 如何打造餐飲私域流量?一文說透 如果你的愛人是餐飲人…… 租金催命!餐廳和業主的矛盾加劇 各地頻頻出政策,餐飲復蘇全面加速 疫情,讓餐飲賺錢的邏輯徹底變了! 還要虧!餐飲老板要準備好打持久戰 餐飲人首支抗疫戰歌正式發布,太勵志了 餐飲戰“疫”,我們在一起!中國餐飲人 市委書記摘口罩進餐廳考察,太給力了 餐飲業過去2個月損失了去年1年的利潤 14省市領導帶頭到店吃飯,為餐飲業打氣 餐廳復業沒客人,太難了!學學這幾招吧 疫情下的廚師:不復工煎熬,復工難熬 疫情下,“狠”的餐飲企業才能活下來! 天啊!疫情竟把餐飲老板逼成這樣? 三四月,才是餐飲人的至暗時刻! 疫情下,多少餐飲人在“流血”復工 餐廳復業3天被叫停,老板娘懵了! 餐飲復業后的真相,說多了都是淚! 野味禁令下,多少餐飲老板被逼上絕路 租金催命!好多餐飲老板扛不住了! 餐飲復業現狀:有的冷清,有的爆單 疫情之下,有多少餐飲人將“被失業”? 餐廳復業5道檻,道道難倒餐飲老板 陶陶居:不開堂食,我一個月都撐不了 餐飲小老板:就怕疫情沒了,店也沒了 疫情后餐企有多難?我們做了最壞設想 挺住!我的餐飲朋友們,看完熱淚盈眶 陶陶居開放堂食首日一波三折! 官宣!廣東率先打響餐飲復業集結號! 復業復工,拯救疫情下的餐飲業! 全國10大城市餐飲現狀調查:太難了! 多地叫停餐飲堂食,千萬餐飲人路在何方 復市時間一再推遲,餐飲老板說撐不住了 “野味”風波下,餐飲老板的生死15天 知名餐企疫情作戰計劃曝光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