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小攤出多少錢都不許外帶,也不做營銷,卻一火就是50年!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刻開搶年會現場名額

    1521 期

    無論給多少錢,都不允許打包外帶。

    阿婆不懂營銷,也不懂當下開店的種種套路。她只知道,開一家店,每一份出品,都竭盡自己所能,給食客提供最好的

    就這樣一火就是五十年。


    本文授權轉載于微信公眾號:小巷尋味(xxxw681)

    剛剛下飛機的陳叔,

    把行李往酒店一放,

    攔上出租車匆匆往西天巷而去,

    車費78元。

    巷邊的樓房斑斑駁駁,

    小巷長不足50米,寬不足3米,

    放上一排小桌,

    只剩下兩人并排走過的小路。

    穿過窄窄的巷子,

    和站在爐灶后的丘婆婆說:

    “洛人,夾鵝落。”

    (2個人,吃蠔烙)

    他坐在小小的桌旁,不停四處張望。

    屋舊巷老,人煙稀落,

    全無當年的繁華,忍不住唏噓。

    屋里婆婆雙手不停。

    薯粉加水加蔥花攪拌均勻,

    倒入當日新鮮的蠔仔。

    豬油在平底鍋里漸漸融化,

    蠔仔在鍋里攤平,淋上蛋液,

    煎至雙面金黃酥脆。

    上桌前撒上芫荽,

    蘸上魚露,一同送入口中。

    邊緣脆口,蠔烙外酥里嫩,

    油香混著蠔肉鮮甜味一同涌入口中

    和記憶中味道一模一樣。

    食物觸碰到唇齒的一瞬間,

    舊日時光立即重回腦海。

    陳叔忍不住眼圈泛紅,

    這都多少年沒有吃到了。

    拽住丘淑英感嘆:

    “這就是我在外頭日思夜想還吃不到的味道啊!”

    太過滿足,想要打包一份帶回酒店,

    好讓這熟悉的味道,陪自己再久一些。

    卻不曾想,溫和的老人拒絕了他的要求,

    好說歹說,都不允許陳叔將蠔烙打包帶走。

    無奈之下,陳叔只得放棄,

    結賬離開,餐費42元。

    20出頭的姑娘,站在小小的蠔烙攤前,

    平底鍋下足豬油,

    旺火熱鍋,拌勻的漿液攤平,

    蠔烙在噼啪聲響中,漸漸成型。

    從1960開始,一煎就煎到了2017,

    整整57年。

    而煎蛋的丘淑英,

    也從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姑娘,

    成了八十多歲的老人。

    人還是那個人,

    蠔烙也還是舊時味道,

    但西天巷的繁榮,

    早已不復存在。

    當年的西天巷,

    鴉片館、青樓、茶館,

    歌舞升平聲色犬馬,

    逍遙如上西天。

    而今,

    破舊的巷子早已列入舊城改造范圍,

    周圍也被拆的七零八落。

    只剩下一口蠔烙,

    保存著當年的味道。

    這也成了歸國的華僑們最愛的小攤,

    在這里,

    他們吃的不僅僅是一口蠔烙,

    更是半個世紀的歷史。

    80多歲的年紀,忙起來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年過半百的兒媳幫她處理前期所有的準備工作,

    但最后煎蠔烙這一步,始終堅持自己動手。

    只因為覺得,

    人家大老遠趕來,

    如果不能給人家一份完美的蠔烙,

    總是過意不去。

    哪怕辛苦,好歹心里舒服。

    雖努力讓慕名而來的食客有個好的體驗,

    但她從來不允許打包外帶,

    不論給多少錢,

    始終就是:

    我!不!賣!

    這個奇怪的規矩并不是為了耍性子、彰顯個性,

    而是想要保證蠔烙外酥里嫩的高品質,

    一旦打包,味道就會大打折扣。

    為了保住店里的招牌,

    寧愿放棄所有外帶的生意。

    好味道總是自帶傳播效力,

    無論什么時候,

    小店門口總是站著好幾位等待的客人。

    舌尖上的中國也被吸引而來,

    蔡瀾也忍不住率領攝制隊到小店里錄制節目,

    品味世界的主持人陳奕文也忍不住感嘆:

    “提起家鄉味,我最推薦的始終是丘淑英蠔烙。”

    舊城改造啟動后,

    丘奶奶生怕因為老屋拆除,

    讓這塊老字號招牌消失,

    于是用自己的頭像注冊了老字號商標。

    55歲的兒子在城區里開了家分店,

    哪怕他已經在阿婆手下學習多年,

    阿婆依舊不放心,不時過去看看,

    只因擔心出品不佳,對不起食客的信任。

    偶有離鄉許久的人,專程帶上子女前來,細細介紹:

    “媽媽小時候就住在升平路,以前你外婆經常帶我來這里吃蠔烙,現在你吃到的,就是媽媽小時候最愛的味道。”

    現在網紅店一批批興起,

    店門前動輒百人的大隊伍,

    聲勢浩大。

    這家號稱xx第一,那家自稱首創xxx,

    不知情的路人,

    總是被這些看起來高大上的抬頭,

    唬的一愣一愣的。

    但不出數月,

    那些聲勢浩大的網紅店們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不見,

    新的一批網紅店又一次興起,

    新的輪回又將啟動。

    時過境遷,

    沒人會記得當初紅極一時的網紅店。

    但那些扎扎實實做食物,愛惜羽毛的店鋪,

    卻深深刻入我們的腦海,

    成了記憶里揮之不去的味道。

    阿婆并不懂營銷,

    也不懂當下開店的種種套路。

    她只知道,開一家店,

    就應該給食客提供最好的,

    每一個細節,每一份出品,

    都竭盡自己所能。

    僅僅守著這個最樸素的理,

    就讓這家基本沒有環境可言的小店,

    火了五十多年。

    現在很多條條框框的大道理,

    但其實,

    越簡單,越是真。

    1月31日

    2018中國餐飲創新年會

    暨年度中國餐飲創新力100頒獎盛典

    千人行業峰會

    最強腦力激蕩

    立即進入報名通道

    – 大會商務合作 –

    掃碼咨詢大會合作詳情

    – 大會媒體合作 –

    李新洲:15639755577

    – 特別鳴謝 –

    TOM&MARK湯姆馬克餐飲品牌設計機構

    提供本次活動視覺支持

    ·end·

    統籌|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尚冉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一道菜的可能|2018餐飲業預言2017年度漢字

    3天扭虧為盈|餐廳給豬寫歌|草根5年逆襲

    商場餐飲風險|短命餐廳死因|宅食送穆楊總結

    商務聯系:首席勾搭官 18510936112

    微信① 18519700748|微信② 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26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月9日 07:27
    下一篇 2018年1月9日 09: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