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調色 糖色+紅曲米水 VS 護色劑
△調制好的紅曲米水
△潮州鹵水通常呈自然的淺黃色,所以要控制紅曲米水的用量。
油炒 VS 水炒 VS 油水炒
炒糖色有三種方法:水炒、油炒、油水炒。
水炒時間較長,火候容易掌握;而油炒用時雖少,但稍不留神就容易變糊。
油水炒則綜合前兩者的優點:火候容易控制、炒制時間短,最適合經驗欠缺的廚師。
除此之外,這種方法還有另一個好處,操作中時油會沾到鍋壁上,起到潤滑的作用,防止融化的糖汁過早地粘在鍋壁上糊化變色。
△用油水炒制的糖色
調制鹵水的五個誤區
誤區一:鹵制前一定要將肉中的血水沖泡干凈
其實是否要泡凈血水,主要還得看肉的種類:像羊肉這種膻味比較重的食材,必須要泡一晚上,將血全部沖凈;但若將牛肉、豬肉中的血水都泡干凈就會損失本味。
因為牛肉的血水腥味較小、味道較鮮,保留一部分血水還能使鹵制出來的牛肉口感更嫩。但如果肉質不新鮮,就必須用清水長時間地將血水沖凈,才能徹底去除異味。
誤區二:制作潮州鹵水,給原料汆水熱水下鍋 大塊的原料一定要涼水下鍋,再用小火逐漸將其加熱,帶有腥味的雜質和血水才會慢慢滲透出來,待開鍋后浮沫四散,將原料撈出沖凈即可。 如果水沸時下入原料,其表皮就會迅速受熱收緊,里面的雜質和血水便釋放不出來。
誤區三:將香料打成粉末,鹵制時更易入味 將香料打碎到米粒大小即可裝入料包,如果打成細粉,鹵出的第一鍋菜品香料味就會過濃,而后面幾鍋的味道又會太淡。
誤區四:鹵湯越濃越好 鹵制豬蹄、肘子、豬耳朵等膠原蛋白含量較高的原料時,應將鹵湯稀釋或盛出一部分來,否則鹵湯過濃,原料又不斷析出膠質,加熱后極易糊鍋,使得鹵湯的顏色和味道發生改變,無法再次利用。
誤區五:藥料過油才能出香 在制作鹵水的過程中,其實步步“不離油”。 首先,在吊湯時使用的豬蹄、老母雞等原料會熬出一部分油脂;其次,炸制料頭所用的油也倒入湯桶增香;最后,鹵制的葷料本身也含有一部分油脂。 以上三部分油料便可激發脂溶性藥料的香味,因此完全不需要再多過一次油。
調制鹵水的八個妙招 妙招一:要想沒邪味,蹄縫要刮凈 豬蹄邪味最重的地方是蹄夾縫,如果不將此處刮洗干凈,不僅鹵出來的豬蹄邪味重,就連鹵湯的味道也會被破壞,所以,在汆水之前,一定要逐一刮洗干凈。
妙招二:鹵貨不粘手,先要入油炸 蜂蜜加入清水攪勻,放入豬蹄浸泡,然后將豬蹄下入六成熱油炸至表皮收緊、顏色金黃后撈出,迅速投入冷水鎮涼,即可放入鹵湯制熟。
經過這一工序,鹵出的豬蹄表皮緊致,絲毫不粘手,同樣的方法也可用于雞爪的制作。
圖解:
1、蜂蜜加入清水攪勻。
2、放入豬蹄浸泡一下,便于炸制時上色。
3、將豬蹄下入六成熱油炸至表皮收緊、顏色金黃后撈出。
4、迅速投入冷水鎮涼,然后放入鹵湯制熟。
妙招三:養護鹵湯有法寶 用豬肉蓉和雞肉蓉,效仿魯菜掃清湯的技法維護鹵湯,輕易解決了碎渣難過濾的難題。
妙招四:潮州鹵水易變黑,色澤要調白平衡 妙招五:潮州鹵水成本直降1/3
妙招六:整雞難入味,試試這個方法
妙招七:牛肉漲發像海參,穿著棉襖才上秤 牛腱子肉質緊實,鹵熟后不要立刻撈出,而是繼續浸泡一夜,此時牛肉纖維完全擴張開,就會吸進大量的汁水,如同海參漲發一般,充分入味,口感嫩而不柴,體量大大增加,一舉多得。 如果是外賣檔口,可在售賣前將熱鹵汁澆在醬牛肉上面,鹵汁遇冷收縮,緊緊地裹住牛肉表層,形成一層厚厚的膜,看起來油亮泛光,非常漂亮。 妙招八:炸料頭避免“爛菜味” 以前廚師們往鹵水中添加的蔥、姜、蒜等料頭,經長時間煮制,香味釋放完畢后容易產生“爛菜”的邪味。為了避免這一點,可將料頭過油后放入紗布袋,投入鹵水中,待其香味釋放完畢后及時撈出。 雖然料頭在過油時,香味有所損耗,但由于將炸制料頭的油也倒入鹵水桶,因此既不會產生“爛菜”味,又不浪費一絲一毫的香氣。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大蔥一定要留須,因為蔥須部分香味最濃,若切掉則香味大減;其次,香菜需留根洗凈,待其他料頭炸至臨出鍋前放入,這樣才能充分保留香菜的味道。
來源:大廚微閱讀(ID:zgdc666666)
編輯| 朱小斐
各種香料在鹵水中,起什么作用? 靈魂拷問:為什么新疆大盤雞那么貴 國家螃蟹地理,你家鄉是怎么烹蟹的?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