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歷史不會重復,但總是押韻”。
每一次災難性事故,大的疫情總是在帶給人們傷痛的時候,也帶來了新生!
如果說此次疫情摧毀了一批餐飲企業,卻也讓部分餐企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量,甚至達到了千萬級別的曝光量!
你會看到,“哭窮”的西貝,哭著、哭著就成為了中小企業疫情下生存狀態的發言人,在央視霸屏;
你會看到,徒手撕信、200元開一場發布會的老鄉雞刷爆餐飲人的朋友圈,30天內策劃兩場有效事件,這何嘗不是一場教科書式的營銷;
你還會看到,一個遠在大連只有6家店叫做自由渡的火鍋店,為援鄂的550名大連地區白衣天使提供實打實每人300元代金券,從而鞏固其區域火鍋領頭羊的地位;
……
為什么,你訴苦,哭窮會挨批評,而西貝卻能引發共鳴呢?
為什么,你花200元開發布會沒有流量,而老鄉雞卻能有千萬次曝光?
誰又是疫情下真正的流量王?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盤點在過去的60天里,都有哪些企業在傳播上值得我們學習。
傳播聲量第一名:西貝莜面村
事件動作: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接受媒體采訪 發布時間:2月1日 傳播渠道:自媒體 傳播范圍:企業家圈層,商務人士 傳播效果:“億”級傳播量,當天刷爆朋友圈,引發媒體蜂擁報道,引起央視關注,持續時間長達50天之久
“賬上現金流抗不過3個月,2萬多名員工待業,400多家線下門店基本停業……”
沒錯,這就是西貝。
想必這個春節,只要提到中國企業真實生存狀態,西貝一定是被引用最多的企業,甚至 我的那些過去不屑于報道餐飲口的媒體同行們,都在疫情期間主動搭訕,為的就是讓我們搭線采訪西貝,這足以證明其在疫情期間的關注度有多高。
那么,為什么遭遇的痛苦是一樣,西貝卻能引起關注呢?
首先,不規避,西貝本身是餐飲頭部企業,體量和影響力足夠大;
其次,創始人真實,敢第一時間說出自己的處境,而新聞媒體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抓典型;
再次,瑞幸咖啡CMO楊飛曾說,傳播和社交圈的本質是“獨特性”,你必須引起共鳴,顯然西貝具備了這一要素,很多中小企業創始人在看到新聞后腦補出的第一個畫面是:“連賬上有幾億元的西貝,都抗不過3個月,我們可怎么活啊”。
職餐評語
公關策劃第一名:老鄉雞
周密策劃+高表演天分創始人=餐飲明星
事件動作:老鄉雞董事長徒手撕聯名信、200元開一場發布會 發布時間:2月8日 傳播渠道:老鄉雞微信公眾賬號 傳播范圍:餐飲人為主、公關圈也稍有影響力 傳播效果:除了刷爆餐飲圈,通過兩次公關策劃,讓老鄉雞輕而易舉的從區域品牌,變成全國性知名品牌
餐飲圈的熱鬧,最近都給了老鄉雞。
要說餐飲圈最吸睛的餐飲創始人,非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莫屬了。
和西貝相比老鄉雞明顯是有周密地策劃痕跡的,在短短30天內成功策劃了兩起有效事件,這本身就很了不起!
(截圖選自老鄉雞官方微博)
如果你一直關注老鄉雞,就會發現老鄉雞做這個事情絕非偶然,在疫情之前老鄉雞就已經做過類似“老鄉雞宴請全國”、“雞湯節”等活動,說明老鄉雞有意為之,已經摸著石頭過了好幾次河了。
那么,為什么老鄉雞兩次事件為有效動作,而其它餐企復制,就很容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主要原因還是老鄉雞的兩次活動策劃有話題性,有傳播點。
首先,你得有一個豁得出去、接地氣的創始人;
其次,要明白200元只是表象,背后的運作才是關鍵;
再次,互動性要強,要能找到傳播點,看老鄉雞的評論就可見是精心策劃的,比如“200元發布會”事件就吸引了德云社岳云鵬來評論,制造出另外一個話題,不得不說實在是高!
職餐評語
持續性第一名:巴奴毛肚火鍋
廣積糧、緩稱王持續造勢,滲透式公關后勁強
事件動作:捐款、捐物資、媒體專訪、邀請抖音紅人引發傳播
發布時間:從1月29日到3月24日,并持續發酵中
傳播渠道:巴奴微信公眾賬號、自媒體賬號
傳播范圍:巴奴忠粉為主
傳播效果:持續報道,展現更多元的巴奴
最近,作為火鍋行業黑馬的巴奴,喜提了番茄資本近億元的融資!
除了融資事件,巴奴在過去60天抗疫過程中也有不俗表現,從1月29日捐款500萬、捐贈200余萬物資馳援武漢;1月30日緊急支援河南“小湯山醫院”;2月2日進擊波財經以《自救與救他,一家餐飲企業的生死240小時》為題深度報道巴奴;3月20日巴奴創始人接受有味財經的專訪,巴奴一直在行動。
就在兩天前,擁有453.8萬粉絲的抖音紅人李雪琴來到巴奴店里做一個月服務員的視頻廣泛傳播起來,不得不說巴奴的這波操作實在是6!
職餐評語
反應速度第一名:7分甜
第一個吃螃蟹,溫情+動作=好事件
事件動作:70萬只口罩無償發放 發布時間:1月25日 傳播渠道:7分甜微信公眾賬號 傳播范圍:7分甜忠粉為主、蘇州餐飲圈為輔 傳播效果:除了曝光量達到百萬級別,也為7分甜收獲了美譽度,斬露出芒果飲品開創者的姿態
“人們只會記得第一,很少有人記得第二是誰”。
時效性對于傳播來說至關重要,這次疫情讓我們見識到一批餐飲企業的高效執行力。
這其中,屬芒果飲品開創者7分甜的反應速度最快。
在武漢宣布封城僅僅兩天時間,7分甜就宣布緊急調集70萬只醫用防護口罩用于無常發放,其中部分用于全國各門店向公眾無償發放,部分則馳援武漢物資緊缺醫院,從調集口罩到70萬只口罩發放,7分甜的反應速度之快讓人嘖嘖稱奇,讓其忠粉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暖意。
(7分甜創始人謝煥城的朋友圈截圖)
職餐評語
落地能力第一名:自由渡火鍋
鎖定區域、 占山為王,擴散式傳播美譽度強
事件動作:請援鄂醫護人員吃火鍋 發布時間:3月20日 傳播渠道:自由渡微信公眾號 傳播范圍:大連理工大學校友群、大連餐飲圈、粉絲圈 傳播效果:霸屏大連,區域影響力廣泛
如果說,沒有第一時間發聲,錯過了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妨學習一下以下這家企業,在后疫情時代實打實的策劃活動能力吧!
在大連,有一家火鍋店被當地人親切的稱為“大連海底撈”,2015年由大連理工大學畢業生張鈞創辦,5年時間發展6家門店及集倉儲、加工、配送為一體的中央廚房,連續兩年成為大眾點評必吃榜上榜品牌。
(通過大連理工大學校友群尋找援鄂白衣天使)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白衣天使們成為這個冬天最美的逆行天使,而大連有550名醫護人員投身到此次戰疫活動當中,為了致敬這群最美逆行者,自由渡火鍋在白衣天使動身馳援武漢之日起,就發起了請援鄂醫護人員吃火鍋的行動,憑有效身份證即可領取300元代金券,讓大連的醫護工作者們直呼暖心,也讓自由渡火鍋再次贏得了大連人民的掌聲。
職餐評語
小結:
美國投資家查理.芒格也說:“逆境幫助生存,危機提高警覺,困境才能刺激思維”。
無論是老鄉雞的徒手撕信、西貝式的“哭”窮、還是巴奴式的持續傳播,都讓我們意識到中國餐飲已經進入拼“公關力”時代,好的公關團隊能幫餐企賺明天的錢!
(本文作者為王春玲,微信號canyinwang168,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加作者微信)
-END-
主編丨陳青 編輯丨馬聰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用審批,支持餐飲全面復工!”中央多部門聯合發通知!
海底撈去年凈賺23.5億!年營收高達265.5億!員工數破10萬!
“2020年,虧光所有積蓄,我哭著離開了餐飲業……”
沒熬住!知名餐企11家店全關,屹立19年的“排隊王”慘淡退場!
有人熬不住“賣餐廳”,有人開始“搶旺鋪”……
停業虧本,開業更虧!餐飲正式進入黎明前的黑暗!
給力!餐企每人補貼800元!上海政府為餐飲復蘇再添士氣!
今天,餐飲業的一條視頻引來273萬人關注……
“排隊兩小時”盛況再現!這4類餐廳將率先迎來春天!
剛剛,火鍋黑馬巴奴獲番茄資本近億元投資,給餐飲人一劑強心劑!
餐廳復工遭遇“倒春寒”,賣半成品卻迎來“小陽春”,這會是個新出路嗎?
疫情間外賣1500單/日,營收800萬/月:“活下來的背后,我們努力了6年!
抗疫42天,2萬餐飲人線上探討如何復工:抱團取暖只為活下去!
“餐廳停業的第32天,我沒撐住把店關了……”
全面禁食“野味”!上萬家餐廳將受影響……
眉州東坡逆勢新開4店,總裁梁棣“怕是沒有結果的,戰才能贏!”
撐不住了!突發疫情為餐飲業的舊商業模式敲響了警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