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明忠:創意融合不是離經叛道

    19年的廚師生涯,謝明忠從沒想過轉行,在他的認知中,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謝明忠

    福州《餐與廚房》聯合創始人

    鄉廚謝明忠

    與許多廚師不同,謝明忠廚師生涯的起點是鄉廚。

    鄉廚要為村里的紅白喜事做群宴,通常都是上幾十桌的菜,而且以前做鄉廚比現在要難。謝明忠回憶,“做鄉廚的時候跟的都是老師傅,做菜都是用最直接、最傳統的方式,宴席所用的材料比如魚皮、海參等都是手工的,而現在的鄉廚很多材料都是半成品,相對簡化很多。

    做鄉廚的時間久了,因為頻率高、量又大,所以謝明忠的刀工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切絲、切片的功夫不在話下,而且一切就是幾十桌。

    這樣高強度的“訓練”,謝明忠心無旁騖地做了整整兩年,正因為這兩年的沉淀,謝明忠的基本功打得異常扎實。

    之后,謝明忠進入酒樓學習閩菜,因為有扎實的基本功,甫進入社會餐飲,謝明忠很快就上手了,跟其他年齡相仿的廚師比起來,謝明忠顯得更加得心應手。

    到了16歲,謝明忠便離開家鄉去往上海,學習了一年的江浙菜,之后,便在北京工作了8年。

    在北京工作的這些年里,謝明忠最長曾連續3年沒回過一次老家。彼時的謝明忠正是渴望自由的年紀,就像久被禁錮放飛后的野鷹,“翅膀硬了”,只想在外面的世界撒歡,沒有歸家的念頭。

    起初,謝明忠在北京一個商會的會所做福建當地的一些本土菜,之后,就開始接觸多類型的廚師工作,比如宣傳部的政府接待、聞名一時的金錢豹高端自助餐廳……

    謝明忠形容,北京是一個“遍地開花”的地方,他發現菜品原來可以這么多元化,各大菜系、不同領域頂尖的廚師,都能在這里碰撞出火花。

    在這個“海納百川”的大都市,謝明忠可以盡情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慢慢地,接觸的同行和菜系多了,謝明忠的知識和見識積累得愈發豐富,便開始將重心轉向“創意融合菜”,同時也積極的參加比賽,致力于提升自己。

    “其實我參加比賽并不是為了單純拿個獎,我享受的是比賽的過程。” 謝明忠認為,比賽能使人進步,在比賽中,他可以最大化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也會迸發出比平時更多的創作靈感。

    不僅如此,在賽場上,還可以跟很多厲害的前輩同行交流學習,取人之長避己之短,甚至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這些,才是謝明忠參加比賽的終極目的。

    比如參加FHC國際藝術烹飪大賽時,雖然因為賽制的原因,已獲第一名的謝明忠沒有拿到金牌,但卻遇到了他廚師生涯中的“伯樂”——殷俊師傅。

    當時的FHC大賽,殷俊師傅正是評委,在比賽時就已關注到這個小伙子了,并一針見血地指出謝明忠菜品里的缺點,令謝明忠欽佩不已,遂決定要跟隨殷俊師傅學廚。

    但徒弟肯學,師傅不一定愿意教,因為不了解謝明忠的品行和廚藝水平,殷俊師傅沒有答應他的請求。

    但謝明忠怎會就此放棄?在這之后,謝明忠常常拜訪殷俊師傅,遇到問題就向師傅請教,與此同時,殷俊師傅也在默默考察謝明忠……慢慢地,謝明忠終于被殷俊師傅認可和接受,成為了他的第一位徒弟。

    殷俊師傅傳授給謝明忠的東西有很多,無論是技術上的問題、國際最前沿的烹飪理念,以及上好的資源等,他都會毫無保留、及時地分享給徒弟。

    謝明忠非常感激殷俊師傅,因為在業內,徒弟跟著師傅,為的就是能真正學到有用的東西,師傅要么能教你做菜,要么能給你資源,但殷俊師傅兩者都給予他了。

    不僅如此,謝明忠更是從師傅那里汲取了無數的正能量,也從師傅身上學到了作為廚師應有的修為和品格。

    殷俊師傅無論獲得多少榮譽、身上有多少光環,他為人都十分低調。他也教導謝明忠,不管外界如何風云變幻、自己獲得多大成就,都不可驚惶失措或沾沾自喜,安安分分做好手頭的事,才是一個廚師的本分。

    創意融合不是離經叛道

    作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廚師,謝明忠也常常發動“吃貨”屬性。
    為了更好地學習創意融合菜,謝明忠經常到處去吃,小到街邊排擋,大到米其林、黑珍珠餐廳,他都常去。因為他明白,只有嘗過、見識過,才會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創意融合菜與傳統菜是兩碼事。但謝明忠認為,創意融合菜并不是“亂來”,也絕不會動搖傳統的“根”,只有了解和掌握好這道菜的本質,創意才能被更好地發揮出來。
    他說,“創意融合菜可以體現在比如器皿、呈現方式等方面,而菜本身的味道和傳統制作工藝是不會變的。
    在謝明忠眼里,做創意融合菜并不是閉門造車,也需要隨時關注餐飲業的流行動向、關注食客的喜好變化。
    做餐飲也要迎合市場需求,因為現在主力消費人群是80、90后,而年輕人喜歡新鮮事物,審美也比過去提高了很多,這就需要廚師發揮想象力,將菜品嶄新的一面呈現在他們眼前。
    分子料理就是一個很好的呈現方式。
    分子料理也叫分子廚藝,以獨特的儀器、工具、設備去激活創意靈感。它豐富了菜品的味型,改進了菜品的呈現方式,在保留中國味道的同時,可以讓中餐變得簡約、精致。
    謝明忠說,在中餐中運用分子廚藝,可以說是一種技術上的顛覆。比如說低溫、膠囊、泡沫、薄脆脫水等,這些技術并不花里胡哨,也不是離經叛道的,而是一種可以實實在在幫助廚師提升自我的方式。
    謝明忠介紹,比如福建傳統的酒糟,經常會被拿來做菜,包括糟魚、糟肉等,而運用分子廚藝中的低溫液氮技術,便可以將傳統的酒糟,做成一道西式的冰淇淋甜品。成品味道清新,傳統與創意交叉融合,十分受歡迎,這就是分子廚藝帶來的改變。
    謝明忠學過很多菜系,閩菜、粵菜、江浙菜、分子料理……也曾經苦惱過學的菜系太多而難以決定用何種烹飪方式。不過他坦言,每一個菜系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好的烹飪手法,比如粵菜注重干凈清爽、江浙菜比較濃油赤醬、福建菜海鮮運用得多,“我們會根據食材的特性和客戶的需求,選用最合適的烹飪手法去呈現。
    謝明忠做創意融合菜的靈感,常常源于一些生活中細枝末節的小事。比如有時候逛市場,逛著逛著看到了一個新的食材,大腦就開始高速運轉——用什么方式烹飪、哪種呈現方式更好、新買的瓷器與它配嗎……諸如此類,然后趕緊回到廚房落實這些想法,再然后,一道新鮮的創意融合菜就此出爐。
    之所以一直有動力去做研發、創新,“因為優秀的人太多了。”謝明忠坦言,“不努力就會被淘汰。”這個社會是現實的,需要適應潮流、不斷吸收新的東西,才能一直與世界接軌、與餐飲潮流接軌,不可能等著社會去適應你。只有自己給自己開路,路才能一直走下去。

    跳出來,做自己喜歡的東西

    現在的謝明忠,已經做到行政總廚的位置,但他并不滿足,他不愿意止步不前,一旦他覺得所處的酒店再學不到新的東西,他就會毅然選擇離開,趁著壯年,再出去闖上一闖。

    去年,謝明忠與四個志氣相投的總廚朋友一同成立了《餐與廚房》工作室,五位總廚各自擅長的領域都不同,謝明忠主要做創意融合菜,其他四位有做粵菜的、有做西餐的、有做酒店的、也有擅長分子料理的,大家都是因為同一個夢想匯聚在這里,分享人力、空間、食材并共同研發、升級菜品和交流培訓。

    之所以叫《餐與廚房》,謝明忠介紹,因為 “餐與”和“參與”諧音,為的就是讓更多人參與到這個充滿了創意的廚房里來。

    這樣一個完全獨立的工作室,是每一個廚師心中的“夢想廚房”,它不依托任何一個餐飲集團,廚師在這里完全沒有局限,可以盡情去做自己想做的菜品。

    但謝明忠也明白,這樣的模式想要盈利不容易,但讓他放棄夢想更無可能。謝明忠暗暗定下目標:只要撐過3年,之后的路可能會好走一些,即便這3年不盈利都沒關系。

    做一切想做的菜——這樣的“自由”,對謝明忠來說太過誘惑,他丟不下。不僅不丟,謝明忠還想將它做強、做大,讓更多人看到一名廚師的潛能。

    人一旦有了夢想,就會開始“放飛自我”,謝明忠便是如此,做菜做到凌晨3點甚至通宵都是常有的事。“不瘋魔,不成活”,一位“打了雞血”似的廚師,有誰能夠阻擋?

    也許會有人說他傻,好好的總廚不當,非得到外面去碰壁。但謝明忠不這么認為,“一味地待在安全房,無異于溫水煮青蛙,我有精力、有體力,也有能力,沒有理由不出去試試。

    “我早就打算好了,做成了最好,做不成,再回到酒店也無妨。”對于自己的夢想,謝明忠從未膽怯,也不怕失去,“人生不就是有得有失嗎,我覺得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至少做一次自己喜歡的事情,為青春豁出去一把。

    謝明忠認為,30歲是職業的黃金期,是一位廚師最高峰的時期。況且現在是信息時代,餐飲行業也變化很快,各種文化相互交融激蕩,如果這個階段穩得住、抓得住機會,就相當于奠定了更好的未來。

    如今《餐與廚房》已與李錦記、味事達、亨氏、味好美、伊利、大匠傳承等知名品牌達成戰略合作,為50多家餐飲品牌提供定制服務。

    不僅如此,《餐與廚房》還與極客廚房聯手,成立了極客餐飲學院福州分院,以分子廚藝演繹創意閩菜,并成功開辦了兩期研修班。

    現在 《餐與廚房》的定位日漸清晰,雖然謝明忠早已料想這條路不簡單,畢竟夢想都是這樣磕磕絆絆,但他滿懷希望,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餐與廚房》一定會是餐飲服務領域的一顆新星。

    結語

    自14歲入行,謝明忠做廚師的年頭已經接近雙十。做廚師有多辛苦無需明言,但謝明忠從來沒想過轉行,在他的認知中,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在謝明忠眼里,這是一件多么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對于很多人來說卻非常不容易,所以說意志堅定、鍥而不舍追逐夢想的人,真的了不起。

    謝明忠紅菜

    初榨橄欖油蛋黃醬焗小青龍

    主料

    小青龍一只400克。

    輔料

    蛋黃三個,黃原膠1克,生姜15克,小蔥15克。

    調料

    味噌70克,雞粉10克,橄欖油300毫升。

    做法

    1.小青龍對半切開洗凈,加姜蔥蒸熟備用。

    2.蛋黃、味噌、橄欖油用攪拌機打發,使味噌變淡,再加入雞粉、黃原膠攪拌。

    3.將打好的蛋黃醬擠上小青龍表面,將烤箱預熱到180度,放入小青龍烤8分鐘,取出裝盤即可。

    意大利水餃龍蝦湯泡沫

    主料

    澳洲大紅龍一只。

    輔料

    餃子皮30克,生姜15克,小蔥15克,茼蒿30克,軟磷脂10克。

    調料

    海鹽15克,黑胡椒5克,雞汁10克,白蘭地15克。

    做法

    1.龍蝦肉取出切碎腌制,將茼蒿切碎,與龍蝦肉攪拌均勻,包成餃子備用。

    2.剩下的蝦殼放去烤箱175度烤10分鐘取出,下鍋底油,下生姜炒香,倒入蝦殼炒香,加入白蘭地、底湯100毫升小火熬成蝦湯500毫升備用。

    3.蝦湯調味,將提前包好的餃子放入蝦湯里煨煮3分鐘,將餃子打入盤中,剩下的蝦湯加入軟磷脂,使用均質機攪拌出泡沫,裝盤點綴即可。

    58度低溫雙魚卷四色蔬菜

    主料

    三文魚200克,鱈魚200克。

    輔料

    洋蔥片20克,番茄片20克,萵筍片20克,黃色彩椒片20克,絲瓜苗15克。

    調料

    意大利摩登黑醋50克,黑胡椒3克,海鹽2克,九度白醋100毫升,白砂糖100克。

    做法

    1.三文魚切條,鱈魚切薄片,與粘肉粉攪拌,然后用保鮮膜壓成卷,抽真空,低溫45度12分鐘,打開包裝,吸干水分備用。

    2.將四種蔬菜片泡糖醋,浸泡2小時取出,用模具壓出備用。

    3.黑醋、黑胡椒、海鹽調成醬汁。

    4.將以上裝盤點綴即可。

    香草黃油大西洋鱈魚肉末五谷番茄茸

    主料

    大西洋鱈魚200克。

    輔料

    番茄100克,雞頭米50克,燕麥50克,肉末50克,干蔥15克,蒜末15克。

    調料

    黃油30克,百里香10克,白砂糖10克,黑胡椒5克,海鹽3克,番茄沙司15克。

    做法

    1.鱈魚腌制,香煎備用。

    2.番茄切丁備用,將五谷蒸好備用。

    3.熱鍋冷油,鍋底留油,將小料炒香,倒入番茄丁小火慢炒,然后倒入五谷,加入少量的清湯煨煮,調味后收汁,打入盤中,將煎好的鱈魚放入盤中,花草點綴即可。

    菌香蝦干白肉湯酥炸抄手

    主料

    燒肉500克。

    <輔料>

    蝦干15克,牛肝菌30克,抄手10個,高湯500毫升,娃娃菜1顆,蒜頭5粒。

    調料

    菌粉15克,海鹽10克。

    做法

    1.燒肉切片,用高湯,加入蝦干、牛肝菌、菌粉小火煨煮15分鐘備用。

    2.抄手解凍,拍粉炸好備用。

    3.將煮好的白肉裝盤,抄手放入盤中跟上即可。

    45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477.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23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10月23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