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18家餐企獲融資,餐飲資本化時代來了?

    情突襲,讓餐飲業幾近停擺,很多餐飲企業陷入資金流斷裂的處境。

    很多餐企開始尋求資本幫助,資本這時候成為香餑餑,餐飲資本化時代來臨了嗎?

    雖然疫情影響仍在,線下消費冷風陣陣,但是餐飲圈已經掀起了一波資本熱潮。先是2月初,文和友獲得加華資本億元投資,奈雪的茶在2月底時,也傳出正考慮赴美上市的消息。而到了3月,巴奴獲得番茄資本近億元投資,喜茶又被傳獲得C輪融資,估值將超過160億元。

    在疫情籠罩的1~3月,還有哪些餐企或者上下游公司拿到了融資?資本助力,能為餐企帶來哪些幫助?具備哪種特質的餐企更受資本歡迎?

    01
    1~3月,餐飲業18家企業獲融資

    根據紅餐品牌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0年前三個月,餐飲及相關上下游拿到融資并公開披露的餐企有18家。

    HungryPanda,總部在英國,是一家為亞洲餐館和海外華人提供服務的外賣平臺,因此我們也收錄了進來。

    1.融資金額:4家餐企拿到1億以上融資
    從融資金額上看,多數餐企拿到的融資數額在千萬級別,約占一半。
    • 10家公司拿到千萬級融資;
    • 超過1億元人民幣有4家:唯捷城配(1億人民幣)、擎朗智能(2億人民幣)、鍋圈食匯(5000萬美元)、文和友(1億人民幣)。
    擎朗智能,屬于機器人領域,其應用場景包括餐廳、酒店、醫療、外賣等。
    2.細分領域:1/3為餐飲供應鏈及周邊服務
    融資金額1億以上的4家企業中,文和友屬于餐飲企業,而唯捷城配、鍋圈食匯則屬于餐飲供應鏈服務,專注食材、配送等基礎環節。
    如果對前三個月融資案例進行更完整的分析,可以看到,餐飲上下游、供應鏈環節成為資本下注的新賽道。
    除唯捷城配、鍋圈食匯兩家以外,還有集餐廚、凍品到家、鮮沐農場、吃貨大陸(餐飲區塊鏈服務),一共7家。
    比如食材供應鏈企業鍋圈食匯,就是以火鍋、燒烤食材為主,涵蓋休閑零食、生鮮、凈菜、飲食、小吃等商品的超市便利店連鎖系統,為中小型餐飲企業提供B端食材供應,同時為越來越多的“宅、急、忙、懶、老”人群提供家庭生活便利。
    而集餐廚則是從中小連鎖餐企切入,在上游與數百家工廠合作,幫助工廠提升產品研發與品控能力;同時與線下門店合作,為餐廳提供餐廚設備供應、倉儲物流、安裝維修等一條龍服務。
    從估值來看,已披露的案例中有9家餐企估值超過1億,約占一半,其中2家餐飲供應鏈公司超過10億。其余則在千萬級別,或未披露。
    02
    疫情的教訓:
    餐企有資本助力,抗風險能力更強

    一直以來,中國餐飲企業很容易陷入“中等規模困境”。即很多餐企在門店數量達到十幾或者數十家體量時,就會面臨原地踏步或者衰退的處境。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成本上漲使得餐企利潤微薄,自然就沒多余的錢可用于擴張了。

    而造成成本上漲的原因無非就是運營及供應鏈缺乏標準化的流程,以及人工及房租成本逐日攀升。這種處境在平日尚且有些吃力,疫情下更是如履薄冰。由此來看,如果沒有外力支持而單純依靠中等餐企自身不斷強大,這個過程將是非常緩慢且失敗率極高的。

    有了資本助力的餐企在這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一方面,有了資本助力,餐企一般會推進供應鏈、運營等方面的標準化,后續只需要不斷復制單一門店的盈利模式,就能夠獲取更大的市場利益。很多餐企都經歷過這一階段。

    近年來,創立于廣東江門的喜茶在資本的助力下一路高歌猛進。譬如喜茶2017年底的門店數量只有70余家。但是,在拿到了A輪融資之后,2018 年喜茶就新增了百余家門店。

    根據喜茶2019年度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喜茶已在43個城市開出390家門店,新增主力店157家,GO店63家。
    2019全年,喜茶全年冠軍門店,北京朝陽大悅城店一共賣出1137690杯,而廣州惠福東熱麥店在10月3日一天就賣出4879杯飲品,成為單日冠軍。
    同樣的,創立于2015年11月的奈雪的茶,在2016年獲得資本的助力之后,就一路開始了大舉擴張步伐。
    相對于疫情中眾多艱難掙扎的中小餐企,早已擺脫中等規模困境的喜茶和奈雪的茶則要好過很多。喜茶被傳拿到C輪融資,而最新的消息則是喜茶又推出了新品牌喜小茶,顯而易見,有了資本的助力,喜茶在擴張上的步伐邁得更為大膽,哪怕是在疫情下,也同樣如此。
    而奈雪的茶也同樣不甘其后。先是2月被傳今年計劃赴美沖擊IPO,3月則是旗艦店正式登陸天貓,加速布局其數字化新零售。

    相比于自有資金實現門店擴展,用投資人的錢顯然更劃算。如此一來,企業自身的現金就可以用作儲備,以備不時之需。疫情下,現金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讓餐企的抗風險能力更強,已經上市的海底撈和九毛九就是絕佳的例證。

    據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其判斷疫情估計為海底撈2020年的營收帶來損失約50.4億元,歸母公司凈利潤損失約為5.8億元。但是海底撈并沒有表現出特別的焦慮。那是因為相對于其它餐飲企業,海底撈的現金流儲備相對豐富。

    九毛九亦然。現金流本身就不差,恰好在疫情到來前上市融資了19億,基本上現金流整體風險大大降低了。

    另一方面,拿到融資的餐企規范化程度更高,征信信用度也會高很多。在疫情期間,拿到銀行信貸的可能性也會高很多。譬如疫情期間,2018年融資2億的老鄉雞獲得銀行5億的授信額度,這對于老鄉雞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可解燃眉之急。

    03
    疫情或成餐飲資本化催化劑
    疫情對餐企的教訓非常深刻。
    在疫情前,優秀的餐飲企業向來都是現金流非常好,依靠自身的現金流基本能滿足擴張需求,因此餐飲企業家對融資的意愿不強。可是,疫情的到來讓很多餐企轉變了態度。
    1.疫情加速了餐企對資本的了解

    這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餐企與資本的相互了解,甚至轉變了部分餐企對資本股權投資的認知,讓他們認識到資本的作用,資本操作的意義,以及資本存在的必要性。

    最有代表性的聲音是“西貝永不上市”的賈國龍,“這次災難也教育了我,之后要重新評估什么是有利于企業、有利于員工、有利于顧客的發展方式,上市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種。”

    而啟賦資本合伙人胡祺昊也表示,近期負責投融資的員工每天要看近300個餐飲項目,“現在很興奮,恨不得自己干。”胡祺昊說,這種興奮在于當下餐企對資本、股權投資認知的轉變。餐企正在認識到現金儲備、合理現金流的重要性,認識到資本的作用,資本操作的意義。

    在觀察君看來,疫情之下,對餐企而言,就是需要資金周轉;對資本而言,對于餐企的評估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嚴格,趁火打劫并不是資本的目的,只不過疫情打斷了優質餐企的現金流,打開了餐企的大門,讓資本更容易與餐企接洽。

    2.餐飲抄底?餐企和資本均需謹慎

    從融資的需求上來說,餐企對資本的態度是有所轉變了,本次疫情讓眾多餐飲企業產生了資本引進想法,但并不是說所有餐企都要去擁抱資本,都能夠擁抱資本。

    壹馬資本小馬歌認為,餐飲品牌最好的融資時機,絕對是品牌影響力上升、數據增長的階段,如果一個企業品牌、數據表現不佳,無論在什么時候,都很難獲得資本。

    窄門學社、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也覺得,(疫情)這個機會是也不是。“是”是因為餐飲企業此刻真的需要錢,這個時候的錢可以救命。“不是”是因為此刻如果用投機的態度對待,你可能血本無歸,就算沒有這次危機,餐飲的坑也不計其數。投資是一件極其專業的事情。

    在他看來,真正的優質餐飲品牌的價值不會因為疫情的發生而降低,反而,他們可能因為更強的組織力、品牌力和現金流能力而且獲得更好更大的發展機會,價值相反可能更大。

    其實,站在資本的角度來看。因為中式餐飲自身的商業模式存在很大的問題,大部分的餐飲企業本身投資價值不大,從這幾年投資機構在餐飲行業踩過的大大小小坑就可以看到。

    加上中國風投產業也在不斷地自我迭代,已經從有錢就是爺的階段,變成了好項目才是爺的階段了。于是風投呈現出了和大量實際性產業一致的發展方向。

    這意味著,哪怕懷揣著大把資金,資本對于餐企的投資也會謹慎再謹慎,不會貿然下注。投融資的結果如何,還是要看雙方的匹配精準度,雙方都應該更加謹慎。

    在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看來,資本不是洪水猛獸,它在合適時間以合適的方式出現在合適的企業,就是企業強有力的武器,而企業既要有能力去拿到資本,也要有能力去分辨適合自己的資本,去駕馭和資本的關系。這才是企業和資本最佳的關系,餐飲也不例外。
    3.具備哪種特質的餐企更受資本歡迎?

    從投資機構的角度,哪些餐企更受歡迎呢?

    根據壹馬資本數據顯示,近期尋求資本的200余家餐企中,大型連鎖品牌占比10%,年收入5億以上的有近10家。可以粗略總結幾個標準:

    • 有品牌影響力,形成規模效應

    • 近幾年的數據持續30%以上的增長

    • 有明確的戰略目標,長遠計劃

    • 細分賽道有機會跑出來的企業

    • 有新餐飲商業模式的企業

    最近獨家投資了文和友的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宋向前認為,兩類企業受疫情影響相對小一些,一是剛性、高頻的生意,另外則是占領了消費者心智的強勢品牌企業,客戶黏性很強。

    “優質的餐飲企業,平時的現金流非常好,大多不需要投資。”據了解,臘月二十九,加華資本就敲定了與文和友的投資。選擇在疫情期間公布消息,是以實際的投資行動來支持中國消費,支持中國經濟。既是為行業發聲也是為行業站臺,更重要的是給全體餐飲人、全體消費企業、全中國企業家一個信息,他們并沒有被拋棄。

    在他看來,只有創造價值才有能力分享價值,只有創造價值才能贏得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尊重。做消費企業,要講究拉新、留存、轉化、形成復購、耕耘用戶的終身價值,其實,投資機構更要如此。“我們覺得疫情的發生,對消費服務業的沖擊都是短期的,看多中國,看多消費服務業的觀點從未發生改變。”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資本表示,優秀的創業團隊、透明的財務數據以及成功打磨的可復制化、標準化單店模型也是受風險投資青睞的重要因素。
    由此來看,品牌力強、根基穩固的優質餐企必然是更受資本喜愛的,而這類企業其實在何時融資都不難。
    結語

    企查查的數據顯示,中國餐飲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以下的數量最多,達1042.6萬家(包含已注冊但是已經倒閉卻還未注銷營業執照的企業),是注冊資本在500萬-1000萬之間的企業數量的45倍多;注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的數量最少,約7.2萬家左右。

    這說明中國餐飲行業以大量中小企業為主,資本規模普遍不大。那是因為餐飲行業向來是現金流比較充足的,所以大部分餐企和資本的關系并不緊密。

    這次疫情,無疑正在加速這種相互了解,也許這次疫情會成為餐企與資本關系再次升溫的開端,或許能加速不少餐飲企業資本化的進程。

    后疫情時代,還有哪些餐企將開啟資本化之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撰稿| 彭旋 設計|羅方黃李輝
    餐飲戰疫,我們在一起!
    疫情之下,餐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疫情相關專題內容。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ignore_pre_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612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9日 17:30
    下一篇 2020年4月9日 20: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