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77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如果說餓了么是震中,那么央視3.15晚會的曝光在外賣行業引發的余震,還遠未結束。
對于外賣平臺和商家來說,洗牌或許才剛剛開始。
?餐飲老板內參 王建萍 發于北京
商戶:接到平臺的通知
▼
昨天,在一個微信餐飲群里,大家討論最熱烈的就是餓了么事件及其連鎖反應。
(以下截圖均為真實,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從這段討論里,你能看到商戶們的幾種表情:疑慮(搞什么?平臺又要出什么招?)、欣喜(負面新聞也能爆單!)、淚奔(有證也躺槍好無辜)、惆悵(辦證難啊辦證難)……那誰和誰誰誰,真該聽聽商戶們的心聲。
平臺:美團反應迅速,百度行動超前
▼
昨日,餓了么創始人兼CEO張旭豪發內部信承認,在食品安全管理上,餓了么確實存在失職之處。對于曝光的問題,餓了么尋求更完善的方式和方法解決,且“要快!要堅決!要見效果!”
截至昨日下午5時,在內參君所在的一個餐飲群里,有商家反映,“餓了么”平臺上,有些有證商家被下線,而一些小城市的無證商家還沒被下線。
在餓了么的公關和整改行動被眾目睽睽緊盯時,美團在3.15當晚迅速下線了一大批無證商家。同時給線上有證商家打電話,“餐品要提前調整庫存”,提示做好次日爆單的準備。
▲餓了么中招,其競爭對手反應迅速
而百度外賣至少在去年10月份就開始全國范圍內下線違規餐廳。一位曾經的無證外賣餐廳的老板周先生說,他正是在去年10月被百度外賣關門,從此轉行。
關于百度外賣超前下線違規餐廳的事實,和是否會在3.15之后加強審查力度,內參君昨日致信百度公關部,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應。
據各外賣平臺商家反映:各外賣平臺簽約商家時,都積極推薦商家與平臺獨家簽約,商家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補貼力度或排名靠前等優勢資源,而即使是獨家簽約的商家,平臺也并未要求證件齊全。
餐飲人7分支持2分質疑1分委屈
▼
— 聲音1—
互聯網餐飲想要長遠發展
必須走向正規化
首先,這是好事,網絡訂餐形成規模,互聯網餐飲已經不是符號,長遠來看正規化是趨勢,千億級甚至萬億級的民生市場不會一直游走在政府治理邊緣;其次,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事情就可以干,這一規則長期以來應用于餐飲市場,外賣有沒有食品流通許可?全部租售實際上有辦理門檻高,監管困難各種因素,既然不能一棒子打死,那就需要一定時間;最后,從業者若想長遠發展,最好開始正規化。
赫暢曾在2015年國家會議中心的餐飲O2O產業聯盟大會上,談到外賣餐飲經營問題的解決辦法:食藥監會在餐飲許可證之外另外發放外賣許可證,這是一種監管辦法,也會是一個門檻,和堂食一樣,個體戶會消失,公司化運營會逐漸成為主力。
— 聲音2—
對外賣辦證的困難
和行業體制機制不成熟表示疑慮
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專業做外賣的要辦證就得按餐館辦,整個座椅板凳,感覺像飯店,來審查的給幾千塊就能辦,如果沒有堂食,就是加工,加工更難辦證。
外賣有問題是飯店的問題,飯店有問題是中國食品安全的問題,中國食品安全并不是因為有了外送軟件才有的問題。外送就類似快遞,你快遞盒子里裝的東西,快遞員監管力度有限,如果沒有監管去解決,10家餐廳8家都是地溝油,你讓餓了么怎么辦,他是只是其中一個外送鏈,難道要他行使政府職能嗎?
— 聲音3—
開門做生意,誰想做得臟亂差?
現在這種臟亂差的店很少有,他們只不過是抓典型而已,大家做生意,誰愿意把自己的店整成那樣,都是個別現象。
統籌:張琳娟|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中歐餐+創新營細節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