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989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2014年,一股空前的火鍋熱曾席卷全國,如今,類似的情景正在“潮汕牛肉火鍋”這個品類里激情上演。
這次流行颶風從汕頭而起,在上海陡然升級,如今席卷全國。僅上海就有1000多家店;北京,一家店從中午1點排隊到夜晚還不散場……
?餐飲老板內參 王建萍 發自北京
|案例|
41天開一家潮汕牛肉火鍋店
▼
今年五一前后,黃門老灶火鍋的老板艾潔在朋友的推薦下,去北京昌平的八合里海記牛肉體驗了潮汕牛肉火鍋,和從早到晚排隊的盛況之后,決定趕一趕這個風口,開一家潮汕牛肉火鍋。
△
牛肉火鍋如雨后春筍
當周的周末,艾潔約上一個美食家朋友小寬同去汕頭尋源。在當地美食家張新民先生的帶領下非常密集地吃了兩天牛肉火鍋。轉而又去上海吃了兩天,觀察品類發跡路上的差異變化。
回京之后,把自己原本的一家店重新設計裝修,找高人取名“革鼎”,找到北京市最好的供應商,從14歲開始切牛肉的切肉師傅,6月上旬,革鼎潮汕牛肉火鍋對外試營業。
|現狀|
全國至少4000家店,切肉師工資翻了4番
▼
潮汕牛肉火鍋,餐飲圈里又一場流行的颶風從汕頭而起,在上海陡然升級,瘋狂席卷全國。
各名號的潮汕火鍋店瘋長如野草,有的店面甚至在一夜之間改頭換面,從原本的“魚頭泡餅”或“重慶火鍋”變成“潮汕牛肉火鍋”。
△
“一天只賣一頭牛”是潮汕牛肉火鍋的賣點
一位業內人士說,保守估計,僅上海的潮汕牛肉火鍋就有1000多家;廣東至少1000家,江浙一帶1000多家,連麻辣火鍋的大本營川渝地區也已進入潮汕牛肉火鍋品類入侵期,加上其他地方,全國的潮汕牛肉火鍋不下4000家。
這樣的一家火鍋店,開在一線城市約需要200萬元,二三線城市在100萬左右。這樣算來,全國至少400億資金看上了潮汕牛肉火鍋。
大眾點評不完全數據顯示,北京第一家店汕頭八合里海記牛肉店1月7號試營業以來,已有近30家陸續開業,仍有近10家店顯示即將開業。
由于潮汕牛肉火鍋很講究切肉技術,因此潮汕的切肉師傅隨著火鍋走向全國,同時工資飛漲數倍,從原本6千元左右長到2.5萬。(潮汕的切肉師傅從不單獨出馬,一個火鍋店的明檔廚房里一般需要2個切肉師傅,以團隊捆綁談價錢,如何分配由其內部自定。)
同時品牌營銷一再突破低價,在風潮入侵川渝時,有一家潮汕牛肉火鍋曾打出3.8折的開店最低價,更有甚者,放出“當天免費吃牛肉”的無底線大招……
|分析|
瘋狂的兩個原因
▼
“一天一頭牛”的噱頭下,潮汕牛肉火鍋至少包括3個內容:
而這些,新鮮和健康,稀少性和技術性,專業度和成就感,可能是吃一頭牛帶給他們的前所未有的新鮮感,讓普通食客自我感覺變成專業吃貨。
開了20多家重慶火鍋和2家潮汕牛肉火鍋的艾潔坦言:“說實話,潮汕牛肉火鍋要比重慶麻辣火鍋簡單。主要食材只需要一頭牛,湯底也用牛骨熬制,食材簡單所以很容易把控。”
△
潮汕牛肉火鍋的食材比較簡單
因為涮品種類主要是牛肉,牛肉飽腹感比較強,而且湯底是清湯,并不像麻辣湯底刺激胃口,所以潮汕牛肉火鍋的翻臺會比較快。
“潮汕牛肉火鍋的翻一臺需要40分鐘左右,而麻辣火鍋一般需要一兩個小時。”快速翻臺意味著提高翻臺率。
因為簡單性,決定其具有快速復制性。君不見,一兩年時間,全國的潮汕牛肉火鍋店已是成千上萬家。
|危機|
基因決定的另一面
▼
新鮮感“來易來,去易去”
風起風停是自然規律,新鮮感來了去了同樣是必然事件。我們已經目睹過許多餐飲單品從火爆一時到門前冷落。許多時候顧客趕的是這個風潮,而不是產品本身。
單一性使“牛”市變“熊”
簡單性帶來可復制性,同時意味著各家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一旦顧客的新鮮感過去,大量同質化的產品很可能帶來一大片倒閉潮。因此如何在風潮中打造差異化,塑造品牌,是風口中的品牌們該考慮的長遠之計。
|提醒|
風口中做品牌:優質,低價是關鍵
▼
雖然是個風口,但不是是豬都能飛起來,革鼎之所以能做好,完全依托于其背后的20多家黃門老灶火鍋和幾百人的團隊。
△
“一天一頭牛”給食客足夠新鮮感
為了保證所有提供給顧客的產品都是最優質的,就必然會造成一些略有欠缺產品的浪費;一頭牛被切分后必然剩下的邊角料也并不是小數目。
如果一頭牛在當天賣不出去第二天就不能售賣,雖然有的供應商會把當天賣不出去的牛肉回收,再賣給對要求不太高的商家,但中間的差價損失可能也并不少。
這些損失對于一般的小門店來說,可能會是一個巨大的隱患。而對于革鼎來說,其背后20多家黃門能夠輕松消化,所以,才能夠打出“優質,低價”的風口品牌戰略。
“要以全北京最低的價格提供全北京最優質的產品,并且趁著風口快速開店,搶占市場。”是革鼎在目前的風口下要做的事,同時提前在產品差異化塑造上做實驗,在風潮逐漸退去時,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市場上打造差異化產品。
所以,艾潔認為:現在正是風口,潮汕牛肉火鍋大量復制,雖然在各地開店可能會有小的改良,但都在盡可能做得正宗。各品牌能在產品差異性上發揮的空間并不大,就必須要在優質,低價上做品牌。
這個邏輯,就好比外婆家,綠茶等一幫杭幫菜品牌都以高性價比和中低價格占領市場,其他后起之秀惟見局面之艱。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王石賣紅燒肉|餐飲混搭這么玩|激活員工的絕招
嘲笑麥肯|大佬透出的風向|凈雅被討薪
“神奇”的粥|城市營銷|小肥羊爆發了
大娘水餃遭甩賣|喜家德開店秘訣|眾籌新玩法
統籌:劉曉紅|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