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下,有多少餐飲人將“被失業”?

    情還未過去,但失業和“被失業”已經成為餐飲人最關心的話題,很多人甚至為之輾轉反側。

    疫情的陰影下,多少餐飲人已經或即將“被失業”?他們都是誰?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現實也許很殘酷,但我們必須得面對。

    作為國內最大的服務行業,餐飲業為近300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影響著近億人的生計。
    考慮到餐飲業龐大的從業基數,哪怕失業率很低,都不會是小數字。而今疫情沖擊,這3000萬人中,一部分人的失業危機,可能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
    01
    疫情沒結束,
    第一批餐飲人已經“被失業”
    最近,紅餐網記者和一位餐飲朋友聊天。他平時挺討厭工作的,無數次幻想辭職,現在卻恨不得早點復工。
    他說,身邊已經有不少朋友失業了,再不上班,怕自己成為下一個。
    這位朋友不是危言聳聽。據紅餐網(ID:hongcan18)了解,受疫情影響,已經有一批餐飲人“被失業”了。“被失業”的原因各種各樣:
    有的人,放假放著放著就失業了。比如廚師老王,因為疫情,難得和家人過了一個團圓年。原本挺幸福,等年過完了,公司那邊卻始終沒有復工的消息,反而上班時間被一次次推遲。最后,等來了“即日起,廚房團隊解散”的通知。
    有的人,復工第一周就失業了。2月17號,李城已經回去門店復工了。誰知道,才上班了一個禮拜,他就“被失業”了。老板宣布關停部分效益不好的門店,他所在的門店就在其中。門店結業后,他們一幫員工也跟著被遣散了。

    有的人,竟然因為考試不及格失業了。林芙告訴紅餐網(ID:hongcan18),由于她所在的門店沒開業,公司就安排她們在宿舍上培訓課,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十點都要學習,培訓完了考試。后來,公司新出臺了“淘汰制”,規定每個人都有100分的原始分,考試低于70分一次扣10分、群消息超過20分鐘沒回復扣5分……總分低于60分就“淘汰”。她和兩個同事,慘遭淘汰。
    甚至,還有一批老板跟著員工一起失業了。權哥在廣東經營著3家川菜館,受疫情影響,餐館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收入,可鋪租、人工等通通都得照付。看新聞得知,這樣的情況還得持續一兩個月,手上沒有多少現金流的他頭一次感受到了絕望。
    “前幾天破產清算了,誰說老板好?奮斗了這么多年,還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02
    失業很慘,
    更慘的是,現在還只是開始
    餐飲人“被失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企業倒閉了,二是企業裁員了。
    因為疫情,2020年的餐飲業經歷了災難般的開局:春節檔“腰斬”、堂食被叫停、復市經營慘淡、龐大的各項成本支出、經常告急的現金流……全國成千上萬個餐飲品牌,都被裹挾進“冰川時代”,被迫直面倒閉和關店危機。
    目前,已經有一批餐企倒下,各地街邊很多鋪面都貼出了轉讓告示;各大餐飲交流群充斥著“轉讓餐館,有需要請聯系”的消息;也有餐廳直接宣布結業……
    △點擊查看大圖
    3月1日,深圳和民居酒屋正式結業的消息如一顆重磅炸彈。進駐中國長達16年的日本餐飲企業和民集團宣布,將逐步關閉位于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剩余的11家門店,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大餐飲集團已然這樣,中小餐企的日子能好過嗎?
    2月21日,擁有20家門店的小山集團宣布其成都分公司結業,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其在《致員工信》中表示,疫情發生后,面對每月需繳付的租金加員工工資近1000萬人民幣,公司已經沒有足夠的儲備金了。

    除了已經倒下的,還有一批餐企正在苦苦支撐。它們普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了活下去,有的已經關掉了部分門店,有的正在進行人員優化,裁員降薪縮減開支,盡量減少現金流出。
    某知名火鍋品牌創始人接受紅餐網(ID:hongcan18)采訪時表示,接下來預計關閉50家門店左右,裁員20%。另一連鎖快餐品牌創始人則表示,預計裁掉700-800人,蟄伏過冬。

    這些倒閉、關店、裁員的餐企背后,是無數“被失業”的普通餐飲人,他們可能是投入了半生心血的小餐飲老板、上有老下有小的廚師、壯志未酬的餐廳經理、剛出來打拼的年輕服務員……
    更殘酷的事實是,疫情帶來的“被失業”,現在還只是開始。疫情結束時間,尚未有準確定論。即便疫情結束,受市場信心影響,低消費局勢也可能再持續3-6個月。最樂觀的估計,餐企也需要再撐2個月,才算熬過了這次疫情;撐5-8個月,才能回復到正常水平。
    目前幸存的餐企還能撐多久?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企業影響情況調研報告》顯示,能夠撐到1-3個月的餐企只有47.6%,能支撐3個月以上的僅為14.6%。如果一直停業且找到不資金來源,37.8%的餐企可能在3月就會面臨倒閉危機。
    “餐飲業當然會迎來復蘇,但很多中小企業可能撐不到那天了,2020年可能是中小微餐企大面積‘團滅’的一年。”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資深人士說道。他預測,3月底4月初餐飲業會出現一大批倒閉潮。屆時,更大規模的失業潮或將在整個產業鏈端爆發。
    “‘被失業’的人會覆蓋上游供應商、各類軟件服務商等、各類為餐飲提供服務的咨詢機構,比如各類餐飲培訓師、定位師、設計師、咨詢師等;以及下游的餐飲老板和餐飲從業人士,比如一些剛入行的餐飲新手、一批管理層以及廚師、服務員等。”
    03
    如果裁員,
    哪些人會留下,哪些人會失業?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企業影響情況調研報告》顯示,在第一季度用工增減情況上,63.9%的餐企明確表示會減員,其中42.0%餐企表示進行“適度減員”,21.9%則會“大幅減員”。
    沒錢賺,就只能省著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生存面前,餐企裁員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哪些人會被留下,哪些人會被失業?紅餐網認為如下:
    留下幾率較大的兩類員工
    (1)愿意和企業同進退、共存亡的員工
    此前,紅餐網(ID:hongcan18)曾報道過疫情下餐飲業涌現出來的“中國好員工”(點擊閱讀:《“我們自愿減薪!”看完員工的請愿書,餐飲老板哭了……》)。在企業危急存亡的時刻,他們紛紛站了出來,或自愿降薪,或申請領取工資0元,或無條件支持公司的一切決定,和公司一起共渡難關。
    比如,木屋燒烤員工林加榮就給老板隋政軍發了一封請愿書,大意是:在木屋九年,木屋培養了他,讓他得以成長并擁有了房子等一切。現在公司面臨難關,他和團隊愿意只領取最低基本工資,與公司一起承擔責任,承擔風險。
    寥寥百字,讓人動容。患難見真情,試問哪個老板會裁掉這樣的員工呢?
    (2)難以替代,能創造實際效益的員工
    雖然崗位不分貴賤,但真到了生死存亡時刻,企業保留的肯定是核心的、能創造實際效益的、難以替代的崗位或員工。相比其他崗位或員工,這些崗位或員工被割舍的風險會相對較低。
    比如,一些單兵作戰能力特別強,能完成門店管理和運營核心工作任務的員工;一些真槍實干,工作能力突出的員工;一些平日注重學習、能勝任多個崗位工作的員工。
    淘汰幾率較大的三類員工
    (1)追求安逸、沒有擔當的員工
    有些員工,工作沒什么激情。對他們來說,就是每天準時上下班、每月準時拿工資,個人利益永遠大于公司利益。一旦公司有難或步入低谷,這類員工就會抱怨公司,和老板錙銖必較……
    前不久,專門為餐飲公司提供配套設施的周總就為此在朋友圈發牢騷。由于疫情期間停工,他的工廠積壓了很多訂單,復工后馬上就得把積壓的訂單生產出來,否則一旦下游餐廳復工,就會忙不過來。

    于是周總和員工開會,商量從本周開始、后面兩個月,普通員工每周休息一天,拿一天時間出來加班搶工,彌補前面停工帶來的影響,中層及高層管理則取消后面兩個月的休息,所有人按照加班計算工資補助。
    誰知很多員工表示即便有加班工資,也不愿意加班。周總很生氣,直接下令不愿加班的員工做離職清算,并且在朋友圈公開招聘。
    (2)薪水很高,卻貢獻平平的員工
    這類員工很多是管理層,薪水和資歷都很高,甚至擔任廚師長、總監之類的要職,有的卻沒有出色的實力,沒為餐廳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在這個特殊時期,這類員工很容易被老板找準機會裁掉,然后被更年輕的人所取代。

    (3)不能創造直接價值、可有可無的員工
    抗疫是一場持久戰。對餐企來說,最要緊的就是穩住。當前想要穩,就要聚焦業務,集中人力做有產出的事。
    這樣一來,一些可有可無、不能創造直接價值的崗位就可能被裁掉,比如一些與品牌營銷或者與研發相關的員工,還有一些辦公室的職能崗。
    紅餐網專欄作者吳憨子就提出要裁掉辦公室“白領”,以提高人效,完成自我變革。具體包括裁掉拓展白領,創始人親力親為。裁掉研發白領,把研發放進門店,讓菜品真正貼近消費者。裁掉督導白領,把督導放進門店,在每個門店循環上班,現場問題現場解決。裁掉策劃與設計師,只留一名“有思考有溝通有文案有執行力”的策劃總監。裁掉普通心態的行政與財務,只留一名“思行合一”的主管。裁掉副總與經理,實現扁平化管理,CEO下面直接設置總監,總監下面直接設置主管,主管即干事。
    04
    不用過分擔心,
    有能力的人不愁再就業
    據了解,很多沒失業的餐飲人也開始陷入“被失業”的焦慮中。
    紅餐網認為,適度緊張可以理解,但過度焦慮則大可不必。
    一方面,失業問題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近段時間,中央到地方已經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就業的政策,幫助企業減負、穩崗。
    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剛剛公布,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并舉穩企業穩就業。人社部已經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制定《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明確了免、減、緩三項措施。

    各地也在調整政策力度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比如蘇州出臺“惠企十條”;北京推16條措施促中小微企業發展;深圳16條措施減租減稅減電費;廣東印發2.0版“促進就業九條”;江西開展“保用工穩就業”專項行動;福建對不裁員少裁員企業,返還50%上年度已繳失業保險費;湖北對裁員率不高于5.5%企業,返還70%上年度實繳失業保險費……
    另一方面,疫情是一把雙刃劍,重挫行業的同時,也在重整行業秩序,將一些浮躁、膚淺、三心二意的玩家淘汰,為有能力、有遠見、有抱負的玩家釋放更多機遇。只要有能力、肯付出,不愁東山再起。
    這不,部分企業減員的同時,一批優秀的企業已經開始趁機“搶人”。2月中旬,一張木屋燒烤的搶人海報就刷屏了。內容是招聘優秀人才,且湖北籍員工優先錄用,大家可以在家先投簡歷,等疫情結束后就安排面試和上班。
    正如一位網友留言所說,“只要肯干,這年頭窮不了。”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成為2020 年企業更需要的員工。
    寫在最后
    今天這篇文章,不是為了傳播焦慮,而是希望廣大餐飲人能夠更客觀地認識、對待當前就業環境。
    疫情過后,在短期內,失業問題會接踵而至。但長遠來看,餐飲業還有很多機會。
    餐飲老板們的當務之急是“開源節流”,發力外賣、外送、團餐、零售等業務,多維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同時關掉效益不好的門店,及時止損,盡人事聽天命。
    而受牽連的廣大餐飲人們,不管有沒有“被失業”,都應該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現在的工作有多強的抗風險能力?自己的崗位對公司重不重要?可替代性高不高?如果工作容易被替代,接下來該做些什么補足,才不會總是擔心自己會被淘汰?
    總之,疫情過后,無論是餐企還是個人,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和不可替代性才是王道。

    餐飲戰疫,我們在一起!

    疫情之下,餐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疫情相關專題內容。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653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3日 20:30
    下一篇 2020年3月3日 21: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