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唯一米其林3星無緣,肉夾饃老店上榜!本土“最良心”美食榜能帶來什么?

    第 1200 期

    自從美團點評CEO王興提出著名的“下半場”理論后,大家都很好奇:美團點評的下半場怎么玩兒?

    近期,王興給出了最新答案:推出“2017大眾點評必吃榜”。

    榜單一出,立刻炸開了朋友圈:權威嗎?誰上榜了?評這個榜是要鬧哪樣?

    來看看,這份讓內地唯一米其林3星餐廳無緣、讓肉夾饃老店上榜的本土榜單,能給餐飲界帶來什么。

    餐飲老板內參|曾莉 發于北京

    1

    開年第一個重磅美食榜

    2016下半年,王興就曾對外表示過美團點評的“下半場”將從過去最表層的營銷、交易,深入到整個產業鏈的深耕細作。“讓中國人吃得更好、活得更好”,是美團點評在下半場加大服務深度的重要方式。

    果不其然,美團點評最近有了新動作。大眾點評APP定位于“發現品質生活”,在2017開年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推出籌備已久的“必吃榜”餐廳榜單。

    此次榜單是在“食尚盛典”和“五星商戶”的基礎上做的“升級版”。在大眾點評app上有專門窗口鏈接,點進去就會看到分城市顯示的必吃餐廳榜單。(點擊文末左下方“閱讀原文”,查看50家上榜餐廳詳細名單)

    上榜餐廳會有個性化標簽,比如北京聚寶源標簽有“南城老字號”、“銅鍋圣地”、“燒餅非常香”等,簡單幾個詞展現餐廳亮點。重點是每個入榜餐廳都會有幾款“必吃菜品”的露面機會,這絕對是有選擇恐懼癥吃貨的福音。

    2

    憑啥是它們上榜?權威不?

    大眾點評對于大部分80、90后來說,已成為必不可少的生活消費指南。去哪吃,吃什么,都要查看下點評。

    在2月17日的發布會上,王興透露了他的“野心”:“要將大眾點評必吃榜打造成為中國最權威的美食指南”。而他的自信源于6億用戶沉淀的大數據優勢。

    此次榜單評選基于6億用戶、超過2億條真實點評,采用數據模型、參考高星用戶、本地用戶口味分評價等多維標準。

    所以想要上榜,商家得搞定這些:

    1.表現穩定:在大眾點評上收錄滿365天,積累足夠多用戶評價、長期表現穩定;

    2.真吃貨真選擇:本城高星用戶和全體用戶,均高度認可的;

    3.口味至上:以口味分為入榜條件,好吃才是硬道理;

    4.向炒作說不:有評價作弊行為的餐廳,無緣上榜;

    5.同品牌選最優:如在本城有多家門店,優選排名第一的餐廳。

    3

    上榜餐廳說話

    必吃榜對于餐廳來說是一個新的展示平臺,餐廳的品牌背景、特色菜肴、門店位置等信息一股腦地呈現給6億用戶。部分區域性餐飲品牌經過必吃榜也瞬間實現“揚名天下”。他們有啥感受?

    • 四葉壽司經理周旭:被消費者用嘴選出來,高興

    大眾點評每次的評選都是以用戶點評為基準,每個獎項榮譽都是消費者用嘴選出來的,所以能上必吃榜,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兒,而且上榜就意味著更多的關注。像我們之前獲得過大眾點評的北京最受歡迎餐廳前十名、五星餐廳等榮譽,獲獎后都會獲得大量關注,許多客人就是沖著五星餐廳來的。

    • 秦豫肉夾饃創始人楊養鵬:必吃榜讓小吃也有金字招牌

    感覺有點誠惶誠恐。因為肉夾饃只是一種地方小吃,能跟其他餐飲大牌放在一起,確實很吃驚。不過想想,這也是餐飲業的一種發展,街邊小吃只要產品好,也可登大雅之堂。

    • 四季民福高管鄭德偉:更多影響還是在口味

    企業能上榜更多是自身實力過硬的結果。榜單推出后可能會對顧客的選擇有一些引導,但由于容量的問題,從營收上對餐廳未必有很大的幫助,更多的影響可能還是體現在口味上。但是,必吃榜必然導致顧客期望的提升,這對上榜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經驗分享:我如何俘獲顧客的胃

    必吃榜負責人表示,口味是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評選標準。在這方面有多苛刻,他們透露了一個小內幕:米其林上海榜單中的唯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唐閣因口味分僅8.3,且口味分有點飄忽不定而與榜單失之交臂。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上榜餐廳對于搞定顧客的胃都各自使了什么招?

    改進派:一月一次產品革新

    以家常菜起家的“四季民福”能成為如今京城小有名氣的京菜品牌,離不開自身不斷在做的產品優化。

    鄭德偉介紹道,他們每月會定期進行產品改進總結。從大眾點評、與顧客面對面溝通、銷售數據等渠道考量產品的市場反饋。根據搜集到的信息進行產品迭代。

    從選料到切配標準,腌制炒制,到出品的精致度,不斷自我升級,菜單從原來的200余道精簡到現在熱菜80道、涼菜30道、小吃10道的狀態,壓縮了1/2。“既要保持特點特色,又要有一定的選擇性”。

    正宗派:主要產品全部進口

    很多日料愛好者稱四葉為“北京最正宗的日本壽司店”,這源于創始人原田的初心——只想做一家真正的壽司店。

    原田在北海道大學念書時的專業是水產研究,這為他挑選店里的食材提供了極大方便。四葉所有的用料均采用原產地空運直送模式,而世界最大的海鮮市場——東京筑地魚市,他一個月要跑兩次,專購重達400公斤的,已經稀缺的藍鰭金槍魚。據他介紹,日本大米最好的產地是新潟,而越光米是新潟米中最好的品種,而店內所用米飯就是從日本進口的越光米。

    門店主廚皆是日本壽司的匠心人士。比如三里屯店邀請到被日本餐飲界譽為“日本壽司第一人”的原筑地魚市場壽司店店長鈴木先生,燕莎店的店長是曾在東京新宿八千代壽司店兢兢業業捏了15年飯團的小林敦先生。

    傳統派:三十年不變的標準配方

    秦豫肉夾饃創建于83年,距今已經34年時間,發展至今已成為西安代表小吃品牌。

    楊養鵬介紹,他們對產品要求特別嚴格,很早就定下標準操作流程。我們操作都有標尺、稱等工具來輔助操作,保證饃大小直徑12公分,饃重量2兩7。“如果不合格都不讓賣”。

    對產品的苛刻要求此次能得到市場認可,楊養鵬非常開心。

    結語

    早在2016年9月,中國內地第一份米其林指南發布時,內參君就說過,縱使國外近百年的成熟評價體系,也未必適合中國吃貨的胃,以及遍布中國八大菜系的各色不羈大廚們。

    我們欣慰地看到,國內陸續有平臺開始致力于“真正的中華美食”的發掘,而在這份必吃榜中,更欣慰地看到,榜單排名和消費者日常評價驚人的一致。正如王興所說:“希望實現中華美食的偉大復興”。

    吃這件事情是很難評判的,而中國廣博的地域、數量龐大的味型、不同地域的文化、國人對用餐體驗的不同理解、復雜的烹飪技法等,都讓評價中餐難上加難。這種情況下,用消費者的真實點評加上大數據,反倒成了最合理最“科學”的評價標準。

    對于消費者來說,榜單的價值在于消費引導。而對廣大餐飲人來說,則是一種品牌角逐,在良性評價體系中你追我趕,共同進步。要知道,現在已經有餐飲老板表示要組團去考察這50家餐廳了呢。

    路漫漫其修遠。明年的榜單,再來看看誰還堅挺著?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 視覺|阿部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小白開店攻略|16年餐飲路利潤去哪兒了

    第二家店超級店長制必栽的5個坑

    高手的5段位決戰20平2017生存法則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53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21日 03:29
    下一篇 2017年2月21日 08: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