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參會
1882期
今年的咖啡圈有點像個大戲園子,你方唱罷我登臺,新秀老將爭奇斗艷。有這么一個26歲的老將,下半年徐徐露了兩招。
它就是攜茶飲品牌“太茶”和精品咖啡品牌“Brew Bar”全新亮相的太平洋咖啡。讓我們來看看,太平洋咖啡在琢磨些什么?
◎ 餐飲老板內參 王菁
1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
試水的新品牌分別是什么樣子?
太茶——時尚風格,養生輔料
今年7月底,太平洋咖啡在全國門店統一推出了茶飲品牌——太茶。“太”除了取“太平洋咖啡”的“太”字以外,更多是代表著“極致”、“the greatest”的意思,含有“最有別樣的茶滋味”的寓意。
隨后的11月18日,太茶獨立店鋪迅速亮相上海,和我們熟悉的太平洋咖啡門店完全不同。
全店以素色為基調,墻面有柔光點綴,淡綠色的沙發座也是相當的ins風,當中還穿插了質感十足的金屬元素。
產品線也力圖跟太平洋咖啡以及市面上的新茶飲品牌拉開差距,太茶獨立店內的產品都是全新研發,均價二十出頭兒。
除了杯中鮮果份量大,太茶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拋棄了珍珠、椰果、布丁等茶飲主流輔料,選擇了小眾的銀耳。
門店搭配了各式軟歐包和點心,明顯體現出了進軍“輕食空間”的野心,外包裝上處處在突出“太小喵”的造型,和門店一起塑造了一個完整的“太茶”形象。
Brew Bar——低調奢華的專業品質
來到Brew Bar的吧臺前坐下時,內參君看到一名顧客進來后并不急著點單落座,而是沿著門店動線走了一圈,再到咖啡吧臺前細看,并向店員打聽,“你們的咖啡機多少錢一臺?店內一般備多少豆子,哪個品種用得最多?”
一聽這些問題,就知道是同行。自10月19日Brew Bar在北京國貿正式揭幕以來,不僅為顧客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精品咖啡空間,還成了咖啡師們的專業研討圣地。
為了滿足“嘴刁”的資深咖啡愛好者們,店內有許多“特別菜單”,比如,所有咖啡手調飲品均可選擇單一產地咖啡豆進行制作,讓顧客體驗最純粹的咖啡。
平日里,在太平洋咖啡咖啡師大賽(PCCBC)中獲獎的優秀咖啡師們會在這里展現自己精湛嫻熟的沖煮技藝,分享自己對于咖啡文化的理解。
同時,還會不定期邀請行業內的“咖啡大師”蒞臨到店,舉辦咖啡工坊。
11月2018年世界咖啡師大賽中國區選拔賽冠軍——朱金貴就到店坐鎮,為大家帶來充滿“冠軍”氣質的創意咖啡展示。
“Brew Bar是太平洋咖啡延伸出來的一個精品咖啡品牌,以極簡的風格和專業的技藝為懂得咖啡的人奉上一場咖啡的藝術。這里不僅可品嘗好咖啡,還有咖啡大師不定期交流分享會。這是一家咖藝劇院。”該負責人解釋道。
2
兩個新品牌,
各有自己的聰明之處
不可否認的是,在如今新茶飲和咖啡行業,想玩出新花樣真的越來越難了。
發展一向穩健的太平洋咖啡,此番動作也是典型的“謀定而后動”。
通盤洞察了這兩個行業的最新消費趨勢,太茶和Brew Bar雙雙給自己找到了有利路徑。
體現行業趨勢的新定位
太平洋咖啡品牌管理部總監簡欲靜表示“太平洋咖啡不是茶飲中的‘新人’,我們一直保持著對茶的追求與態度。”
“‘太茶’上市前,我們在管理層、企業內部員工、一線的伙伴、供應商、顧客以及同行業競品等多維度展開過市場調研。”
終于,在找到了“顏值、養生、好喝、有嚼勁”的幾個關鍵定位后,“太茶”這才面世。太平洋咖啡飲品拓展總監黎秀賢表示,太茶要做的是“輕養生”。
“太茶”系列產品使用了比較少見的搭配食材,比如無花果、銀耳,“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在要求口感的同時,又希望不要太‘長胖’,基于更健康的角度,我們選用了‘銀耳’作為飲品中的輔料。”
少見食材帶來的“稀缺感”給消費者一個嘗鮮的理由,而“養生”又是一個需要溫和傳播的賣點,這給了太茶持續的發展動力。
對于Brew Bar來說,“它集合了太平洋咖啡的眾多利好資源,是我們非常驕傲的作品,它的創建初心在于我們對于咖啡的深入了解,這一品牌的誕生源自‘化繁為簡’。”
“極簡”和“專業”是它的兩大定位。通過簡約的設計風格、搭配齊全的設備、匠心手工沖煮的精品咖啡,為消費者呈現一個回歸初心的咖啡世界,為鐘情品質生活的顧客訂制專屬香醇。
飲品界少有的信任背書
為品牌尋找有力的信任背書,在餐飲行業的品牌戰略中相當常見,而在新茶飲和咖啡當中成功的卻不多。
原因很簡單,這個行業跑得太快,大家忙著以各類新品和市場活動博人眼球,缺乏對供應鏈端的整合和傳播價值發掘。
而“太平洋咖啡系”的各個品牌,卻深諳信任背書的打法。
今年6月,太平洋咖啡宣布全國首家“Pacific Coffee Lounge”概念店落戶深圳深業上城,率先聯手瑞典燕麥飲品牌OATLY,在內地300多家門店中推出燕麥飲基底的咖啡產品,成為了乳糖不耐受癥人群及素食主義者的福音。
這一次,依托華潤的央企背景,太平洋咖啡牽手了同樣“國字頭”的中糧中茶,茶飲產品在新銳當中,立刻多了一種穩重的基因。
而在咖啡領域,太平洋的供應鏈和平臺資源也是不可小覷的,其咖啡原料和設備供應都有自己的獨家渠道。
因此,Brew Bar也是太平洋咖啡咖啡師大賽(PCCBC)獲獎咖啡師們的演藝舞臺和世界級咖啡大師的分享平臺。
3
穩健轉型的范本,
太平洋在這三年里都有哪些感悟?
2010年,借助華潤的收購,太平洋咖啡得以順利進入內地飲品市場,這個26歲的咖啡老將,始終維持著低調和穩健。
太平洋咖啡提煉了“中西方文化融合、充滿書卷氣”的主張,門店裝飾使用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蓮花燈、紅沙發等,具備了東西文化融合的意蘊。
全新子品牌雖然各有截然不同的視覺風格,卻仍能從理念當中找到這種穩重感。
PCC+Brew Bar+Luxe的“太平洋咖啡系”品牌金字塔的正在逐步形成,同時以“太茶”和“太平洋咖啡”的“兩條腿”站穩茶飲和咖啡市場。
即將開業的旗艦店“LUXE”將會深耕咖啡領域,“太平洋咖啡”做好基礎市場,而“太茶”展示了在新茶飲領域想象空間,而從全局上來看,太平洋發力輕食的意圖則非常明顯。
太平洋咖啡負責人和內參君一起梳理出了太茶在轉型關鍵期的思路,相信對于任何謀求跨領域發展和蛻變的餐飲品牌都會有啟發:
更加重視服務質量,太平洋咖啡在這三年間充分認識到,服務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更加明確研發順序,從消費者調研出發,按照市場需求來開發及升級品牌產品線; 加快子品牌的拓建,用茶飲和咖啡兩條腿走路,整體的品牌體系更加的完善和清晰; 更加重視專業團隊的培養,太平洋咖啡咖啡師大賽(PCCBC)的逐步發展,充分調動了內部咖啡師的比賽精神; 更加重視精品店的建設,不急于數量,在開店質量更下功夫; 對空間的理解更深入,讓太平洋咖啡各品牌打破了現有的消費場景,開啟了隨時隨地的飲品體驗。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王梅梅 視覺|劉凱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喜家德高德福|降價后利潤上升|日版星巴克進中國 年營收10億背后|專訪外婆家吳國平|呷哺賀光啟 味千拉面潘慰|外賣“小敗局”|3年賺4個億的秘密 首席勾搭官1:18689669219(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842356756(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