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牛堂“抖包袱”:張天一要把牛肉粉玩成“羅輯思維”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11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互聯網餐飲鼻祖皇太吉推出“黃單”與百度外賣親密合作,雕爺牛腩在京東“東家”上線消費板股權融資時吃下第一個融資項目,叫個鴨子也在鎖定外賣路線后各種跨界玩,極致服務……

    當這些互聯網餐飲新秀們“喧鬧”時,你可能也不禁想問,備受關注的“社群餐飲第一品牌”伏牛堂,2015年都干了些啥?今年又準備干些啥?

    別急,內參君約訪了伏牛堂創始人、“霸蠻社”社長張天一,這就來跟你分享。

    ? 餐飲老板內參 王巧愛 發于北京

    “蟄伏”一年,伏牛堂賣了一碗很不一樣的粉

    伏牛堂,也開始在線上賣粉了——包袱牛肉粉,一份可以向全國快遞的牛肉粉。保質期120天,到貨后只需要7分鐘,你可以半參與它的制作,最終吃到和店內一樣的味道。

    創始人張天一將其視為“伏牛堂過去一年的答卷”。

    包袱牛肉粉


    2015年12月28日,伏牛堂召開了一場線上發布會,將這款牛肉粉和伏牛堂本身,輸送給了美國等8個海外國家。

    與此同時,伏牛堂正在籌備拓展海外市場。據稱,2016年,他們要將這一碗故土風味推向全球8個國家的華人朋友圈,眼下,他們正在申請出口資質。

    另外,據張天一介紹,最近,伏牛堂完成了由分享投資投資零頭,豐厚資本和北京大學創業營現代服務業基金跟投的1700萬元A+輪融資。張天一說這是伏牛堂第四次獲得投資,他們賣出了歷史上“最值錢”的一碗湖南牛肉粉。

    不過,在內參君看來,值得說的,還是這碗粉和社群的結合。

    為了這碗首款快遞米粉,伏牛堂專門發起了“京東萬人快閃眾籌”,號召社群用戶的支持。據稱,在霸蠻社粉絲的幫助下,它在京東眾籌下籌集到了50萬元資金。

    張天一告訴內參君,這是由2萬人支持的一次業務嘗試,而且創下了一個京東眾籌的記錄:“參與人數最多的食品眾籌”。

    有意思的點恰好在這里,伏牛堂依靠自己的社群流量,完成了一個項目的冷啟動,而且帶來了經濟效益,且看下文。

    深化社群運營:從文化價值輸出到社群經濟

    伏牛堂開打社群牌


    A先說伏牛堂傳統的社群文化價值輸出:

    很明顯,伏牛堂之前一直看重,并且以此定位和被貼標簽的,就是“社群餐飲第一品牌”。而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霸蠻社一直做的,主要還是價值理念輸出。

    為此,他們做了并且準備繼續做很多事情:

    1
    2015年8月,用一周時間,沒花一分錢,舉辦了“微信50萬人”發布會;
    2
    伏牛堂利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發布了30多篇近30萬文字;
    3
    張天一本人,也堅持寫了100多期文章,將伏牛堂打造成了一個自媒體屬性平臺;
    4
    拓展社群,伏牛堂開展校園社群計劃,走進高校,和有興趣于創業的青年學生們一起“牛肉粉創業”;
    5
    2015年12月28日,向世界8個國家做了線上發布會,向他們輸出伏牛堂和霸蠻社。

    B社群經濟的轉變和體現:

    當很多人不理解伏牛堂到底在做什么時,霸蠻社的運作,已經開始為伏牛堂帶去了可視的經濟價值。

    賣貨的本質,考驗的是你對用戶的把握程度


    張天一認為,傳統餐飲業核心能力是造貨,就是制造。但眼下市場競爭很激烈,其實是說供給過剩,因此應該轉向賣貨。

    而伏牛堂基于自己的社群,可以提供一個用戶轉化渠道,更便捷有效的開展很多活動,比如:

    1
    轉化為業務和業績:例如,伏牛堂一直堅持的“三流地段”選址策略和外送在業務中占比較高,這本身就是品牌通過經營社群獲得流量的體現,節約了經濟成本。節流也是創收;
    2
    成為品牌合作基礎:利用伏牛堂的渠道和入口屬性,與一大批電影、優步、三只松鼠等異業品牌合作,幫他們進入年輕人群體,而伏牛堂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開發一些特定的產品,既可完成資源置換,相互導流,又有可視的經濟創收;
    3
    成為平臺交換基礎:如上文提到的京東眾籌,就是品牌流量獲取平臺流量的一種體現。

    不過,這一年的運營,也讓伏牛堂獲得最大的認知:社群的意義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和連接頻率;絕對的失控或許也無法完成一個品牌社群的涅槃。

    因此,伏牛堂放緩了社群人數的擴大,甚至清除了近10萬的不活躍用戶,花了更多的精力去做社群用戶的篩選和社群內容的運營。

    2016:求穩,做條大河里不亂擺尾巴的小魚

    展望2016年 ,伏牛堂將仍然圍繞三個詞:粉、辣、社群。

    從伏牛堂出生到現在,張天一覺得很多東西他不能具體化,包括要開多少家店,以及把伏牛堂做成什么樣子。但他覺得,這一切都不可能離開造就它的大環境和大時代。

    做大時代下的一條魚


    在這段時間的成長和沉淀后,張天一認為:他們只是時代這條大河里面的一條小魚,應該順著河流走,而且,不能亂擺尾巴。

    這體現在張天一的“求穩”法則上——不“作大死”,只要活著,總有機會出牌,“如果說伏牛堂對業內有責任和貢獻的話,那它活下來,就是最大的貢獻”。

    而面對一群飽賦“理想主義”和“情懷”,又幾乎沒有社會經驗的團隊,怎樣在這個時代和環境中適應、生存和發展,不僅受外界關注,對伏牛堂本身也是大考驗,而且,在可能擴展至三五百人時,如何還能保證這個團隊初創時的價值和精神,也是接下來他們要面臨的挑戰。

    基于團隊更強的精神需求和凝聚力,張天一稱,他也還在摸索怎樣優化團隊管理,包括對員工的福利以及利益的分配機制。

    統籌:劉曉紅|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申請大食貸請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020.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月12日 03:36
    下一篇 2016年1月12日 13:3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