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615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分析
幾乎每一個投資人在問創業者時,都會問一句話 “目標用戶的痛點是什么?”
“痛點”是個好東西,但凡是好東西,就容易被抄襲,被濫用。我們聽見許多人逢人便說痛點,用痛點來裝點門面,然而大家真的了解痛點嗎?
痛點的本質,是用戶的剛性需求,是未被滿足的剛性需求。
投資人為什么喜歡問這句話?
因為他們想要創業者想清楚:自己能給用戶帶來什么價值,能滿足用戶哪些最強烈的剛性需求。
那么什么是未被滿足的需求,和最強烈的剛性需求?
我們以月餅的前世今生為例子,解釋什么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如何滿足需求。
1. 有沒有未被滿足的需求?
未被滿足的需求,是同行業目前沒有人解決的,但是用戶依然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藍海,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藍海,也不是每一個“藍海”都是真的藍海。
例子:
中華民族泱泱數千年歷史,民俗文化浩瀚如煙,然而中秋節卻不是從來就有的。既然中秋節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月餅當然也是如此。看起來,好像中秋節吃月餅,是一個剛性很強的需求,但實際上,這個需求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那第一個發明出月餅的人,則就是硬生生地在一個空白的領域人造了一個需求。
雖然吃美食的需求一直都有,但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空間里,用特定的方式滿足美食需求,這就是需求的再發明,因為他是第一個發明月餅來滿足這個需求的,那他就占有絕對的市場壟斷地位,因為這個東西原來都不曾有過,這便是發現剛需的第一個要點,發現剛需,就是發現藍海。是在需求萌芽之前就看到了趨勢,從而引領、甚至創造這個需求。
2. 能不能更便宜?
你能不能把滿足用戶需求的成本壓低,能不能提供更便宜的產品和服務,甚至,能不能提供免費的產品?
例子:
每到中秋,全家團圓,必定要吃月餅。月餅被發明出來以后,對月餅的需求便一直傳承了下來。
需求一直都有,但為什么有的月餅賣得快,有的月餅卻賣得慢?需求是永恒的,但滿足需求的產品卻在不停地變。由于競爭的存在,有的賣家由于有更好的供貨渠道,有好的工藝技術,他的月餅和別的家同樣的好吃,但卻更便宜,所以他的月餅一定賣得更快,這便是發現剛需的第二點,便宜,永遠伴隨著剛需。
3. 能不能提升獲取速度?
你能不能把滿足用戶需求的效率提高,提高效率,意味著為客戶節省時間,提升了用戶體驗,提升效率也意味著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更多,降低了成本。另外,用戶最討厭的是復雜。
互聯網用戶體驗三要訣:別讓我想,別讓我等,別讓我煩。排名第一位的,就是別讓我想,人們討厭學習,討厭復雜的東西(當然,極客、發燒友除外)。
例子:
可是,有的廚師生產月餅總是很慢,一個模子烤一個,人們都在排著隊等。而另一個廚師把技術改進了,或者把流程改變了,人們不再等那么久就能吃到月餅,這個廚師的月餅就賣地更多,這便是發現剛需的第三點,快速,也永遠伴隨著剛需。
4. 能不能滿足品質更高的需求?
你能不能把滿足用戶需求的品質提高,說白了,就是你能不能大幅度提高產品的用戶體驗。
例子:
假設月餅行當競爭非常激烈,技術的改進很快就到了一個高原區,廚師們做月餅的速度、品質逐漸趨同,價格也基本一致。此時,便宜和快速難以再有突破,便要在此基礎上做文章,你的產品夠不夠好,你有沒有對你的顧客微笑。這是發現剛需的第四點,用戶體驗,雖不剛需,卻也將逐漸剛化。
總結
縱觀幾種發現剛需的關鍵點,都在于需求滿足的數量、效率和品質。從幸福經濟學的角度看,人性一直在追求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盡可能好的需求滿足體驗,換句話說,人總是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最多的幸福體驗。
想通了這一點,產品的邏輯就通了,一個企業的價值感和意義感便也由此而生發出來。
來源:思達派
編輯:內參小然君
徐銘宏
武漢常青麥香園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