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標 題 下 藍 字 關 注 餐 飲 第 一 新 媒 體
第 1264 期
如今我們進入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人們的學習渴望從未如此強烈,時常有種信息饑餓感,跋涉在各種APP、朋友圈內,生怕錯過丁點信息就錯過了一個億。“學習型組織之父”彼得·圣吉說: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
作為管理者,如何建設學習型組織?在一場總裁讀書會上,聽聽著名的媒體人秦朔、領教工坊董事孫振耀,如何從《第五項修煉》中尋找答案。
”
提及“修煉”,中國人第一反應可能是“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還會想到稻盛和夫先生說的“工作即修行”。彼得·圣吉博士認為,修煉是某種理論和技巧,需要研究和熟練掌握,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修煉是為獲取某些技能或能力的培育發展路徑,它是一種深層次的學習。人們往往越是學習越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無知,從事一項修煉就意味著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對一個組織而言,則是要成為學習型組織。
何為學習型組織?彼得·圣吉認為它是持續開發創造未來的能力的組織。學習型組織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都是學習者。
它的核心是人們心靈的轉變,從把自己看成與世界相互分立,轉變為與世界相互聯系;從把問題看成是由“外部的”其他人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轉變為認清我們自己的行動如何導致了我們所面對的問題。
在這樣的組織中,人們不斷發現自己如何創造現實,以及自己如何改變現實。
那如何建設學習型組織?彼得·圣吉的答案是:五項修煉。
《第五項修煉》主要圍繞五項修煉展開,分別是系統思考、自我超越、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和團隊學習。這五項修煉也是指五條路線,或稱理論、方法。
五項學習修煉與大家熟悉的其他管理訓練的不同,前者涉及個人自身的修煉。每一項修煉都涉及我們如何思考、如何交往以及如何相互共同學習。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們更像藝術訓練。
|系統思考|整體大于局部的組合
這是五項修煉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書中說的“第五項修煉”。它是一個概念框架,一個知識體系。商業以及其他人類活動是一種系統,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行動所組成的無形網絡編織在一起,需要企業家們的系統思考。它不斷提醒人們:整體大于局部的組合。沒有系統思考,愿景的種子就落在貧瘠的土地里。
秦朔認為在他眾多的企業家訪談對象中,系統思考、戰略思考做得好的兩人分別是馬云和任正非。馬云沒有把公司定位為電商公司,他在美國上市時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里,定位企業是中國商業的基礎設施的提供商,先后做電商、金融服務、云、智能物流,像坦克車履帶似的往前走。
任正非讓秦朔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經談及一個觀點:當一個公司找到戰略機會點,就應該放棄其他方向的努力。華為抓住中國通訊技術發展的契機,幾十年十幾萬人只做這一件事,以此沖鋒陷陣往前打。這無不是他們對外在環境、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況的系統思考結果。
系統思考,是學習型組織如何看待世界的基石,可以使我們理解學習型組織的最微妙之處,即個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新方法。
|自我超越|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每一個人在組織里,是不是能夠為自己的最高愿望而活著,是不是能夠為自己真心向往的生活方式而工作,這是自我超越最重要的方向。
秦朔在談起從《南風窗》離職創業的原因時,說自己平時經常被外人稱為“秦總”,但他毅然不管別人怎么想,就是下定決心要離開。
回歸到工人、農民的普通狀態,即使天天寫字,再苦再累,他也愿意。最終他選擇回到一個人真心向往的世界,為自己最高的愿望活著。
偉大的企業可以讓員工實現自我超越,而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這是最根本的修煉。人生平常,吃飯穿衣皆是修行。
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出自組織中的個人對不斷學習的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義也就是學習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生發和保持創造性張力。
|心智模式|個人發展中的天花板
“創始人的心智模式決定了這個企業能走多遠。”秦朔在現場分享時認為,公司的天花板不一定是創始人能力的天花板,但一定是心智模式的天花板。如果你的心智模式覺得我要永遠控制,別人都是我的工具,這樣的公司沒有前途。”
很多時候,每個人的發展天花板不一定是能力因素,而可以通過心智模式實現突破。
心智模式是我們對世界的根深蒂固的理解、立場、認知,這決定了我們如何了解世界。我們每個人都逃脫不了心智模式的控制,經過自己獨有的方式觀察這世界。
反思實踐是心智模式修煉的精髓。這種修煉需要我們察覺內心、自省開始,主要在開放人們的心胸,發現目前看待世界的方法的局限性。這一點與儒家所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很相似。
|共同愿景|凝聚人心的方法
超越個人之上的愿景,一個組織中的成員發自內心的共同目標,這是共同愿景。它會促進對長期性目標的承諾,讓組織保持一種凝聚力,激發員工的信念、行動意愿和投入參與。
秦朔說:共同愿景有一個公式叫“I+WE=FULLY I”(我加我們等于完整的我),一個單個的個體加上一個整體,才能成為更加徹底、更加完整的大我。
|團隊學習|團隊打天下
在一個企業中,往往是團隊打天下,不同視角的人貢獻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聲音被聽到。
團隊學習就顯得格外重要,它培育超越個人的視角局限、以看清更大圖景的集體技能。大多數傳統修煉都聚焦在個人身上,而建設真正的學習型文化需要個人和集體兩方面。團隊的集體智慧高于個人智慧,團隊的氛圍會帶動個人的學習動力。
《第五項修煉》幫助人們重建一種新的看問題的方式,從看世界、看環境、看別人,到改變到向里看、看自己、看本原;從看局部,到看全局、看系統。
事實上,《第五項修煉》的核心任務是把傳統中國文化對系統世界觀和個人修煉的理解,轉變為在真實的組織環境中的實踐。某種深層的意義上,這本書超越了對學習型組織的理解,還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梁。
不止是企業家,還有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地學習并踐行五項修煉,提高學習力。
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編輯:曹雨欣
餐飲套路太深,我們一起用心!
內參CEO秦朝的音頻專欄
100期親手打磨音頻節目
參加秦朝飯局、沙龍活動
一起學習互動、獲得VIP專屬禮品獎品
馬上訂閱《秦朝餐見》
也可點擊底部閱讀原文進行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張勇談管理|做好基本功|品牌三觀 星巴克學海底撈|背景音樂|5個選址大坑 真功夫變革|麥當勞賺錢內幕|西貝工作法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