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 期
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這樣一種“傳說級別”的小館子:難找的角落,從不打折,憑著好吃店前總是大排長龍…… 對比部分地處鬧市,客流量穩定,卻門可羅雀的餐廳,不禁讓人發問:在產品至上,追求小眾生活態度盛行的今天,“選址定生死”究竟還是不是鐵律一條? ◎餐飲老板內參 Banana 玲子 早些年,大多數餐企還在靠模糊化的直覺來決策門店選址事宜。進入中國的星巴克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選址邏輯和操作方法:通過建模,把各項參數設計進一套決策模型,市調人員將相關數據輸入,就能得到較為明確的決策建議。 星巴克的拓展之路大步邁開,從一個無名小卒迅速演變為一種標榜流行時尚的符號。步驟之快,少不了精準選址和其開店策略的功勞。 同樣,在肯德基和麥當勞等大型餐飲企業里,都有不小于百人的團隊,負責全國各地的開發選址工作,足可見對其重視程度。 所以有人認定:好位置自帶流量,“瘸腿”位置即使投入重金也可能無力回天。 餐飲店大多選在客流量大的位置,而武漢一家生意爆滿的餐飲店偏偏反其道而行,不把店選在城區的中心商城,而是選在了人流較少的偏遠地區。 競爭對手較少,租金成本低,店鋪面積可以很大。 初來乍到的旅客,沒有熟人帶路,靠導航,十有八九會走錯。 可是憑借產品帶來的口碑相傳依然吸引了很多顧客從很遠趕來品嘗。老板認為,“只要菜品的味道好,有名氣了,完全不用愁顧客。” 像這樣選址較偏卻活得滋潤的店鋪,每個城市都有。 尤其,新的消費方式也催生了新的“開店模式”。比如前段時間剛融資的連咖啡,作為外賣品牌,一家“真正的線下門店”都沒有,一天最高卻能賣出40萬杯咖啡。 所以有人認為,好的產品、營銷,甚至是新模式都可以彌補位置的“劣勢”。 選址是否還重要?今天,我們想邀請餐飲老板們聊一聊這個話題: ?您想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選址」這件事情的嗎? ?您在「選址」的過程中都踩過哪些坑? ?您是否正在經歷「選址」的苦惱?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添加小餐君(18501146112)為好友 回復小餐君“選址”,經核實身份后入群 這將是一個高質量的選址社群 您可以在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戰友 后期會有專業導師指點迷津 更有海量課程優惠券為自己充電 距離練就“火眼金睛”就差這一步
·end·
輪值主編|笑凡 視覺|劉晶晶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泡面餐廳|網紅店興亡史|年增收3億|西少爺分家
海底撈“抖音吃法”|菜單設計|答案茶為啥火
“餐飲老板”李嘉誠|孤獨經濟”|喜茶啟示錄
首席勾搭官1:13810394973(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3601357513(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