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餐飲老板如此重視門店裝修設計?

    2014年開始,商業綜合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無數餐飲品牌加入了拓店大軍,四個月的籌備期,20-50天的設計時間,動輒上百萬的裝修成本,找最好的設計公司,支付更高的設計費,老板親自上陣溝通,組團日夜加班,反復調整方案,圖紙改稿無數……就為了心目中完美的門店。

    為什么餐廳老板都對裝修這件事情如此熱衷?同樣是籌備店鋪,為什么超過50%的成本和精力都放在了裝修上?餐廳的裝修真的這么重要么,鋪位的租期有限,退鋪的時候帶不走任何東西,一次性投入在長尾為0的環節上,為什么?這在2014年以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究竟是什么讓餐飲老板在裝修認知上發生了變化?這六年,裝修設計本身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裝修設計這個行業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為什么麥設計能夠解釋這件事情?因為在2014年開始,麥設計即捕捉到餐廳空間設計的巨大需求,從一家什么門店都設計的傳統設計公司到定位為專注餐廳空間的設計公司,參與了中國新餐飲裝修設計領域變化的全過程,現在是全國第一梯隊的餐廳設計公司,服務了超過300家連鎖餐飲品牌,落地了超過1200+家門店。為餐飲行業帶來了很多新的設計方法,為餐飲品牌帶來了很多特色的門店形象。
    例如2014年為胖哥倆肉蟹煲品牌開發的慢吧工業風,18年的迭代版本拿到國際室內設計領域最高的獎項之一,意大利A DESIGN AWARDS。
    2016年為衢爺開發的國潮新國風,拿到國內室內設計領域最高的獎項之一,金堂獎。
    2018年為澳門星記豬骨開發的歡樂葡澳風,風靡整個養生火鍋品類。并且精準捕捉到了2018年后餐廳風格的變化,從昏暗復雜的工業風向明亮純凈的空間氛圍轉變。
    麥設計是如何做到這些成就的?
    他們的餐廳空間領域有什么樣的研究成果?
    專注餐飲企業的空間研發六年,通過超過1000家門店的落地經驗,研究與推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餐廳設計體系。幫助了超過300個餐飲老板重新認知了餐廳空間和門店系統在餐飲經營中發揮的作用。
    在整個1000家店的服務過程中,麥設計總結了很多符合現在餐飲行業的設計規律和特性,并把它總結成了“餐廳空間設計方法論”,專注于門店模型設計的研發。
    什么是麥設計空間設計方法論?即一個優秀的餐廳門店模型應該具備三個屬性,品牌性,功能性,裝飾性。

    Brand Nature

    品牌性

    面對激烈的競爭,很多餐飲公司都意識到未來的競爭,除了供應鏈端的競爭,還有品牌端的競爭。一個餐廳如果沒有很明確的品牌內容展示,是沒有辦法高效直接讓產品觸達消費者的。作為餐飲人,必須要讓門店具備基本的“售賣感”,餐飲門店不應該是一個孤零零的裝飾空間。當消費者面臨越來越多的選擇的時候,麥設計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餐飲商家迅速做出選擇,提高售賣效率。
    ▽澳門星記豬骨,門頭
    “售賣感”是基于零售行業遷移過來的理念,是麥設計最早提出的門店模型品牌性板塊的理論基礎。門店面積有限,如何更精準更聚焦的傳達品牌呢?麥設計把在門店所有能夠展示售賣的點位進行了匯總。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的內容全部要放進同一個門店場景的。因為業態的不同,客群的不同,用餐場景的不同,這些內容是需要篩選后設置在門店的。已經有很多優秀的商家懂得了這種方法,因為選擇了好的設計公司。但是麥設計依然認為這些必須是餐飲公司自己懂得才行。
    ▽一川烤肉市集

    Functionality

    功能性

    有限的門店面積,更多的接待需求,更多的功能需求,更高的效率指標,如何提前完成?餐飲設計公司在門店模型中能夠發揮的巨大效用就是功能性的輔助,因為提前設計是成本最低的。
    對于餐飲門店來說,平面布局是最重要的。但是一個好的門店功能是立體的,平面布局圖只是最簡單直觀的呈現方式。真正背后的邏輯是整個餐廳的運轉方式。當然,隨著餐飲業的發展,越來越越多的餐飲公司掌握了這一項技能,麥設計希望分享的是餐飲商家沒時間在功能性上做的研究,這個概念就是針對功能性設計提出的——“精細化功能布局圖”。
    ▽海底撈效果圖
    設計的一個意義就是“提前”,把所有流程和可能性全部提前在圖紙上反復推演,最終找到那個相對接近最佳狀態的布局方式。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需要配合運營想要的效果去做,如果在做基礎功能性設計的時候,一家餐飲公司不主動派出運營團隊加入討論,這個功能設計最終一定是很差的。
    每個品類的功能需求是不一樣的,快餐,正餐,特色中餐,火鍋,各自都有自己的品類屬性和功能要求。不能用統一的形式在各個品類間套來套去,也不能因為美學原理而去丟失一些功能性,這個是傳統設計公司最不會做的事情,這也是為之一直在研究深耕的部分,它是整個門店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沒有之一。

    Decorating

    裝飾性

    如果一個餐飲公司的沉淀不夠,那么裝飾部分是他們最關心的了,因為這個是初級餐飲公司唯一能看得懂的東西,餐飲公司認為他們自己有審美。餐飲公司或者餐飲老板通常會很主觀的,根據自己的審美去和設計師溝通如何設計餐廳空間。所以餐廳門店的形象設計被承載了過多的意義和包袱,它通常會被認為一家餐廳成功與否的標準。麥設計認為它不是。
    ▽顧小鍋,差異化港式豬肚包雞火鍋
    ▽三朝三山,潮牌邏輯設計傳統潮汕鹵味店
    餐廳裝飾的原理應該是圍繞餐飲公司的戰略目標,圍繞餐飲門店設定的目標人群,以及品牌和產品的文化,去定義場景,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審美層面的設定。為什么麥設計可以一直設定出差異化的餐廳風格,原因就是麥設計都是從品牌的文化出發,而不是單純的先去考慮什么樣的形式好看。
    ▽一川烤肉,ZILA星球空間站
    ▽魚來坊金湯藤椒魚 | 魚泡泡藏館
    麥設計關于裝飾性的方法論都是來自于設計師自己,眾所周知,未來的餐飲主要消費群體將是95后和00后,這些群體的審美應該由他們自己去定義。所以麥設計大膽啟用90后主案設計師,平均年齡為1993年,他們在年輕一代的審美上擁有自己的想法。
    麥設計依然堅持不建議很多餐飲公司和餐飲人用自己的審美去定義餐廳空間的原因是,餐飲公司和餐飲人不專業,不了解年輕消費者要什么。那設計就把餐飲公司拒之門外嗎?不是,餐飲企業需要挖掘的是創始人的文化基因,然后用年輕人的方式翻譯成他們能看得懂的方式。這個是麥設計空間設計方法論關于裝飾性部分的“形式語言邏輯”。
    ▽顧娘娘啫啫煲
    ▽燜聲笑語,燜鍋品類的新場景
    以上是麥設計總結的空間設計方法論的三個主要框架原理。即一個完整的餐廳空間的設計,應該具備品牌性,功能性,裝飾性。并且給出了具體的工具和邏輯,這個是麥設計專注餐廳空間設計六年來,比較完整的內容,希望可以提供給餐飲公司和設計同行一些思考。
    麥設計希望在中國餐飲行業的發展中發揮作用,即便僅僅是一個百人的小公司,麥設計表示,“當成為擁有千名優秀設計師的公司后,我們希望能夠為行業做出好的成就和貢獻,回饋我們熱愛的餐飲行業。

    對麥設計空間設計方法論感興趣的讀者

    歡迎隨時交流

    ↓↓↓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01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月6日 21:21
    下一篇 2020年1月6日 21:5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