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國龍首談西貝“裁判制”:如何讓1萬名員工持續高效?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1166

    餐飲業最能“折騰”的老板,估計就是賈國龍了。

    最初,他“折騰”品牌。現在,他又來“折騰”組織力了。

    如何讓1萬名員工持續高效地工作,西貝嘗試了門股權“六四分”、“分利不分紅”避免高管吃閑飯……

    但是,賈國龍覺得這樣還不夠,他又借鑒體育賽場的玩法,引入了“裁判制”。

    經過半年多運行,他在巡店時非常開心,因為他感覺這3000萬“花值了!”

    餐飲老板內參 |王新磊發于北京

    1

    把門店變賽場,員工變運動員

    有一天,西貝賈國龍跟海底撈張勇聊天。賈國龍對張勇說:“你這個東西(組織力),我看明白,但我做不到。你這套我學不來,我得搞我那一套,你是踢足球的,我就打排球,另辟一個新的‘體育項目’。”

    當時,西貝正進入快速擴張期。2015年開了50家店,2016年開了60多家店。

    體育賽場的“裁判員制度”帶給西貝靈感

    “我就想,這么多人,怎么讓人不懈怠?我覺得體育競賽,其實就特公道。為什么運動員在場上永遠那么熱情,第一他是在比賽,第二裁判約束他不能犯規。”

    結果,賈國龍就把體育賽場的“裁判員制度”引入到了西貝。

    引入裁判員制度之初,賈國龍就有一個表述:希望考核機制從以結果為導向,轉向以過程為導向。

    2015年底,西貝開始小規模嘗試。從總部向各個門店派出“裁判”(相當于管理人員下基層),以“巡視”的方式進行考核。一個裁判員“裁”四個店。

    一試,門店反饋“制度好,密度不夠”。

    因為裁判員一個月裁看一次就決定了門店的考核結果,門店覺得“不公平”。

    后來又改為兩個店一個裁判,還是不行。

    最后,賈國龍一拍板,“全覆蓋,一個店一個裁判”。

    內參君
    什么樣的員工可以成為“裁判員”?

    賈國龍
    店長、服務部經理、廚師長必須擁有裁判資格證才能成為“裁判員”,基本上每一個店有10%的人有成為裁判的資格。
    內參君
    裁判員是一個定崗嗎?
    賈國龍
    “裁判員”是一個輪值的崗位。這個月是裁判員,下個月就又回到門店里成為運動員了。以西貝目前龐大的裁判員“人才庫”來說,一年能輪上一次就是很幸運的。

    2

    真實是“裁判”的高壓線,誰碰誰死

    為了公平、公正,“裁判員”超然于門店,吃住一切費用,全由總部支付。

    但在現實執行中,他們發現,裁判最大的問題就是作假。一旦有裁判作假而受不到懲罰,就會導致整個裁判員制度的“不公正”,甚至引發更壞的結果。

    西貝莜面村四季度裁判員在各自店中

    所以,“‘真實’就是高壓線,誰碰誰死。對于做假,只要發現一次,紅牌除名。”

    “除名”不是不能當裁判員,而是開除出西貝。賈國龍說,目前,西貝有300多名員工任職過“裁判員”,已經被開除了五名。

    因此,“真實”成為西貝企業文化中“六親不認”的“高壓線”。

    裁判的作用,如何體現在企業獎罰設計里呢?

    賈國龍說,主要是牌照,“換開店牌照”。

    “一個A+等于兩個A,四個A就能換一張開店牌照。一個新店按六四分成,等于開店40%的利益是他們的,所以他們就積極地掙牌照來開店。越好的店,換的牌照越多;管得不好,那你就永遠換不到牌照,就開不了店。”

    其實,對于競爭中的弱者,西貝的文化中是非常“寬容”的。

    “你的成績不好沒關系,只要找到差距,所有人都能幫你提升,讓你從50分變成60分、70分,包括裁判也會去幫你。實在補不上來,那就不適合做運動員,可以換到其他崗位。”

    賈國龍是一個不怕犯錯誤的人,你可以認錯、改錯,唯一不能被容忍的就是作假。

    賈國龍和很多同行交流,有一個共識就是:如果你的企業文化不是建立在“真實”這個基礎上,這個事情做不好。

    內參君
    因為裁判制,有沒有請走級別比較高的,然后大家都會覺得這個人走得太可惜了?最高的到了什么層次?

    賈國龍
    現在裁判最高就是店長,裁判沒有高職級的。現在被清的裁判員有五名。

    內參君
    用人之際,您不可惜這些人才?

    賈國龍
    人被高壓線電死了,還能復活嗎?這是底線。你走了之后,在外面做為朋友我可以幫你,但回來是不可能的。

    3

    變相培訓,“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

    現在,裁判員由“巡視”變成了“駐店”,同時裁判員的選拔下沉到門店優秀員工。

    2016年4月8日,第二季度西貝莜面村裁判員特訓營隆重開營。在服務系統裁判長張麗麗、廚部系統裁判長劉世武兩位裁判長的帶領下,來自各分部推薦、工作在一線的157名學員開始了為期8天的培訓課程。

    第四天,賈國龍“專程”到裁判員特訓營定調:“賽場機制的管理體系在企業界一定是開創先河的,機制一定要有堅實的企業文化做為托底,才能讓‘運動員’在賽場喜悅地賽下去。”

    最終,經過激烈的考核,來自服務部的70名裁判員和廚部的35名裁判員榮耀持證上崗。

    常駐的“裁判員”,他的職責就是在各個地方前前后后巡視,包括犄角旮旯,都要檢查。

    西貝“裁判員”工作分享

    同時,還要跟顧客互動,收集反饋意見。“裁判員”的工作量很大,每季度要訪問不少于1000個客人。

    賈國龍在接受《餐飲老板內參》專訪時說,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種裁判員制度,也是變相的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度。

    “‘裁判員’本身在門店就是運動員,他被人裁判過。現在他又被抽出來去裁判別人。做過一次裁判員之后,他回到崗位上,更會當運動員。”

    內參君
    海底撈你學不會,西貝這個別人能學嗎?

    賈國龍
    系統是長出來的,不是直接買回來的。“裁判制”是建立在西貝“真實”的企業文化基礎上的。沒有了“真實”,裁判員制度也就沒有了意思。如果你的組織文化不是建立在“真實”上,就別玩這一套,玩完之后更麻煩。

    4

    一年多支出3000萬,賈國龍認為很值

    賈國龍給西貝設定的目標非常遠大——開遍全球,“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

    奔著這個愿景,西貝這些年不停地“折騰”。從品牌、產品,再到組織力和商業模式,每一次折騰都能為西貝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而這一次,為西貝的快速發展“保駕護航”的顯然就是“裁判制”。

    2016年,西貝新開了63家店,實現了快速擴張。但是,在口味、環境、服務這些重要指標上,始終穩定在較好的水平。在大眾點評上就可以看到,消費者對西貝的滿意度普遍給予高分評價。

    這讓賈國龍頗為滿意。

    當然,這也讓西貝付出了不少代價,比如這個裁判制,老賈這一拍板,西貝2016年的費用多支出了3000萬。

    裁判都是高職級的,還有吃住亂七八糟的費用,一個月可能就一萬塊錢。西貝有200個店,一個月就是200萬,一年就2000多萬。“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租場地,有專門的人來培訓。基本上一年多花個3000萬了。”

    內參君
    你有沒有評測這項決策帶來的效益呢?

    賈國龍
    對一家年銷售30多億的企業,拿出3000萬,相當于1%用在監督,提高品質和服務,那也合算,我能接受。
    內參君
    現在看來,西貝的組織力是不是明顯提升了?
    賈國龍
    其實餐飲最終競爭的是組織力。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尚冉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簋街拆了|麥當勞“賣身”|內部工作手冊

    升級logo|老板當網紅|10種老板病

    預測2017|干餐飲前后|西貝緊急調整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73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月12日 02:05
    下一篇 2017年1月12日 08: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