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過生死線,3年賺4個億,江邊城外動了什么絕招?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一起精進

    1867期

    他曾任江邊城外副總裁,通過9項改革3年時間盈利4個多億;擔任鄉村基高級顧問時,3個月將5個試點店凈利均提升5%;現在運營的蟹的岡田屋,單店每天盈利超10萬元。

    他就是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嘉賓,日本物語集團中國區首席戰略顧問盧南。如何讓餐廳半年掙到一年的錢,他說,秘訣在于精細化運營。


    ◎ 餐飲老板內參 王瑛

    盧南在餐飲業浸淫20多年了,經手的案例無數,最廣為人知的要數江邊城外。

    當時烤魚競爭白熱化,為了提高餐廳人效,他在江邊城外啟動了9項改革:

    1、點心外包。不但保證出品,還節省相應的人員、物料成本。

    2、引入了凈菜供應商。凈菜進價比蔬菜高的部分成本完全被節省的費用覆蓋。

    3、通過劃線排班將員工工作細化。在通崗的基礎上進行工作切換,炒料的師傅在用餐時段負責炒料,其他時段可以兼任配菜等工作。

    ……

    很快,江邊城外一家300平米的店,營業額不變,員工從40多人調整成22人。員工工資翻倍,人力成本卻降了3個點;原材料成本也降3-4個點,這省出來的都是純利潤。

    最終,江邊城外實現3年盈利4個多億。

    不過,現在盧南并不多提江邊城外,對于真正的管理專家來說,最好的案例永遠是當下和未來。

    1

    餐企怎么盈利?

    先從菜單開始改!

    2014年,盧南幫助重慶小天鵝設計菜單。小天鵝想做人均100+元價位的火鍋,盧南就開始細致研究市面上這個價位區間的火鍋品牌,小肥羊、豆撈坊、小輝哥、海底撈等。

    研究什么呢?研究菜品中心價位帶,次中心價、次高中心價,產品數、品類數。

    不光研究,還要多對比。比如小輝哥價位比小天鵝高,就要把自己中心價位帶的菜價整體往下移。

    又比如,發現26-36元之間的菜品,是餐廳消費群體點的最多的,那么這一價位帶的菜品就要做足。

    這是已知要做火鍋了,再優化菜單。那如果完全從頭開始,怎么設計菜單呢?

    盧南正在操作一家新海派菜,餐廳名叫十二弄,開業剛一個月,營業額90萬,點評分9.3,徐家匯排名第一。

    十二弄的老板是老餐飲人,有八九家中餐廳,開了十年,人均價位在60-70元。但上海人工貴,老顧客又接受不了漲價,必須轉型。

    光主打產品他們就糾結了2個多月。想過做魚,但賣小魚不合適,大魚顧客一條吃飽,沒其他的菜品利潤上不去,而且競爭不過賽道里其他品牌,放棄;鵝品類火,也想過嘗試,但鵝肉比較油膩,吃不多。

    再說鴿子,首先想到粵菜,比如唐宮的乳鴿就是招牌菜。于是盧南他們飛去考察廣州大鴿飯,待了10多天,吃了7家店。

    最后定下來,十二弄主菜是鴿子,擺盤創意參考北京拾久,客單價設定在130元,還要把性價比做出來。

    餐廳試營業,第一天營業額2000元,第二天2800元,第三天老板頂不住了,給盧南打電話問,定價太高了吧?今天來了四五桌客人,看過菜單就走了。

    盧南給老板打氣:那不是你的客戶,菜品絕對不貴。堅持把服務、品質做好,肯定行。

    堅持了半個月,十二弄開始每天營業過萬。一個月下來,店里面積200多平,26張桌子,營業額90萬。

    2

    怎么吸引顧客?

    千萬別打折,靠口碑把排名做起來!

    一般新店開業都會做點打折活動,但盧南強調:千萬別打折!

    新開店,最重要的是客人體驗。一打折,招攬那么多顧客,沒做好服務的準備,往往適得其反。

    運營上再怎么培訓,都不及實操來得好。即使把老員工放到新店,環境、動線一磨合,服務速度和質量就要降一半。

    所以,十二弄在開業時最多買一只鴿子(38元)送一只鴿子。

    不僅不招攬,盧南還會有意識地控制新店接待量。他在指導蟹的岡田屋開業時,一家300人的餐廳,第一天,只提供30人的接待量,第二天60人,慢慢加上去。

    這段試營業期很重要,餐廳管理者要好好觀察:店招是不是夠吸引?是不是每個服務人員都面帶微笑?店面是不是整潔干凈?是不是有異味?背景音樂是不是好聽……

    這些觀察缺一不可,因為不知道來餐廳消費的,哪些有潔癖,哪些對音樂有要求,哪些對味道敏感……要在有限的接待量上,做到讓每一個進店的消費者都滿意。

    在新店期,口碑尤為重要。盧南在操作薪火燒肉時,甚至提出:在前100條點評中,不能出現1個兩星的差評。

    在他看來,一家餐廳評分在9分以上,才是合格。消費者說好,才是好。

    為此,他們還會去餐廳暗訪,反反復復考驗服務員,結果反饋也要及時做調整。

    他運營的蟹的岡田屋,16家店,最老的店已經開了四年,但家家評分都是9分以上。

    盧南認為,哪怕消費者錯,也是我們的錯。消費者選擇到你家里來,就是認可。要求高要盡可能滿足,這是做服務的本質。不管消費者的初衷是什么,作為服務者,一定要讓消費者離開時是開心的。

    3

    沒照顧好顧客需求?

    因為員工沒法以主人身份來服務!

    難纏的顧客,盧南當然遇到過。

    比如岡田屋,會有客人要求送一些飲料等等。這是有概率的,可能一百桌客人,有一桌客人非常想占便宜。盧南的選擇是,那就給他占,免得他出去會說壞話,或是會有各種破壞。

    但這需要有個把控。很多時候,店長、經理才有權利打折或免費贈送飲料,店員沒法做這些服務。

    什么時候店員能有這權利?企業文化足夠強大,每個員工都是帶著愛和慈悲心工作,就不會亂用這個權利。

    在盧南看來,企業做不到這點,就是教育、培訓沒做到位。

    培訓要無時無刻不在。班前、班后的分享會,讓大家來提意見,讓員工從無知到有知,感覺到被重視,有參與感。

    同樣是送飲料這件小事,作為門店的員工要有判斷意識,在平時的案例、實操中成長。如果管理者很機械教條地去培訓,員工出來一定是機器人。

    作為管理者,就要把道理講明白了,才能讓員工有行動。

    沒有一個員工是不講道理的,無知才會犯錯。”盧南說。

    中國在職業教育中,往往沒有把自己的員工當主人翁。但這樣的話,當他不開心的時候,是沒法以主人的身份照顧好客人需求的。

    盧南有個信念:當你在別人之下,你要把自己當人看;當你在別人之上,你要把別人當人看

    也正因如此,他服務過的餐廳有很多來自基層的智慧。

    比如之前烤魚的擺盤不太美觀,沒法解決,后來一個廚師長設計了款不銹鋼的盛架,讓辣椒、調料可以裝點在魚上,油也不會全流下去,看著有層次感,顏值一下就提高了。

    4

    萬事俱備,只欠精細化運營

    當餐廳把菜單、消費者服務、員工管理都理順后,才能真正開始精細化運營。

    精細化運營有多神奇?內參君在聽盧南講述過程中,追問簡直停不下來,這真的能做到?這怎么做到的?

    “看9家店,就知道明年有多大的增長”,“預算細化到365天,達成率95%”,“做好精細化運營,人工費用最少減3個點,物流減3-4個點”……

    “當初,我去日本的時候,那里的餐飲同行都是拿數據說話,比如全年的預算,全年的達成率,食材、人力、房租成本,大家都分解到每一天。這個給我很大的震動。”盧南說。

    餐飲行業,傳統意義上的報表,就是財務報表,就是損益表,是對過去一段時間經營情況的總結,再進行分析改進,意義不大。

    因為餐廳看的是每天的達成率。以月為單位考察,跨度太大,很難精準找到哪個環節執行出了問題。

    現在,很多企業也做預算,“上面”要求明年要增長20%,“下面”接到指令就去做。這種自上而下的經營目標科學嗎?能實現嗎?這都要打個問號。

    那么,真正有效的餐廳精細化運營應該怎么做?

    首先,目標應該是上下協同的結果,是基于以往數據分析做出的。

    盧南說:“一年365天,一家餐廳工作日、節假日怎么定營業額,下雨天怎么判斷客源數,這些都是有規律的。”

    一家老店,可以拉出其去年一年的歷史數據來看;一家新店,則可以拿其三個月的數據來推算。用周一和周一比較,周二與周二比較,拉出一個系數來推算,這種營業額的預估要非常精準了。

    這個表可以說是餐廳的“體檢表”。有了這個數據,在做運營的時候就可以把控食材成本、人員成本,提升人效和平效。

    其次,在執行時,要把年度目標進行分解,分解到具體的門店,每天、甚至每小時進行執行。

    比如,一家門店今天營業額目標3萬元,人均消費100元,那這一天就需要接待300個客人。以此推算出,這一天需要多少個服務員,準備多少物料,甚至每個小時需要接待多少客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將細節落地,還得靠員工執行。所以要把目標和任務全部分享給大家,這樣每個人心里都有目標。

    盧南當時在江邊城外做管理時,對原材料只制定了總量的數據,將具體任務分解下去。

    后廚的員工想出一個辦法來控制其中一個原材料——芝麻:他用礦泉水瓶裝入400克芝麻,再把這400克芝麻加到20條烤魚中,總量控制好后,每條烤魚是多一克,還是少一克,這些都不影響。

    之后,所有的環節都效仿了這一總量控制方式。而這種解決方式的出現,就是員工知道每個環節的總量目標之后,想出的解決對策。

    也因此,江邊城外的原材料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盧南表示:精細到每天的目標+總量控制,就既不會傷害客人,也能控制開銷,還可以讓員工的智慧發揮到最大。

    5

    結 語

    過去,餐飲市場向外做增量,未來,要向內要質量。

    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CEO秦朝在《中國餐飲報告2018》曾說過,餐飲的競爭打法告別單點爆破,迎來系統制勝,品牌、團隊、技術、供應鏈、資本一個都不能少。

    “大水大魚”的十年過去,粗放式增長不可持續;加上用工制度越來越完善,人工紅利的退去,時代開始催生市場升級,倒逼餐企前進。

    盧南先生這套精細化管理運營正是當下餐飲企業需要的。向內挖掘生長潛力,中國餐企的效率革命才剛剛開始。

    是否意猶未盡?篇幅有限,內參君只摘取了盧南先生的部分精華觀點,如果想了解更多精細化運營的知識,交流更多餐廳管理經驗。

    12月28日,盧南先生將在餐飲老板內參中國餐飲創新大會現場,分享“精細化運營”對中國餐飲的影響。

    敬請期待!

    快速購票通道?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于聰聰 視覺|劉凱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雞肉一路狂漲60%|外賣包裝新技能|花式營銷秘籍

    外帶成營收增長點|大牌爭做兒童餐|專訪呷哺賀光啟

    85后改造粵菜|賣面開一家火一家|海底撈智慧餐廳

    首席勾搭官1:13811864253(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689669219(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77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27日 07:25
    下一篇 2018年11月27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