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伙做餐飲,我卻坐了牢

    文丨新餐飲洞察 陳雪嬌

    合伙干餐飲是一件想象中挺美好,現實中卻一地雞毛的事,幾乎等同于自殺,只是有的快點,有的慢點罷了。

    下面有4個合伙干餐飲的真實故事,如果你是主人公,會怎樣應對?

    “兄弟變仇人,我還進了監獄”

    幾年前,金先生和老婆開了一個主打白領快餐的外賣檔口。

    精力有限,邀請3個老同學合伙

    適逢外賣市場風口,供不應求,自己和老婆2個人實在是精力有限。

    他想把自己的3個老同學拉過來一起合伙,快速復制品牌和模式,擴大規模。仨人一聽能賺錢,都拍著胸脯表示:“自己兄弟,沒問題。”于是4人簽署了合伙協議,金先生占大頭40%,其他三人分別占20%。

    憑著金先生之前積累的運營經驗和各種資源,一開始生意不錯,3個老同學也肯賣力幫忙,短時間內開出好幾家分店。

    金先生擺了慶功宴,把賺到的錢,按照之前的約定分給3個人。

    掙了錢,3個合伙人卻各懷心思

    有些事情就像男女談戀愛一樣,是可以翻轉的。分到錢后的3個人從心底產生了分歧:

    老王是最老實的一個,始終踏踏實實跟著金先生干,想著接下來如何再多開幾家店,再多分點錢。

    老李抱怨自己貢獻不小,得到的卻太少。“憑什么我沒日沒夜守著新店,而金先生只是每天晃一圈,他卻拿大頭。”

    經過幾個月的實戰,加上自己對開店流程、運營技巧以及上游供應商逐漸熟悉,老李逐漸萌生把其他人踢掉,自己當老大的念頭。

    于是他通過各種形式對外宣稱,自己是這個店的創始人,并且在外面私自以品牌所有人的身份,又陸續開了好幾家店,獨享利潤。

    另外一個同學老張心里也有著自己的算盤:一面繼續和金先生保持合作,一面低調地在外面模仿金先生的模式和套路,悶聲單干了一個自己的新品牌。

    在錢的誘惑下,兄弟變敵人

    最終,金先生發現了老李和老張的行為。他憤怒無比,和老李拍桌子理論,甚至大打出手,老李重傷住進醫院,而金先生也因此蹲了半個月拘留所。

    故事至此并未完結。

    出獄后,金先生決定與老李的官司一打到底。幾經周折,金先生雖贏了官司,卻也大傷元氣。

    曾經的朋友永遠地倒下了,未來的敵人卻永遠樹立了起來。

    接下來,他不得不向外界澄清一些事實,不斷提防昔日老同學如今死對頭老李的“報復”與“突襲”。

    對于老張另起爐灶,金先生也是又氣又恨。讓他退出,怕他與老李結成團伙與自己為敵;留下的話,又怕他繼續“抄襲”自己的核心技術。身邊的“不定時炸彈”讓他兩難中無法取舍……

    “說好一起干,賠了你卻退出”

    老劉是大連市服裝業的大佬。在服裝業順風順水慣了,步入中年的他總想折騰點什么。

    “要不就餐飲吧。”一次聚餐席間,他提議開餐廳,“信得過我老劉的,就入股,大家有錢一起賺。”

    和9個生意伙伴,跨界做餐飲

    服裝上下游的9個生意伙伴自然信得過他,“人家出手動輒就是上億的生意”。于是,在老劉牽頭下,10個人每人各出10萬,股權平分。

    合同的事誰也沒好意思提,一個有錢同賺的生意就這么愉快地開始了。

    老劉選定了大連市區一處人流如潮的商圈。

    各個都當甩手掌柜,餐廳虧本要退出

    簡單裝修后,餐廳開業。但是,大家手上各有各的事情,無人專門打理,于是一致同意雇傭有經驗的店長負責餐廳整體經營。

    說是店長,其實更是閱人無數的人精,沒多久就明白了:10個老板都是“甩手掌柜”,而且沒人懂行。

    餐飲不同于其他生意,需要實打實的守店經營,老板不親自壓陣,店面基本要垮掉。

    果不其然,一段時間過后,店里虧得一塌糊涂。“大家都是商場上的大佬,店虧了以后怎么做人?”10個人一商量,老劉牽的頭,就由他全權負責經營管理。

    在傳統北方人的心目中,股東是不能拿工資的,干活可以,但錢萬萬不能動。作為北方人的老劉知道這個道理。

    菜品、營銷、模式、管理,服務全都重新學起,幾個月下來,老劉人憔悴了不少,進店的顧客依舊寥寥,餐廳一片凄涼慘淡。

    一天,一位合伙人終于忍不住說:餐廳既然不賺錢,那我就不干了!此言一出,9個人都想逃。“把10萬塊錢還給我,店歸你,我不干了。”

    掏腰包90萬,給合伙人退資

    老劉有苦難言,最終他下定決心,“錢一分不少還給你們”。幾天后,他自掏腰包把90萬給了9個人。

    “以后還有合作機會!”一個合伙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咧了咧嘴,終究還沒能笑出來。

    “本想蹭他名氣,可賠錢他抬腿就走”

    王大師是廣州市鼎鼎有名的大廚,手下徒弟上千。通過熟人介紹,有數年餐飲經驗的小董結識了他。

    與名廚合伙做餐飲

    小董想著,大師有名氣,跟他合伙開餐廳會順利得多。

    小董腦子靈光,他不但成功說服了大師和他合伙,還與大師簽署了合伙協議,兩人各出50萬,股權五五分,就這樣在廣州市開了2家店面。

    對于王大師,開店即投資,派了手下幾個徒弟“輔助”小董做菜。菜品做出來,小董覺得不太好吃,但又不好說什么。

    兩三個月后,兩家店的經營高下立現:一家店選址好,客流不斷;而另一家顧客寥寥,下滑厲害。

    生意不好,大師就要退出

    小董想要嘗試新的營銷手段 “盤活”店面,于是找大師商量,大師則很果斷:“你把這個店的錢(50萬)退給我,我不干了。”

    小董有點懵,但大師的意思堅決。半晌后,小董問:“那另一個店呢?” “另一個現在還賺錢,先這樣吧。”

    顧及情面,不敢“算賬”

    小董心灰意冷,他發現協議雖然簽了,但自己撕不下臉來“算賬”。他的顧慮很多,“大師有上千徒弟,無論是身份地位和他都不對等;何況另一家店還在合伙,現在‘算賬’時間點也不合適。”

    這件事后,小董常常一個人療傷,發誓“以后再也不合伙了。”

    “退出不是本意,為的是更好地繼續!”

    老江和兩個合伙人做了個小吃品牌,生意非常火,一年后即開放代理加盟模式,門店擴張至全國。老江股權多,其余兩個人相對少。

    業績大幅下滑,關店率高達30%

    在幾年前的一次金融危機影響下,他們的門店銷售額大幅下滑,關店率高達30%。老江心生恐慌,合伙人也開始不信任他,矛盾爆發,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情緒襲來的時候,人似乎一點辦法也沒有。一次和股東大吵過后,老江說“我不干了,誰有本事誰來干。”說完這話,老江似乎有一種“解脫”,但他并不甘心。

    創始人主動退出,給自己充電

    “不干”并非他的本意,他向合伙人解釋:要不我出來幾年,否則企業很難往前走。” 出來后的老江去商學院學習。

    期間,老江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開放的視野與獨立思考使他清楚的看到自己正面臨的困境,如何選擇,他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學成歸來,改革增收

    一年后,老江重回公司,他大刀闊斧從客戶定位、門店形象、菜單設計、智能系統等方面依次做了調整,幾個月后,訂單量持續提升。

    ”打勝仗永遠是提高凝聚力最有效的武器。“不過,他也清楚地知道:

    一旦企業出問題,難說又是一次糾紛升級或者致命打擊。

    合伙開餐廳必須清楚的5個問題

    合伙干餐飲是不推薦的,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必須要合伙開餐飲,那以下幾點可以參考下:

    1,合伙的目的是什么?僅僅是缺錢還是缺人缺資源?合伙更多的是資源的整合;

    2,分工要明確,誰是絕對的老大,其他人可以發表意見,但決定權應該只有一人;

    3,如何出資,如何分錢更要詳細說清楚,各自分成的比例,支付時間等;

    4,把可以設想遇到問題時,處理的原則和方法都盡可能略都羅列出來;

    5,對于退出的方式也要提前在大家開誠布公地談好,怎么結算,怎么支付等。

    以上內容都要詳細地白紙黑字的寫到合伙協議里,別怕煩或不好意思,開始打好基礎,后期會輕松不少。

    小結

    窩里耗一直是餐飲的大忌,很多不錯的餐飲項目,就是自己把自己搞死的。

    合伙干餐飲,是件風險巨大、回報未知的事,且行且珍惜!

    關于合伙人,你有哪些想說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發表你的觀點。

    (以上所有故事均為真實發生的事件,感謝劉克、金鵬提供案例素材。文章來源新餐飲洞察,內容略有刪改)

    -END-

    主編丨陳青 編輯丨馬聰

    相關閱讀:

    《肯德基新開多家50平茶飲店,快餐也要“餐+飲”?》

    《“失控”的料理包,正在摧毀餐飲行業!》

    《“水餃皇后”逝世,一顆水餃賣60億,堪比老干媽!》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959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17日 21:17
    下一篇 2019年2月17日 21:3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