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19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2015,全國性的創業年,平均每分鐘就會誕生7家公司。 然而,有多少新生,幾乎就有多少覆滅,有多少播種,幾乎就有多少收割。大面積的開開開也必然伴隨相當數量的關關關。 面對必然的生生死死,有人一葉障目,嬉笑“成王敗寇”;有人卻能看到本質,在失敗中汲取營養:創業意味著冒險,冒險的不確定給你的可能是巴掌,也可能是蜜糖。蜜糖有三種,賺錢的,值錢的,既賺錢又值錢的。甜度幾何,不一而足。 所以,不要輕易嘲笑失敗的創業者。否則,你就成了狹隘的老漁夫,在嘲笑并不以捕魚為目標的哥倫布。
餐飲行業是一個傳承了千年的行業,流派各異,氣象萬千。
2015年,受創業環境變化的驅動,餐飲成為創業者的流量洼地。
受項目本身發展軌跡、傳播規律的影響,映入眼簾的更是以餐飲O2O項目居多,死亡地帶也多集中于此。
近兩年部分餐飲創業項目倒閉名單
固然“奇葩處處開”,但判斷標準依然是成王敗寇。面對必然的生生死死,一般的論點都是,餐飲畢竟還是生意,不掙錢靠奶娘,都是耍流氓。
賺錢與否依然是餐飲創業的第一標準嗎?
以下是知名自媒體作者宗寧(萬能的大熊)對創業價值的思考:
賺錢的叫老板,不賺錢的叫創業者
這本來是個世界難題,但是放到我這里,就一下子解決了,目前來說,賺錢的叫老板,不賺錢的叫創業者。
所以,如果你是想創業,那就別去想賺錢的事情,如果你是想賺錢,那么也別把自己當成一個創業者,你就是一個生意人。
有些人說,那為什么有些創業者成了富豪啊?那是因為金錢只是創業成功的附加值。
|創業類型1|
賠錢但值錢
未來的潛力股
為什么創業不賺錢呢?非常簡單,創業是為社會提供一個更好的產品或者服務,所以必然其成本要高于社會同類企業的成本,但又要保證價格和業內相差不能太大,必然是要虧掉利潤甚至本錢的。
隨著產品和服務的逐漸占領市場,邊際成本開始逐漸下降,最后占領市場,開始出現利潤,甚至出現壟斷利潤。
所以你會發現,互聯網企業,不管融了多少資,真正上岸能夠每年賺很多錢的,還是首推BAT,其他估值什么的都靠邊站,都是糊弄人的。這才叫創業成功。至于上市,只是資本的成功,因為可以退出了,當然,有的慢了還退不出來。
|創業類型2|
賺錢但不值錢
聲勢大于陣勢
所以如果你沒有辦法或者能力創造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只是在行業內提供類似的產品和服務的話,那么其實你只是在做一個生意。
那么做生意的評判標準就簡單很多,你賺到錢了,就是成功,你沒賺到錢,那就是失敗。
失敗一般也就放棄了,沒有死撐的必要。但是如果創業賠錢了,大部分還是盡可能的死撐,希望能夠撐到邊際成本下降,達到可以盈利的那一天。
|創業類型3|
值錢但不賺錢
釣得了眼下卻勾不住未來
當然,有些人已經很成功了,但是還不賺錢,那就還是在犧牲利潤來換取增速,希望可以發展的更快。這是一個鐵律,賣的貴又好的,在國內還是屈指可數。一般價格區間和總體銷量都是成正比關系的。
這可以解釋為什么有些企業總是賠錢還越做越大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其實賺錢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最終能占領多大的市場。
而好的企業家會把虧損控制在一個比較合理的范疇之內,比如10%,這樣他以后提價10%或者再多一點,就會打平到賺錢。
努力賺錢的小商販沒有資格嘲笑一個失敗的創業者
之所以把這些事情厘清楚,是因為最近發生了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比如一幫在努力賺錢的小商販,嘲笑一個創業者失敗了。大概意思是,我們都賺錢了,雖然不多,但是比你賠錢還是強多了,這其實是很無聊的。
大概意思是嘲笑哥倫布說,你看你出海那么遠都沒找到什么東西,我們雖然沒有大船但是我們撈了很多魚啊。
這種事情呢,很容易讓人氣死,因為二到無法反駁,又不能直接說SB什么的顯得沒素質,然后在中文有限的詞匯中,你又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
|時間成本|
頂層的營銷,PK的是花錢效率
用金錢和時間賽跑聽過嗎?
一般說來,普通人比較容易忽略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叫時間成本,另一件事情就是層次成本。前者的意思大概是,如果有個投資需要花錢,但我沒有,那我其實是可以花時間彌補的。
比如說微博我充值70萬紅包,可以迅速漲100萬粉絲,你沒有這70萬,可以靠不斷的發內容運營來積累粉絲,運氣的話,可能五六年也差不多。這70萬就是這五年的時間成本,當然,由于時間是不可逆的,時機又是稍縱即逝的,所以這個時間成本可能遠高于此。
所以結果是如果我投資七十萬,可以迅速在一年內實現千萬營收,而你則有可能十年才能實現。所以免費的才是最貴的,賺錢是小事,時間一去就不回頭了。所以真正頂層的營銷,pk的都是花錢效率。
|層次成本|
不同層次的問題很難去跨層次理解
不在同一頻道,談何理解溝通
層次成本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之前講過的兩個樵夫砍柴的故事,他們在討論皇帝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其中一個說,皇帝大概是用金斧頭砍柴吧。
所以,人的成就無法超越自己的思維格局,很多時候,不同層次的問題很難去跨層次理解。
為什么同樣評價一件事情,有人可以成名成KOL,有人寫了無數也是白搭呢?坦白說,理解對了的,就一般能成名,因為你可以打動這個層次的人。瞎扯淡的,基本寫多少篇都是廢的。
當我把這些內容都梳理清楚后,不管你是創業的,還是要賺錢的,都可以去參考一下自己的行為和位置,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然后按照對的規律去操作。不要糾結在是不是付費,是不是抱團之類無聊的事情上。
來源:萬能的大熊(新浪微博)
統籌:劉曉紅|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申請大食貸請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