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款肥腸菜品、肥腸面、肥腸粉做法

    1

    老壇酸菜肥腸(酸辣味)

    此菜肥腸軟糯,血旺滑嫩,酸辣可口,需注意調味時鹽不能偏重。

    制作:

    1、把新鮮肥腸加鹽搓洗治凈,放高壓鍋里并摻入調有底味的鮮湯,蓋上鍋蓋上火壓30分鐘后撈出,改刀成條。

    2、把豬血切成厚片,入加有底味的沸水鍋里煨透;泡酸菜清洗后切成節待用。

    3、凈鍋上火放少許油,下酸菜節、大蔥節、泡椒節、野山椒、泡姜和大蒜炒香,加入清水煮20分鐘至出味,再放入肥腸條、血旺片煮入味,加少許胡椒粉、味精和白醋調味,即可起鍋裝碗。

    4、最后撒上蒜茸,淋入少許熱油激香即成。

    2

    美極鮮椒肥腸粉

    出粉流程:

    1.碗底調入白胡椒粉、白芝麻、鹽、自制美極鮮椒醬油、油辣椒、紅油。

    2.按照“傳統紅湯肥腸粉”的方法將肥腸、粉條冒熟,在調料碗中淋入骨湯,倒入粉條,撒鮮青紅椒圈、酥黃豆、香蔥碎、榨菜碎即可。食用時拌勻,讓鮮椒泡入湯中,先吃粉,再喝融入鮮椒清香的湯汁,辣出一身大汗,格外爽快。

    自制美極鮮椒醬油:

    美極鮮味汁、黃豆醬油放入鍋中,加青紅小米辣段、炸蔥段、炸姜片、紅糖、香葉、八角、桂皮中火熬15分鐘,打去渣滓,晾涼后即可使用。

    3

    肥腸面

    肥腸的初加工:

    1、搓鹽:肥腸3000克放入盆中,加鹽300克拌勻,不斷揉搓20分鐘,待腸壁上那層薄膜脫落,用清水沖洗干凈。

    2、醋洗:肥腸內壁外翻,摘去油脂,放入盆中加香醋200克繼續搓洗10分鐘,將腸子翻回原樣。

    3、汆水:洗好的肥腸下入清水,中火汆10分鐘,撈出沖水,使腸子漲發飽滿。

    4、浸煮:將汆過水的肥腸重新放入桶中,添清水浸沒,加蔥、姜各80克、醪糟汁300克大火燒沸,轉小火浸煮20分鐘至七成熟,撈出晾涼,改刀成段備用。

    5、炒制: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放入蔥段、姜片各80克、八角3個、草果1個爆香,加白糖200克小火炒成糖色,馬上倒入肥腸,小火煸炒至表面起泡、定型上色,然后烹入香醋150克去腥,同時加醬油30克翻勻“找色”,倒入提前熬好的紅湯500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燒10分鐘,加砂仁粉、沙姜粉各30克攪勻,關火放置一旁待用。

    熬制紅湯:鍋入菜籽油80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干紅燈籠椒120克、姜片、蔥段各100克、干紅花椒粒30克炸香,放入郫縣豆瓣碎300克、甜面醬250克小火炒出紅油,放入泡蘿卜丁、泡酸菜碎、泡姜粒各150克、泡椒碎100克小火炒干水汽,加香葉8克、小茴香5克、草果3個、八角1個小火炒香,添入骨頭湯5000克大火燒沸,轉小火熬20分鐘,濾去料渣,加紅葡萄酒150克、生抽、黃酒各100克、白糖30克、味精、雞精各20克、白胡椒粉15克攪勻即成。

    出面流程:

    1、碗中調入保寧醋5克、面條鮮醬油3克、鹽2克、味精1克,加洗凈的豌豆尖20克,澆入面湯50克攪勻,盛入煮好的面條100克。

    2、在碗中倒入煮好的肥腸50克、煮肥腸的紅湯100克,撒芹菜碎10克即可上桌。

    面面俱到

    1.搓洗肥腸最好用香醋,雖然價格略貴,但去腥效果以及醋香味比白醋要好得多。

    2.肥腸汆水,可將其腥臭味基本去除,撈出過涼,再加醪糟煮制后,不僅口感變彈,且能將膽固醇含量降到最低。

    3.肥腸要“見油”炒過才香,煸至起泡馬上烹香醋、醬油,能最大程度地吸收酸香和醬色。

    4.炒制肥腸時,烹入的醋要多一點,因為它隨著加熱會揮發掉一部分。

    5.熬紅湯時加點葡萄酒的做法是跟西餐大廚學的,淡淡的酒香很迷人,且去腥增鮮效果很好。

    6.肥腸可以一次多做點,在湯汁中泡上兩天,更加入味。

    4

    干鍋辣椒肥腸

    主料:直腸/美人椒/姜/蒜/小青椒/

    食之味:

    干鍋肥腸是一道正宗的湘菜,肥腸是湖南人最喜歡吃的一道家常菜。它采用大腸下面的那段直腸,切成均勻的形狀,再采用上等醬油加湖南本土的辣椒醬燒制而成,咸鮮辣香、色澤紅亮。適當的辣度沖擊味蕾,聞到味道就流口水。

    詳細做法:

    洋蔥1個,切成片內用;小蔥、姜片各適量;干辣椒、八角、桂皮、香葉各適量;小紅椒、小青椒各1.5兩切成辣椒段,大蒜子1兩分別碗裝備用;

    豬大腸頭1斤,翻洗干凈切成段,(肥腸清洗方法:將肥腸翻過來,先用面粉搓洗2次,在用鹽抓洗1次,異味就能去除);鍋燒熱去油,放入姜片炒香,倒入大腸頭,用小火煸炒,首先炒干大腸頭里的水汽,加入適量的鹽后繼續煸炒,當水份炒干時,淋入適量的二鍋頭酒;

    迅速蓋上鍋蓋,燜10秒,打開鍋蓋繼續煸炒,炒出肥腸里的油份,再次淋入適量二鍋頭酒,迅速蓋上鍋蓋,燜10秒,打開鍋蓋倒入八角、桂皮、香葉和干辣椒和大腸頭一起煸炒,炒出香料的香味后加入適量的辣妹子辣椒醬;

    繼續小火煸炒,直到炒出辣椒醬的醬香味,加入適量的水、加入蠔油,大火煮開,轉小火放入小蔥蓋上鍋蓋,煮20分鐘,然后倒出,只留下大腸頭和湯汁,其他的一律檢出鍋燒熱去少量的油,到入大蒜子煸香,倒入煨好的大腸頭和湯汁,倒入青紅椒段,加入適量的老抽和雞精調味,大火收干湯汁即成。

    5

    浸辣椒炒肥腸

    主料:新鮮肥腸250克。

    配料:浸辣椒50克,芹菜20克。

    調料:鹽10克,味精10克,生抽10克。

    制作方法:

    1.新鮮肥腸,清洗干凈,下開水鍋飛水,過涼后剔除多余油脂。

    2.加姜蔥入高壓鍋上氣2分鐘壓熟,撈出切絲。

    3.豬油燒熱下肥腸,煸香,加生抽、水稍燜。

    4.余油燒熱下浸辣椒煸香,再放入肥腸調味。

    特點:醬椒香辣,肥腸軟糯。

    價格:49元/份

    6

    肥腸粉

    別看這小小的一碗肥腸粉,若想將澆頭做得毫無腥味、粉條做得軟而勁道,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的小店是用一口大鍋同時吊湯、煮腸,而白家老店卻將這兩項內容分開操作,避免了食材和湯汁因加入香料包煮制時間過長產生藥味,做好的肥腸多汁軟嫩無腥味。

    一、吊湯

    加入心肺熬成濃白底湯。流程如下:

    1、吊湯需用豬頭骨。

    2、吊湯用心肺,可使湯汁濃白。

    3、吊好的湯汁鮮香四溢。

    二、煮腸

    白家肥腸粉用來煮腸的灶具非常特別,底部是一口深鍋,上面架著一個漏網。

    煮制時,需將肥腸放入漏網,舀入高湯,打開電源后,湯汁的溫度不斷升高,慢慢開始沸騰,與熱氣一同從漏網的孔中翻滾而出,不斷“沖刷”肥腸,使做好的肥腸超有嚼勁。

    煮腸步驟:

    1、將拍碎的姜塊與八角、小茴香等香料混合裝入紗布制成香料包。

    2、將治凈的豬大腸、豬小腸倒進鍋中,投入小蔥,放香料包。

    3、澆入吊好的高湯。

    4、倒入豬油。

    5、大火煮至肥腸成熟。

    6、煮好的大腸切成1厘米寬的段,小腸切成15厘米的段,兩頭相扎綁成“冒節子”,裝盆備用。

    三、制粉

    1、盆中放紅苕粉,先加冷水調勻,再加開水調成稠糊,攪勻散熱后倒入裝有明礬(增加粉條透明度)的盆中。

    2、攪好的粉芡。

    3、再倒入干紅苕粉,分多次將剩余芡汁緩慢倒入盆中。

    4、不停搋拌20分鐘,期間分多次次加入芡汁。

    5、待粉團表面光滑無疙瘩,用手抓起部分粉團可以看到粉絲呈線形且粗細均勻地往下流,說明粉團稀稠適中,即可進行漏粉。

    6、鍋入清水燒開,一人將漏勺舉在鍋的上方,將粉團裝進漏勺中,并且不停敲打拍按,使粉漿均勻漏入鍋中燙約30秒。

    7、另一人用筷子將鍋中的粉條迅速撈入涼水,過涼保存。

    四、走菜(白味版):

    1、加多種香料炒過的鹽顏色泛黃,有淡淡香味。

    2、碗內放入味精、醬油、炒鹽、雞精、胡椒粉,撒上少量芽菜末、蔥末、芹菜末備用。

    3、打入小料的碗疊放在臺上,超級壯觀。

    4、將冷水中的粉絲、黃豆芽放入漏勺中,取另一漏勺放入大腸段同時置于煮大腸的那口鍋中冒10秒。

    5、取墊有底料的白瓷大碗端至鍋邊,拎起漏勺使其中的湯汁順勢流入碗,將粉條倒入碗中,再將煮好的肥腸段倒在粉條上,撒上一把黃豆即可走菜。

    6、客人可加點冒節子。

    紅湯肥腸粉的底料調制方法與白味版的類似,只是每碗需另加10克紅油辣椒。

    7

    肥腸粉

    吊骨湯:

    1.鯽魚宰殺治凈,沖去血水,下入底油兩面煎黃,撈出瀝油,包入紗布中。

    2.將豬棒骨(敲破)、雞架、鴨架,分別入鍋汆去血水。豬棒骨墊入桶底,再擺入裹好的鯽魚,最后放入雞架、鴨架,添入沸水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放入蔥段、老姜,淋白米醋,繼續大火沖2小時至湯色濃白,打去渣滓即成。

    肥腸的初加工:

    1.搓鹽:肥腸放入盆中,加鹽拌勻,不斷揉搓40分鐘,待腸壁上那層薄膜脫落,用清水沖洗干凈。

    2.醋洗:肥腸內壁外翻,摘去油脂,放入盆中加香醋繼續搓洗20分鐘,將腸子翻回原狀。

    3.汆水:將洗好的肥腸放入鍋中,添清水浸沒,加蔥、姜、醪糟汁大火燒沸,轉小火煮5分鐘,撈出沖去表面浮沫。

    4.湯浸:肥腸放入骨湯,大火燒開轉小火,保持湯面似開非開浸煮2小時至熟,撈出瀝干,改刀成小塊。

    紅薯粉的制作流程:

    1.制芡:將紅薯淀粉放入盆中,倒入40℃的溫水拌勻成稠米湯狀,再沖入沸水,注意邊倒邊順著同一方向迅速攪拌,直到成為無疙瘩、不粘手、帶韌勁、能拉絲的粉芡。此時粉芡已被燙至八九成熟,放到一邊,常溫晾至40℃時,即可用于下一個步驟。

    2.搋芡:盆中放入干紅薯淀粉、明礬攪勻,分四五次加入晾好的粉芡,不斷搋拌使二者充分融合,二三十分鐘后盆中原料變為表面光滑、狀如稀泥的粉團。這時可將粉團抓起試一下,如下條太快,或出現斷條現象,則表明粉團太稀,應摻入干紅薯淀粉再揉;如下條太慢、粗細不勻,則說明粉團太干,應再摻入適量粉芡。待漏下的粉絲粗細均勻、不斷裂,即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3.漏粉:鍋入清水燒開,轉小火,保持水面冒“蝦眼泡”。漏粉時一般需兩人合力操作:一人將粉團裝入漏勺,一手高舉漏勺,一手握拳,并保持每次1.5秒的節奏用力捶打粉團,使其從漏勺的孔眼中“跌”入沸水;此時另一人要用筷子將鍋中浮起的粉條撥至鍋邊,不能讓它碰到剛漏下的粉條,以免粘連。每漏好一勺粉團,就需要迅速將鍋中的粉條撈出過涼,并泡入涼水保存。

    出粉流程:

    1.碗底調入白胡椒粉、白芝麻、鹽、生抽、油辣椒、紅油。

    2.取肥腸塊放入竹簍底部,上面依次擺入粉條、黃豆芽,將竹簍下入煮有肥腸的骨湯中“冒”10秒,期間不斷輕擺竹簍,讓湯汁與粉條充分接觸。

    3.一只手提起竹簍,另一只手迅速將盛有調料的碗放在簍底,這樣竹簍漏出的湯汁正好澆在碗底,待湯汁漏完,將粉和豆芽倒入碗中,撒酥黃豆、香蔥碎、榨菜碎即可走菜。

    8

    粑豌豆肥腸粉

    出粉流程:

    1.碗底調入白胡椒粉、白芝麻、鹽、生抽、油辣椒、紅油,澆入豌豆湯。

    2.按照“傳統紅湯肥腸粉”的方法將肥腸、粉條冒熟,在碗中淋入少許骨湯,倒入粉條,撒粑豌豆、酥黃豆、香蔥碎、榨菜碎即可走菜。

    粑豌豆制作:

    取溫水漲發的干豌豆放入高壓鍋,加高湯、鹽,加蓋上汽后壓30分鐘至豌豆熟爛、湯汁濃稠即成。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555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10日 21:42
    下一篇 2017年12月10日 23: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