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錯了:海底撈真正的恐怖之處并非服務!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76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不追求高度管控,不追求整齊劃一,在軀體上備足接口,保持隨時連接升級的可能性,甚至主動失控。這是我最近觀察到的海底撈。

    與服務相比,我認為:海底撈的可怕之處在這里。

    一年前,我寫過一篇名為《海底撈正在淪為一家二流公司?》的文章,那篇文章里,我表達了對海底撈的擔憂,而這一次,我想給他點個贊。

    ? 餐飲老板內參 譚野 發于北京

    最近一段海底撈在做什么?

    1、在深圳開賣廣式早茶,推出椰子雞鍋。

    2、在全國范圍同時邀請知名設計師,設計風格迥異的概念餐廳。

    3、成立科技公司、研發手游、設計并輸出餐廳O2O系統。

    4、結親IT互聯網行業、投資樂視手機,入股口碑網。

    這一個個新舉措不是步步遞進,而是多線程同步推動。

    很多人質疑:海底撈越來越浮躁,越來越不專注。

    而我看到的卻是另一面。

    海底撈開始變得“不專注”?

    如果海底撈奉行的品類等式是:海底撈=火鍋。那這些質疑貌似成立。

    但等式變成:海底撈=餐廳,上述質疑就立馬被推翻了。

    拓展非正餐時段的營收,對于一家餐廳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嘗試罷了。必勝客推出早餐,肯德基推出下午茶,很多餐廳在夏季晚上推出大排檔,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海底撈為什么不能推廣式早茶?

    而引入本土化的新品,更是屢見不鮮,肯德基頗受歡迎的油條和粥,就是明證。湘菜餐廳開到杭州,甚至會增加一些杭幫菜品,也是常見的。海底撈為什么不能退椰子雞?

    可是“海底撈=餐廳”這個品類等式,也仍是無法阻止海底撈的。

    海底撈做餐飲供應鏈公司,做餐飲O2O軟件研發,分明已經在做餐飲產業鏈的布局。

    可是還是不夠。海底撈投資了樂視手機,甚至從中撮合360和樂視進行合作,最近更是和外婆家和西貝,聯手投資了口碑網。

    海底撈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動作背后,業內質疑聲四起。“浮躁”、“不專注”的標簽開始被貼在海底撈的臉上。

    一個砌磚工人的專注,不應是工作20年后:他依舊在砌磚。

    他一旦變成包工頭或大型建筑商,就被斥為不專注,這難道不是超級搞笑的邏輯嗎?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的角色也是在不斷進化的,以“嬰兒-學生-職場菜鳥-商業精英”這條路徑來看,進化是由年齡、能力、資源、人脈、平臺等多要素的共同作用決定。一個成長中的企業也是如此。

    從一點出發,到多點成線,進而多線成網,這是無數商業機構的普適性演化路徑。

    在我看來,很多人對專注的理解是狹隘的,如果專注變成了守舊、重復、原地踏步的同義詞,那我想任何有追求的企業都會拒絕專注,因為不進化,就會被慣性馴化。

    在減法成為政治性正確的時代,真正的經營者應該知道: 這個世界還有加法和乘法。定位、匠心、專注、做減法,這些時髦性詞匯不應霸占全部道德空間。

    不應拿褚時健的專注褚橙,來否定海爾張瑞敏的全線出擊和組織再造。

    失控才是海底撈的恐怖之處!

    領跑型企業是孤獨的。

    因為,跟隨者可以專注地盯著領跑者的一舉一動,而領跑者眼里得盯著前面復雜變幻的路況。

    以海底撈的極致服務為例,這可能是其歷時數年形成一套體系,但跟隨者們只需幾天的考察,就能山寨個七七八八。

    雖然社會一度驚呼:人類再也阻擋不了海底撈了。但我認為海底撈的恐怖之處不是服務。

    是什么?是其掌門人張勇不斷升級的心智模式,是其已經呈現出來的“主動失控”。

    老子曰:無為而治。我的一個老師曾經說正確的斷句應為:無,為而治。

    無,意味這個世界沒有絕對正確的真理、規則、秩序,為而治,是隨心走,隨勢流,不固化,不自縛。

    海底撈可以不被品類等式限定,跨越火鍋、餐廳、餐飲綜合服務商等諸多標簽,成為一個“無印”型公司。

    張勇在一次采訪時曾表示:我害怕突然被互聯網行業革命了。

    而他選擇的應對是: 成立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大佬打成一片,進而投資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行業的氣質是:主動失控,主動挑起變化,自我顛覆。

    張勇現在的種種舉動已經頗具互聯網氣質。

    海底撈推出自己的第二個品牌U鼎冒菜時,張勇竟然不怎么知情。所以相信,這一次海底撈在甚至推出廣式早茶和椰子雞,其很可能就無從聽說。

    在賦能取代管理成為大勢的今天,讓狙擊手決定開槍時機,讓清潔工決定掃把規格,或許才是正途。

    在連鎖餐廳里,門店的標準化是基礎要求。很長時間里,我們看到的快餐廳、火鍋店們都長著千篇一律的臉。

    而海底撈主動發起了變化,他們邀請了全國多個新銳設計師,在不同城市設計了一批風格各異的概念餐廳。這些餐廳與現有的海底撈主流店面根本不想親兄弟。不過海底撈并不孤單,KFC在中國也已開始一個品牌三種店面模式,N種裝修風格。

    在一個大眾萎縮,小眾崛起,圈層化日趨加速的今天,時裝化的店面形象,或許才更符合當下的受眾審美。

    不追求高度管控,不追求整齊劃一,在軀體上備足接口,保持隨時連接升級的可能性,甚至主動失控。這是我最近觀察到的海底撈。

    再極致的服務也可以克隆,因為那只是動作和細節。

    而主動失控則是一種勇氣和哲學,無形之物,最難描摹。

    相關閱讀:

    海底撈竟成互聯網企業紅娘:撮合樂視和360“在一起”!

    海底撈施琦:舊手段玩兒膩了,新服務讓你嗨到爆

    海底撈“插手”樂視,其實是在下一盤大棋?

    統籌:劉曉紅

    編輯:閆太然

    視覺:陳曉月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402.html

    (0)
    上一篇 2015年11月24日 03:58
    下一篇 2015年11月24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