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老板最容易犯的6個錯,再不學習你就輸了!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訂閱

    1811期

    親愛的餐友們,假期第二天,內參君為你們精心準備的“七日小灶”,繼續推出重磅內容!

    今天,我們聊的主題是老板和老板之間最大的差距:認知!

    同時,給大家準備的福利也在繼續:假期期間,連續在評論區打卡留言3天以上的餐友,可以獲得一本《產品主義》——吳曉波、秦朔聯袂推薦的火鍋黑馬的超越之道。

    餐飲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老板認知的競爭。

    餐飲經營中,很多坑都是老板自己主動跳的。大部分時候,是認知限制了你的格局,進而影響決策。

    內參君梳理出6個大多數餐飲老板會陷入的認知誤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餐飲老板內參 于聰聰 整理

    七日小灶

    營銷攻略 ② 老板認知

    ③ 大牌效應 ④ 旺店案例

    ⑤ 管理心法 ⑥ 趨勢判斷

    ⑦ 品類觀察

    (點擊藍字可回看往期 )

    01

    |情懷誤區|

    過分強調情懷就忘了市場

    一些餐飲人創業做地方菜時,釋放出一種近乎非理性的“情懷”。在他們內心里,好像家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而且以堅持原味為傲。

    有一個地方菜品牌,菜單上有大量地方菜,為數不多的大眾菜品是一款炒飯。老板卻“執意”刪除這款點單率很高的產品,理由是家鄉沒這道菜。

    還有一個餐飲人,深陷家鄉情結里,凡產品必以情懷解釋。結果,他的多次嘗試都不太成功。

    堅持“情懷”不是不對,而是說,不能把“情懷”玩過度。

    情懷過度的直接表現,就是餐飲人在用自己的專業主義,去設想消費者的需求。而小白跟餐飲人是沒有共識的。沒有共識,就需要餐飲人付出代價去“教育市場”,而這個教育的過程,成本是巨大的。

    決策者需要讓心態歸零,要像小白一樣思考,不講專業,只講直覺。消費者需要的,就僅僅是告訴他:你是誰?他為什么要選你。

    本質上說,地方菜就是一個小眾產品。而當地方菜走向全國化之后,情懷既是特色,又是束縛。

    越是堅持絕對化的原鄉原味,越是和市場在較勁兒。那么,情懷到底要多少才是合適的呢?內參的道哥說,合適與否,取決于品牌勢能。

    如何平衡“市場和情懷”?猛戳下方鏈接了解一下?

    做餐飲,為什么我勸你別中“情懷”的毒

    02

    |定位誤區|

    以為定位就是改個名字和slogan

    最近兩年,對餐飲業影響較大的理論恐怕就是定位了。稍微有點段位的老板們張口閉口都是聚焦、差異化等關鍵詞。但為什么有些品牌定了位卻把自己給定死了呢?因為你進入了誤區。

    你以為定位是找產品優勢?不,是搶占用戶“心智資源”。真正的戰場在顧客以及潛在顧客的腦子里!

    你以為定位就是與眾不同?不,前提是準確地界定競爭。定位不是你認為差異是什么,想定成什么,而是競爭決定了你的優勢在哪里,你的位置在哪里。這也是做定位的第一步。

    你以為定位就是要單品為大?不,在變化中不斷再定位。因為,聚焦到一個很細分的領域,會給企業的擴張造成困難。所以,定位一定是動態的,并不能讓企業在品牌營銷上一勞永逸,也需要升級調整。

    你以為定位是大企業的事?不,定位不關乎企業體量大小。上海有一家“蒼蠅館子”,十足臟亂差,口味也一般。每天從早晨六點開始排隊,每天至少銷售2000碗面。這是一個典型的定位成功的案例,因為它的最大客群是出租司機,聚焦于低價,獲得成功。

    你以為定位就是改個名字和slogan?no,定位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

    更多關于定位的誤區?

    這兩年,那些用“定位”把自己定死的餐飲老板……

    定位就是聚焦一道菜?特勞特李湘群告訴你7個真相

    03

    |效率誤區|

    忽視真正決定企業命運的2大效率

    在慘烈的餐飲競爭中,決定甲品牌還是乙品牌獲勝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效率。

    效率才是這個行業競爭的本質。與所有的行業一樣,高質量高效率的企業打敗落后的、低效的企業。

    效率之爭才是企業看不見的戰場。而被90%的餐飲人忽略的兩大效率,才真正決定企業的命運。

    第一個是認知效率。在今天信息爆炸時代,紅海競爭時期,沒有清晰的定位,不能成為第一,又如何能提升認知效率,沒有認知,哪有轉化,沒有轉化,何談留存,沒有留存,何談口碑。

    定位也罷,品類戰略也罷,就是解決“認知效率”,這是一切的基礎。對于一個餐飲品牌來說,第一件事就是要解決“你是誰”?

    解決認知效率就如巴奴杜中兵所說的:實現消費者腦海中的“你是誰”與企業傳播的“我是誰”完美統一。

    第二個是結構效率。這兩年間通過和大量餐飲人深度溝通,我們發現90%餐飲人都忽略了菜單的價值,尤其是忽略了產品結構、盈利模型對餐廳的效率影響。

    產品結構、盈利結構才是餐飲企業第二件要務。這就是為什么老司機死盯著菜單,整天琢磨如何調整產品結構,如何打磨單店盈利模型的秘密。

    更多關于效率的認知?

    90%的餐飲老板都忽略了,企業能否干大取決于3大效率

    04

    |成本誤區|

    用“窮人思維”做餐飲,追求利潤最大化

    很多老板車子能換,房子能換,老婆都能換,就是不舍得在品質上多花錢。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思維方式,是“窮人思維”。

    相反,那些能把餐飲做出品質感的,都很舍得。在深圳,樂凱撒用了世界級公司藝康來做食品安全服務。在鄭州,海底撈進入一家購物中心,順便也把旁邊的公共衛生間也管理了,派專人打掃。

    而有些餐飲老板可以花幾萬元去聽品牌課,卻舍不得多花幾萬元做品牌投放。在經營中,他們的“窮人思維”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原材料和員工支出上,一般都是這些餐飲老板的“窮人思維”在做決策,能省就省。如果遇到這種老板,基本上可以判斷:餐館做不大,未來沒前途,終生個體戶。

    因為他追求利潤的計算方式,是用銷售額,減去支出,然后求得利潤。這種方法即使短期時間會產生利潤,也難以持續。

    海底撈張勇曾說過,“如果想讓一個企業變得強大,得看有沒有能力把員工凝聚到一起,有沒有能力去保證顧客的滿意度。這樣才能保證長久的利潤。

    和“窮人思維”不同,更積極的思維方式,是先設定“利潤”,用利潤+支出,得出“銷售額目標”,然后把“銷售額目標”分解成每天的業績。

    更多關于經營成本的認知?

    有錢也白搭!有“窮人思維”的餐飲老板一定做不大

    餐廳能開一年還是十年,全在你選擇多高的利潤點!

    05

    |創新誤區|

    把餐飲想得復雜,固守手工業思維邏輯

    很多人過分強調餐飲業的個性化,認為各有各的做法,各有各的成功。這其實是餐飲業胎里帶的弱點:手工業的思維邏輯。

    這種思想認為,越是個性的,不確定的,越是好的。比如,他們常說:火鍋有火鍋的成功,黃燜雞有黃燜雞的成功。

    其實呢?餐飲業根本就沒有那么神秘,也沒有那么復雜。很多時候,復雜都是由于落后的生產工藝產生的不確定性。像早期的“鹽少許,料酒少許,醬油少許”等少許文化,造成了種種繁(混)榮(亂)。

    而這些年,餐飲業的進步,就是通過量化,把美食的美味,變得可控。鹽精確到幾克,油溫精確到了幾度。在一些管理標準化程度高的企業,美味品質得到持續的穩定,并且簡單。

    因此,當餐飲業擺脫手工業的局限,回到企業這個大品類中,它就和汽車企業、IT行業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雖然企業經營的產品可以不同,但是企業經營的方法是相同的。

    濃縮精華,就是6個字:成本、效率、體驗。

    所以說,“餐飲業特殊論”,其實是在保護落后。不遵守“成本、效率、體驗”三原則的創新,都是耍流氓。

    想了解更多,猛戳?

    餐企管理中的三大“流氓思想”,10個老板8個犯……

    06

    |管理誤區|

    不放權,忙得焦頭爛額卻月月虧損

    巡茶3年前有近200家直營店,創始人譚智文一個人對公司500個員工,“忙得焦頭爛額,管理運營卻亂七八糟”。后來一算賬,每月還虧損120多萬元。

    后來他了解了阿米巴模式,就立刻調整,做裂變式創業,把每個店的管理者變成股東,用8%的資金獲得20%的股份,管理者做“店魂”,全權處理門店運營。調整之后,虧損120萬逆轉到盈利100萬元。

    要做好一個品牌、一個企業,是場接力賽,就像做一杯茶飲,每個人負責一個環節、四五秒鐘。產品是我擅長的,我只做產品,其他交給更專業的人去做。”譚智文說。

    安徽蜀王集團總經理孔健曾說:她在開到7家店時發現自己“管不過來了”,從事無巨細到分身乏術,她意識到需要引進管理制度,自己是時候放手一些事情了。

    大龍燚是由CEO管事兒董事長只管大方向。大龍燚董事長柳鷙說既然選擇了職業經理人做CEO,不給權限、自己還要事事插手的話那就費錢又費力了。

    柳鷙把這種放權形容為農耕地包產到戶”,劃給你的田你自己去種一年種多少糧食就得多少收成。當然這種情況下需要時間去溝通各部門協調配合。

    一般只有幾家店,老板談不上放權不放權。而連鎖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老板一個人管不過來,放權“甩手”就成了一道必選題。

    放權怎么放,什么條件下甩手,企業不會亂?來看看?

    餐飲業的“甩手掌柜”們:這樣放權,你才能當個瀟灑的老板!

    |小結|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決定命運。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成功。而一個餐飲老板的格局,無疑跟他的認知水平成正比。

    很多餐飲老板也都意識到這個問題,紛紛通過不同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認知。比如上各種商學院、培訓班,還比如游學考察,去市場最前沿了解產品、服務和環境。

    彼酷哩烤魚創始人田學偉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在學習路上,他去美國、德國、瑞士,也去香港、澳門,而且必須坐頭等艙頭等座,住超五星的酒店。在他看來,沒有吃過、體驗過最好的,就做不出來最好的。

    作為餐飲老板,你是如何提升自己認知水平的呢?歡迎在留言區和內參君分享。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編輯|于聰聰 視覺| 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喜茶黑金實驗室|餐廳改名|海底撈不為人知的一面

    王品榜樣|麻辣燙頭牌發生大變化|酸菜魚

    臥底海底撈|方便面強勢回歸|連鎖餐飲最牛省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621610295(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0114611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21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1日 23:40
    下一篇 2018年10月2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