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錢有學問,這可能是你沒接觸過的融資方式……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5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沃頓商學院這樣講融資的重要性:“you spend money, then you earn money”,即要先投錢然后才能掙錢。

    在美國讀書工作的中國年輕人發現:“實習時,那些最拼命的美國人往往是貸了很多款上大學的人,他們畢業要還款,一定要找到工作,所以實習時拼命表現。”

    你要投錢,可是你還不掙錢,沒錢,怎么辦?你要借錢,這就是融資。
    到哪里借錢?為什么要借給你錢?借的錢怎么定價?這就是金融的基本問題。
    對于餐飲行業,融資的原理也大同小異,但選擇什么樣的融資工具和融資渠道則很有門道。

    ?作者 秦朔

    01

    能把錢借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試試去銀行借錢?如果你有房子抵押、收入證明和一大堆各種證明,那沒問題。否則很難借到錢。銀行主要服務有規模的大企業,大企業的信用來自財務報表、抵押、擔保等等。

    小企業很難從銀行借到錢

    向親戚朋友借錢?世間最怕就是借這種錢!借不借,還不還,都是事,弄不好就傷感情。

    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出現了一股P2P熱潮。之所以熱,一定是因為它能夠切中市場需求的痛點。

    有人缺錢,缺短錢、小錢、急錢,也沒有什么可以用于抵押的資產;有人有富余的錢。缺錢的人因為急,需要很快的流動性支持,所以愿意承擔更高的利率。有閑錢的人愿意借出,因為有更高回報。

    兩者之間需要搭建一個平臺,就是P2P。可是P2P這個聽起來很美的神話很快消失了。原因很簡單,風險控制不了,借錢的人還不了錢。

    要是只有少數借款者還不了,整個P2P平臺還能想辦法解決,要是太多的人不還錢,損失遠遠超過平臺的資本金,那還能怎樣?有人就跑路了。

    所以我們看到,能把錢借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經常講“融資難,融資貴”,批評現有金融體系存在的金融壓抑。

    但事實上,“還錢難”也是一個大問題。很多人借錢不是為了滿足合理的融資需要,就是為了不還錢,也就是欺詐。他們把怎么能借到錢當成賺錢模式了。

    由于P2P的亂局,監管部門正在進行整頓,各種類金融企業的注冊都停止了。

    現在我們回到融資的根本:既要幫助真正需要錢的人很便利地借到錢,也要幫助愿意借錢的人有效地防范風險,并獲得應有的風險補償,也就是更高一些、高到合理程度的利息。究竟該怎么辦?

    不久前,在深圳,我考察了飛貸金融科技公司(下稱“飛貸”),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也很有效的做法。在這里和對普惠金融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分享。

    飛貸的產品是一款隨借隨還的手機APP貸款,無抵押,也無需見面,能在3分鐘內完成,最高借款額度是30萬。

    02

    有一種“P2P”讓你直接與金融機構接觸

    無抵押不見面,3分鐘就可以借給你30萬,聽起來是不是很好玩,有點玩錢的味道?

    “飛貸”借款還款快速便捷

    我在和飛貸的總裁曾旭暉見面前先下載試用了一下,得到的貸款額度是30萬。最高等級。可是,曾旭暉本人被拒了。

    他為了研發產品,看到一個貸款APP就下載,就體驗,借個幾百塊錢。介紹我去飛貸采訪的是藍獅子公司的一位高管,他也當場試驗,也被拒了,因為他買了幾套房子,每個月的還款額很大,負債率高。

    這說明了什么?飛貸對于借款者有很強的“攔截功能”,甚至可能會誤傷。但通過的人,歷史信用良好。

    飛貸成功的關鍵是將長期積累的風控能力做成了技術模型。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之難。

    首先,要根據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行為數據進行篩選,排除欺詐風險和信用風險。這里有很多細節,比如注冊時,不僅要拿身份證掃描,還要進行人臉識別,有好幾個動作。

    人臉識別總共是200個識別點,比如說鼻尖到眼角是一個三角形,無論年輕還是變老一點,甚至做一些稍許的整容,這些輪廓之間的函數不會變的。所有這些都為了保證是你本人注冊。

    其次,在你注冊的時候,飛貸會根據你的歷史信用數據進行校驗。有央行的征信數據,它是所有銀行的數據匯總。

    在這一點上,中國的數據甚至比美國完整,因為美國有一些金融機構基于自身原因不向監管者提供客戶數據。還有公安部門的數據包括你有沒有犯罪記錄。

    還有根據你的授權,飛貸從你的手機上讀取的數據。還有和外部的一些機構形成聯盟交換的數據。通過這樣的數據,你是一個什么樣的借款人,歷史上是怎么借錢、還錢、交易的,就有了初步判斷。

    然后才是決策模型,根據你的情況和請求來判斷要不要給你貸款,給你怎樣的額度和利率。這個決策過程還會根據你的信用程度進行排序,信用高的人利率就低。

    說說不復雜,但真的不是誰都能做好的。飛貸到目前為止運轉得非常良性,在我看來有三個原因:

    一是懂金融。飛貸董事長唐俠、總裁曾旭暉以及很多高管都在銀行工作過多年,唐俠有差不多30年的信貸經驗。他們知道風險控制的核心元素是什么,特別是如何防欺詐。

    二是有豐富的線下的小額貸款經驗,對于小規模借款者的行為非常了解。飛貸的前身“中興小貸”是一家小貸公司,2010年開始運作,2012年在小貸公司下面成立了一個金融服務公司。

    這個牌照是深圳特區特批的。通過金融服務公司,在全國開設分支機構(因為小貸有地域限制。金融服務公司以服務外包的面貌出現,做銀行的服務外包,叫“助貸”。就是由金服公司和小貸公司,全流程地去“外包”銀行的小微信貸。

    全流程是指從產品設計到獲客、風險篩查、預審批、貸后管理,只有放貸這一個環節是銀行做。

    中興小貸規模最大的時候,在線下有幾十個分公司,近千名營銷員。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120億的貸款,對于各個地方的各種類型的借款人的行為,有了最真實的感受和經驗。

    “飛貸”有獨特的模式

    也是在“助貸”過程中,飛貸形成了獨特的模式。和P2P公司不同,飛貸不是自己去向公眾募集資金,再借給貸款人,而是和銀行、信托、證券等機構合作,使用它們的資金發放貸款,相當于是金融機構向個人和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外包服務者”。

    所有貸款合同是金融機構和借款人之間簽署,同時飛貸也和借款人簽署一份服務合同,收取服務費用。兩者加在一起的年綜合利率為18%到24%。

    那么銀行為什么愿意讓飛貸來當“外包者”呢?第一,銀行想做這部分零售生意,他們看起來是“次優借貸人”(和大企業相比),但可以溢價收到更高的利息;

    第二,飛貸有專業的風控能力,愿意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兜底”。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承諾,沒有風控的金剛鉆是不敢攬這種瓷器活的。當然,銀行也可以選擇飛貸不兜底,這樣銀行可以有更高的利潤分享比例,但是相應也有風險。

    三是,通過移動互聯網能夠更好地積累數據,運用數據,不斷優化對借款人的識別,進而提高放貸效率。

    中興飛貸在2013、2014年的時候,已經有不菲的利潤,但是唐俠的團隊發現,線下擴張一定是有瓶頸的,而且成本很高。與其到將來再調整,不如痛下決心,盡快遷移到移動互聯網上。

    移動端是不可抗拒的大趨勢。所以他們迅速從線下向線上轉型。移動互聯網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進行大數據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優化原有的決策模型。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最關鍵、最重要、最相關的數據是什么。數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用就好。這樣也能夠幫助借款人注冊合適的信息即可,而不是要注冊更多的信息,從而讓借款人能夠更快注冊,更方便注冊。

    一旦建立起真正的風控能力,對客戶來說反而覺得方便。風控能力不過關,才要客戶提供這個那個資料,又會影響客戶體驗。

    03

    風控無止境,可以細化到如下程度

    我在飛貸參觀采訪了一個上午。我很希望通過采訪了解一下,中國人的信用到底怎么樣?我的預設是:中國人比較講信用,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違約。

    飛貸總裁曾旭暉向我介紹了一些定量的觀察結果:有40%的客戶喜歡用30天隨借隨還的產品;超過40%的客人選擇24期分期還款;經過訪談發現大量選擇這種短期借貸的是做生意的人,主要用途是周轉。

    選擇24期分期還款的人為什么這么多?因為他是打工者,用完這筆錢后不確定能不能馬上還錢,但他有穩定的受薪收入,所以可以分期來還。

    “基于流動性不足借款,基于收入現金流還款”,這是我在飛貸得出的一個結論,我由此感受到,為什么就業對一個國家來說如此重要?因為有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預期,就敢消費,也敢做點小生意,需要的時候敢借錢。

    “飛貸”首席戰略官孟慶豐

    這就是市場的需要。銀行做不了可以隨時調整還款計劃的靈活貸款,它的風控系統不支持。

    飛貸呢,隨你選擇,24期,分分鐘也可以調成6期、12期,手指頭改一改就好了。客戶會傾向于先拉長還款期,這樣每個月的還款壓力小,但有錢的時候會提前還款,或者把期限改短一些。

    當曾旭暉向我描述客戶行為時,說實話,我很感動。我仿佛看到了在中國的幾乎每個角落,那些農民工、小微企業主、受薪階層,他們需要借錢,真的需要,而且一旦有能力就還錢。他們的命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中國經濟的命運。

    我真心希望,隨著信用的建立,隨著更多像飛貸這樣的金融科技產品的發展,他們在借錢時能夠越借越便宜。

    曾旭暉說,中國人的信用總體上不錯,如果平均來說,整體的社會違約概率應該不會超過10%。但是如果這10%的人、包括很多有欺詐特征的人集中起來找你借錢,那風險就是100%。

    在中國的一些城市,“信用造假”已經成為一個行業,流水線作業。你要什么圖章都有,你要什么行業的證明都有,貿易類好批就蓋貿易類的章,建材類好批就蓋建材的章。

    包裝盛行,連國務院的公章都能給你找出來。更不用說什么身份證、營業收入記錄,甚至支付寶賬號、借唄、花唄、微信號,再加實名的手機卡和銀行卡,幾百塊錢一套。

    這種產業很盛行。“如果我們的鏈條籬笆有一個縫,有人知道你的漏洞,你的控制系統瞬間就被破解。所以,反欺詐要用最快的速度去反應,攔截掉,否則就會讓你的堤壩潰掉。”

    這也是中國市場真實的一面。從中國有民間借貸起,就有所謂的“黑中介”,原來是在線下,通過包裝造假獲得貸款,再向借款人收取高額的手續費,靠這個活著。

    他們非常“專業”,現在又利用互聯網形成各種各樣的聯盟,彼此告知哪里開了一個信貸口子,怎么去攻擊它。“你要攻擊,行,交費,我教你,你不用自己再去琢磨了,我告訴你技術,怎么套現,怎么擴大信用,怎么貸到更多的錢。”

    這是飛貸面臨的現實挑戰。正常來說,中國人是可以信任的。但是,急功近利、沒有底線的騙錢產業畢竟隱藏在那里,并且隨時在找你的漏洞進行攻擊。

    04

    提高風控能力是一個永遠的過程

    當我仔細了解了飛貸的風控情況后,我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P2P公司都出了問題。不是公司不努力,而是在現實的信用環境和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下,他們無法把握好風控。只懂互聯網不懂金融,沒有實踐經驗,很難沖破重重泥潭。

    飛貸的風控和技術能力,就是要保證自己不被蒙蔽,不被攻擊。曾旭暉介紹說,比如一個人號稱他是北京人,但是我會發現,他所有IP的軌跡都跟北京沒關聯,那我就會給他一個可疑標記。不是說馬上拒掉他,但對他的評判有影響。

    還有設備指紋,“你登錄的時候,這臺設備硬件的所有部分的代碼,都被抓取了,用一個算法加密,形成你跟這個設備之間唯一對應的一個串碼,別的人破不了。這里面有大量的細節和knowhow。”

    還有銀行卡,“當你輸入卡號,我就能判斷這是哪家銀行的。你點擊一個提交之后大概兩三秒,就知道這張卡是否驗證過:身份證、銀行卡是不是有效?現在的狀態有沒有被凍結?有沒有被掛失、有沒有被列為睡眠卡?

    這些步驟都在一定程度地攔截了那些欺詐,因為現在要去銀行開一張卡,不是本人,很難開到。除非你是去搞黑產業,去網上買。

    網上有一種黑產業叫卡頭,就是跟銀行內部勾結,批量制卡,你給我一堆名單,我給你制一堆卡出來,但被打擊得很狠。這種卡的價格原來100塊,現在要1000塊,越來越不容易,國家在不斷打擊。”

    “飛貸3.0”發布會現場

    唐俠和曾旭暉在銀行工作過多年。銀行做征信,從征信報告中拿出來的征信規則不過三五條,多則十來條,而現在飛貸有300多條。

    比如“饑渴度評分”規則。它看一個人有幾張信用卡,辦理的時間是近還是遠,平均使用額度以及近幾個月來使用頂峰離申請時間有多近。

    如果一個人一個月辦了很多信用卡,然后使用率透支率很高,峰值和申請貸款的時間期限很短,說明這個人現在“渴望錢渴得要死,很缺錢”,很缺錢的顧客不一定是壞的,但有可能他現在陷入到一些事件中去,那就要再去看他能不能通得過反欺詐的模型,看他其他的征信行為,最后決定能不能給他貸款。

    飛貸現在能夠把客戶切成很細很細的60多個群組,每個群組的定價不一樣。客戶切層,分級額度定價。比如給你30萬額度,但你有兩期沒還,我就把你“關掉”。還了,我會把你額度調低,價格調上去。

    “每啟動一條規則,對生意都有影響。如果規則全開,可能就沒生意做了,客戶干光了,所以我們要經常換規則。欺詐分子在外面看你,比如他猜到新開一張信用卡六個月內客戶不可以申請貸款,他測出來,那我們馬上要換一個規則,六個月我就改成七或者八,或者用‘第二張信用卡開卡的日期不能短于三個月’這個規則替換原來的規則。有點像貓捉老鼠,但一刻也不能懈怠。”

    外部環境并不太平,不過在飛貸的管理層看來,真正的挑戰還在自身,在于“運營配稱”的挑戰——“我們不斷問自己,應該做什么生意?應該聚焦什么?我們的核心能力是在借貸中間環節上,創造出一種能力,也許是來自于經驗,也許是來自于科技,總之要非常努力地,持續去創造和強化這種能力。

    我們不要花時間去搞資金經營,也不要花時間去特別做大額的產品,就是盯住次優級的這種客戶,做信用類貸款,圍繞這個定位來做。”

    唐俠說,飛貸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之所以成功,秘密在于對顧客的理解,這種理解是多少年經驗的積累,但永遠都不能滿足,而要繼續去挖掘。只有更好地理解用戶,才能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科技手段,創造出好的用戶體驗。

    來源:秦朔朋友圈

    戳我,大家都在看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100平日流水1.5萬小店轉型之痛o2o下半場

    餐飲業新商機大數據咋用定位的6個誤區

    90后餐館倒閉記|餐飲業下半場寫字樓開店

    開店臨界點|搟面工年薪30萬|華與華談定位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556.html

    (0)
    上一篇 2016年9月8日 00:00
    下一篇 2016年9月8日 08: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