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將融合菜做得既好吃又好看,這位大廚有絕招

    一身干凈整潔的廚師服,梳得一絲不茍的發型,臉上掛著微笑,開口是輕微的聲調,即使是隨手脫下圍裙,也要認認真真地將其折疊,擺放起來……

    氣質干凈、斯文溫潤,這是朱菊師傅留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正是這些溫柔細膩、認真細致,成就了他。

    朱菊

    廣州天薈融合私房菜主廚

    2017年度烹飪大師工匠獎

    2018年度廣東十大工匠名廚

    五年不停地學習

    只為拜入名師門下

    擁有扎實的粵菜功底基礎,旁通八大菜系,80后融合菜廚師朱菊,以其獨特的創新融合菜品,屢獲佳獎。

    而他所主理的天薈·融合私房菜餐廳,也于今年被評為“2018年度廣州最佳私房菜”

    2000年,朱菊剛滿18歲,只因別人的一句“當廚師,只要你肯干、努力干,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在廣州黃沙海鮮市場開始了自己的從廚生涯。

    不過,朱菊比很多同行幸運,因為粵菜名廚梁葉桉是他的親戚。只可惜,朱菊并未能“走后門”而獲得梁大師的提攜。

    “梁大師的收徒門檻非常高,他要求你要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朱菊說。

    為了能成為梁葉桉的徒弟,從入行的那一天起,朱菊除了每日工作的10個小時,其余時間全都用來看書、學習,琢磨如何做菜以及研發菜品。在后廚里,他常常是最早到的,卻是最晚走的。

    所幸,這份努力終于在5年后得到回報。2005年,朱菊被梁葉桉正式收為徒弟,并把他帶到北京假日酒店工作。

    更讓他感到幸運的是,師從梁葉桉,自己能收獲到的,遠不止烹飪技術而已。

    “梁師傅作為一名大師,卻非常謙遜,無論獲得了怎樣高的成就,他始終在堅持學習、鉆研,保持進步。”說到師父,朱菊難掩溢美之情,“他還常常告誡我:做廚先做人,廚德永遠大于廚藝,這樣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正是師父的以身作則,讓朱菊對烹飪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昂。在名師的指導與帶領下,朱菊輾轉全國多個城市學習與工作,不僅在廚藝方面迅速獲得了進步與成長,眼界與視野也得到了拓寬,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烹飪理念。

    至今,朱菊仍記得梁葉桉“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教誨,他向記者強調:“要想獲得成就,需要對烹飪始終保持激情與追求,并為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2012年,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的朱菊,開始轉型往融合菜方向發展。

    從海鮮市場起步的經歷,讓朱菊對海鮮食材尤為了解;拜入梁葉桉門下,讓他擁有扎實的粵菜功底;多年間輾轉全國各個城市的見識與學習,讓他對八大菜系都有心得;而梁葉桉對中西菜式巧妙的創新與融合,又給他帶來了很多啟發……

    這些,都是朱菊做融合菜的底氣,他說:“做融合菜一定要了解其他菜系的做法與手法,以及對食材要有一定的認知與了解,這些都是一名融合菜廚師的必備條件。”

    為何要轉型做融合菜?

    朱菊回答:“當時覺得傳統的私房菜有些單一,滿足不了現代食客對美食的追求,所以開始嘗試做融合菜,希望通過一些創新與融合,做出能滿足新興消費群體的菜品。”

    在朱菊看來,追求飽腹的年代已經過去,現在食客對美食的追求,也在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變化,“所以我們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新穎的東西,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把客人的胃守住”

    但融合創新,并不只是不同菜系的簡單結合而已,朱菊知道這是一個脫離舒適區的挑戰:“融合,是最難的,比起一般菜系的廚師,還需要多學習了解更多的菜系與食材,才能將其在菜品中完美地體現出來。”

    然而,朱菊還是做到了。

    短短半年間,天薈·融合私房菜餐廳就被評為“廣州最佳私房菜”,而被食客們屢屢稱贊的招牌菜品,就是他交出的成績單。

    比如一道“云腿雞湯小青龍”,就是巧妙運用云南火腿、廣東雞湯與龍蝦肉的絕妙搭配。此菜選取七兩重的小青龍起肉,以吊制十多小時的雞湯浸煨至九成熟,吃口極為清甜鮮嫩,再加入云南火腿,為龍蝦肉增香提鮮的同時,也避免了因搭配清淡而帶來的寡淡。

    還有一道“麻椒酸湯泡海螺片”,是采用四川的藤椒,加入海南黃椒醬熬制成底湯,以此泡制海螺片,去除腥味的同時,還帶來一種清爽的酸辣味,極其開胃。

    那么,將各種菜系融合搭配,是否擔心菜品會被質疑“四不像”?

    對此,朱菊信心滿滿地回答:“不會的,我們只會把其它菜系以及其它國家烹飪的精髓吸取過來,再加以有效地融合,都是為了做出更好的菜品。”

    朱菊強調:“在融合中,創新是最重要的。”融合菜并非毫無章法,他講究的是,在菜品中體現“融”與“和”。

    “融,就是將不同地方的食材,結合在一起;和,是各種味道融合在一起,呈現出獨有的柔和味道。”

    此道理看似簡單,但要做到“融”,需要對每一種食材的特性都了解清楚,才能搭配得當;要做到“和”,則需要在汁醬的調和、與食材的賦味中,不斷摸索嘗試,才能烹制出最恰當的味道。

    “在融合菜里,我們可以見到各種菜系與各地食材的搭配,它們是可以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而在味道方面,甜酸苦辣咸都會略有所取,但又不會過分突出,是在綜合中成就柔和之味。”

    “所以說,融合菜是集百家之長做出來的。”朱菊解釋道。

    除了獨到的創新融合理念,朱菊還熱愛繪畫、擅長食雕,熱衷于參與插花等手工藝活動,擁有一定的藝術功力。

    而朱菊的每一道菜品,都是他的藝術作品。

    “因為現在的客人對美食是很有要求的,不僅僅是好吃就夠了,還需要好看。”因此,朱菊非常重視菜品的視覺效果,他追求的是真正的色、香、味、形俱全。

    當然,除了追求擺盤的美感外,他還會在食物的色彩和空間感上,融入藝術的元素。

    例如他現場做的“金絲鵝肝龍蝦球”,以春卷皮切絲,裹成外皮,炸出來后,色澤金黃、絲絲飄逸,與“金絲”主題相呼應,令人賞心悅目。

    同時,春卷皮炸后更加酥脆香口,與裹于其中的龍蝦肉和鵝肝一同入口,酥脆與柔軟兼并,搭配出豐富而多層次的口感。

    可以說,此菜從視覺到口感,都是朱菊對藝術的體現。

    對朱菊而言,烹飪,除了是一門技術外,更是一門多元素的綜合藝術。他說:“做出來的菜品,一定要有美感。所以在不偏離美味的情況下,可以融入一些不同的味道,同時通過擺盤藝術突出主題,最終呈現出不一樣的新鮮感覺。

    不過,要做到在烹飪中融入藝術元素并不容易,需要廚師有一定的藝術天賦,以及對美的敏感與追求。

    那么,廚師可以如何提升自己的藝術感呢?

    “多多去參觀美食展覽,學習擺盤藝術,參加一些手工藝活動,多觀摩多學習好的作品,這些都有助于提升你的美感,對你的擺盤風格起到提升作用。”朱菊給出自己的建議。

    最后,朱菊提醒:“加入藝術元素,可以大大提升菜品的‘色’與‘形’,但前提條件是,一定要先保證菜品的味道。”

    金絲鵝肝龍蝦球

    主料

    澳洲龍蝦1只,五花肉100克,法國鵝肝100克。

    輔料

    蓮藕50克,春卷皮3張,薄荷葉20克,紅蘿卜50克。

    調

    鹽5克,純糧味粉15克,生粉15克,胡椒粉6克,芝麻油10克,甜辣醬30克,喼汁20克,調和油2.5千克,紅酒20克,蛋清1/3個。

    做法

    1.先將龍蝦取肉,用刀背剁碎備用;蝦頭蝦尾蒸熟(約8分鐘)備用。

    2.五花肉剁碎,蓮藕剁碎,春卷皮切絲;薄荷葉壓碎備用;紅蘿卜切絲炸香擺盤用。

    3.鵝肝剁碎后,加入紅酒和底味(鹽2克、純糧味粉5克、胡椒粉3克)蒸熟,自然晾涼后加入薄荷葉,放入冰箱冷凍至凝固(約10分鐘)

    4.五花肉加入底味(胡椒粉3克、鹽3克、純糧味粉10克、生粉15克、蛋清1/3個)打至起膠后,加入龍蝦肉、蓮藕、蛋清再打至起膠質,將鵝肝釀入龍蝦肉丸中間,外層裹上春卷皮絲。

    5.將油燒至中溫,然后放入龍蝦球浸炸至熟金黃色(約4分鐘),即可撈起控油。

    6.裝盤擺好造型,用甜辣醬和喼汁調為醬汁,跟上即可。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884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3月13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3月13日 21: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