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深度定位品牌過程中,這四個觀點不能忽略!

    這是星探挖掘的第12期內容,感謝關注“hgxgc007”。
    作者|張藝婷
    編輯|星探
    來源|火鍋星觀察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品牌浪潮來襲,如何做出品牌成了每個企業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圍繞品牌中的產品、選址、目標客群等一系列定位,都需要遵循固有的行業或經營規律,究竟哪些是定位過程中需要糾正的價值觀?哪些是幫助消費者認知品牌的正確途徑?
    星探通過兩家火鍋企業案例,進行四點認知上的解讀。
    在探討品牌如何定位和突圍的概念中,星探發掘了兩家企業作為案例。
    案例一:熊喵來了臺灣麻辣火鍋
    經營時間:半年
    經營地點:沈陽
    品牌特色:臺灣麻辣鍋
    選擇經營火鍋的原因:想要做全國性的品牌,火鍋品類較為容易實現。
    案例二:靚健回轉自助小火鍋
    經營時間:6年
    經營地點:北京
    品牌特色:主張售賣冷鮮肉的低價自助小火鍋
    選擇經營火鍋的原因:年輕學生喜歡,本著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想要解決食材根本。
    品類競爭決定品牌競爭
    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來看,一個品牌對顧客存在三點價值:一是節約顧客的選擇時間,在有無品牌的品類中往往都會選擇有品牌的企業;二是會讓顧客有面子和成就感;三是降低了顧客的選擇風險。
    熊喵來了萌火鍋的吳洪濤說:“有品類才有品牌,品牌是為了占領人的心智空間,降低選擇風險,若要品牌競爭不激烈,必須先是品類競爭不激烈。”
    品牌一定是基于品類而存在的,黃太吉品牌選擇的煎餅,就屬于有品類無品牌,第一時間就占據了人們的心智,吃煎餅幾乎沒有第二個選擇。
    當人們有消費訴求時,他們往往第一時間想到品類,再根據品類在腦海中搜索品牌。
    比如今天吃什么?吃火鍋。那吃老北京火鍋還是四川火鍋?四川火鍋是吃海底撈還是巴奴?川味火鍋在這其中絕對是片品牌的紅海區。
    靚健和熊喵來了在打入火鍋品類之初,首先就要定位做哪一種火鍋。他們一個在當年選擇了形式區隔較大的回轉自助火鍋,一個則選擇了臺灣麻辣火鍋,紛紛避免了紅海區品牌的正面迎擊。
    消費者固有認知不能顛覆
    在做火鍋產品定位時,產品設計的核心一定是遵循差異化和性價比兩方面。
    熊喵來了在產品差異化上的表現主要來源于后廚,他們組建的臺灣產品研發團隊有20多名來自各品類的廚師,包括日料、西點、鐵板燒、意大利餐、泰國菜等等,各品類人員之間的碰撞造就了差異化產品。
    主要圍繞臺灣和日式做了兩條產品主線:一是區別于一般火鍋店的日式風格前菜,二是擺盤等產品的表現形式做了改變。比如魔芋滑做成了牛軋糖的形狀,壽司用魚滑蝦滑做成,水餃做成了五顏六色的糖果模樣,受到年輕人追捧。
    靚健今年也開始著重在差異化產品上下功夫,主要聚焦突破食材的門檻,比如售賣冷鮮肉。
    據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開始推廣冷鮮肉,我國雖然肉類產量在1990年就超過了美國,但絕大多數都為熱鮮肉和冷凍肉,冷鮮肉的比例極低。
    原因在于什么?冷鮮肉營養成分相對較高,但價格也偏高,消費者對高質量肉產品的消費意識還尚未形成。如果企業成本被抬高,利潤壓縮,消費者固有認知顛覆,勢必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
    消費者的部分認知需要培養,但根本認知卻要保留,否則與消費者認知背道而馳,只能是企業的自嗨經營。如何解決矛盾?這就涉及到下面的價格定位。
    “價格”低于“價值”才叫性價比
    最開始因為同品類品牌客單價定位在了25元,靚健則需要將價格圈在其上下浮動的區間內,最終定在29元人均。
    難道同質化的產品或品牌只能拼價格定位?其實品牌真正要做到的是價值定位。
    吳洪濤對于性價比給出了他自己的理解:“并非售價便宜就是性價比,而是要把價格做到低于價值。”
    “比如20塊錢成本的東西,做出40塊錢的價值賣50元,就沒有性價比;但如果把20塊錢成本的東西,做出80塊錢的價值賣60元,就有性價比。”

    如果產品的自身價值沒有提升,不存在差異性,那么也只能拼價格,而無法拼價值。

    熊喵來了通過對沈陽火鍋市場的調研,發現70-80元之間的價位幾乎屬于真空區,在這樣的價格定位下,不僅可以分流上下部分人均55-65的彤德萊和90-120元鼎匯豐的人流,其利潤空間也可支撐店面開到全國。
    這樣的夾縫生存,避免了和其他火鍋在價格競爭上的正面沖突。
    對抗性定位幫助成功選址
    關于選址定位有三點因素非常重要:
    一是當地人對于區域的心理定位。如果他認為這是一個高端場所,你開一家低端門店一定不行,如果這是一個低端地區你開一家高端門店,也不見得能成功。
    店面選址如果單純通過測量人流的方法得出,得到的人流也很可能不是目標客群。
    吳洪濤說:“我認為正確的選址定位是你的目標顧客在哪里,你就要開在哪里。熊喵來了第一家所在的沈陽大悅城就看重了“沈陽潮人聚集地”這一標簽。”
    二是廣告招牌能見度。合理分布的廣告位置和數量,可以解決位置偏僻人流稀少的弊端。
    熊喵來了因為前期沒有品牌,在商場的位置雖然較偏,但通過店招、商場廣告位和停車場廣告位這三處有效吸引了客流。
    經過測算下來,廣告位投資一年3萬6,平均下來每天投資100元,如果每天可以再增加3個客人,就能滿足廣告費的費用,并且對品牌的宣傳推廣也起到了效果。
    三是大品牌的品牌見證。何為品牌見證?靚健在沒有品牌時曾把分店開在呷哺旁邊,總共開設的6家門店中三家都與其為友好鄰居。兩個品牌看似均為小火鍋,但形式不同,定位也不同。
    在這種“形似神不似”的品牌旁,其實恰恰直接運用顧客熟知的東西,吸引了顧客的注意,這就是所謂的品牌見證,靚健品牌無意中暗合了這樣的原理,采用對抗定位的行銷策略讓他們收益不小。
    靚健品牌張恩瑜說:“做品牌要用競爭的思維,而非競賽思維。競爭思維是長遠的動態思維,而競賽思維則會片面看問題。
    END
    本文為[火鍋星觀察]原創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連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0149.html

    (0)
    上一篇 2016年3月16日 23:04
    下一篇 2016年3月17日 07:5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