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583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頭條
談到小吃,大家會想到什么?肉夾饃、煎餅果子、雞蛋灌餅、米粉?早餐、路邊攤、破舊三輪車還是收錢找錢后制作一人完成的大媽?好吧,這些依然存在,但是另一種小吃“形象”正在崛起。
從當初的口味、飽腹需求,小吃已經發展出賣相、健康、服務、便捷,甚至炫耀的需求。為了迎合他們,優秀的小吃店做了下面這些事:
一、站上街頭最好位置,丟掉推車叫賣
小吃店的選址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由于規模小,各方面成本容易把控,人氣是其選址的優先標準,良好的承租能力也讓新一代小吃站上街頭最好的位置。有從業者編出小吃店選址繞口令:“十字路口占前三;丁字路口選一端;千萬別進死胡同;單邊商業要慎重;隔離帶、高臺階、最好開到商業街;學校、工廠、寫字樓,看看人流稠不稠。”
二、內部升級,從裝修到包裝都比照大牌
小吃從原來的站著吃、蹲著吃、走著吃,發展到在明亮整潔的餐廳坐著吃。桌椅板凳墻面被精心設計,突出小吃店主題;統一著裝,現代化的操作臺,給人清爽感覺;摒棄傳統白色塑料袋,用上特色包裝盒,或者還可能有免費wifi。讓顧客原本在麥當勞、肯德基產生的消費欲望,在這里同樣能夠發生。
三、產品意識、服務水平升級一個都沒少
體現在三個方面:
1、餐單設計更豐富,具備產品意識。現代小吃店不再是單品時代,配合主題的飲品及多樣的套餐形式是吸引客流和增加客單價的有效手段;
2、點餐結賬方式更現代化,有的不乏科技感。手機點餐、刷卡、微信、支付寶支付,這些先進手段首先在餐飲業中的小吃店普及開來,也許是試錯成本低,但也應該對小吃店的開放意識和勇氣鼓掌;
3、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較高。服務員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傳統餐飲行業服務人員,對服務意識理解得更通透。
四、“傳單”已LOW,營銷系統化不是事兒
營銷手段從原來的口碑傳播或者單頁宣傳,到現在各種團購、微博營銷、微信公眾號塑造品牌,甚至視頻、電影,形成了一整套的宣傳體系。有了統一的VI和宣傳口號,極強的品牌意識,努力給自己給消費畫像。
這一切是客戶訴求的改變迫使從業者拿出做高檔飯店的標準來做小吃,也是餐飲人自我意識的覺醒,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完成一個小吃店的崛起,小吃正在贏得其在餐飲行業中該有的地位和尊重。相信未來不再有“小吃”這個寬泛的定義,每一種美食都有其獨立的名號。
作者:岳飛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編輯:內參小根君
穆楊
宅食送聯合創始人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