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份 讓 你 免 于 掉 隊 的 餐 飲 數 據 報 告。
第 1411 期
為什么帝都餐飲是夢想驅動型,擅長講故事、講情懷?
為什么長三角餐飲是體驗驅動型,拼場景設計、拼性價比?
為什么深圳餐飲是公司化驅動型,盛產平效傳奇、品類傳奇?
為什么西南餐飲擅加盟?餐飲湘軍后勁驚人?
……
看一個商業現象,先看一方水土;看一家企業,先看老板出身。
今起,餐飲老板內參推出“中國餐飲地圖”系列,按區索驥現象級餐飲的特性,幫你梳理行業先進生產方式,洞察餐飲業的未來。
開篇請看:為什么說深圳餐飲最能代表中國餐飲業的未來?
”
■餐飲老板內參王新磊 發自深圳
深圳剛剛過完37歲生日。
翻看過往,這片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上,從來就不乏傳奇。深圳的餐飲業也是。
先說最近的——
8月15日,松哥油燜大蝦獲得天圖資本近億元的A輪融資; 8月3日,開業一年僅有3家店的大弗蘭獲得百福控投千萬投資; 再往前,奈雪、好色派、喜茶、樂凱撒……
都知道資本是產業的風向標,而資本對深圳餐飲似乎特別“偏愛”。
2015年5月,樂凱撒比薩成為深圳首家獲得資本投資的餐飲企業。當時,紅杉資本投資6000萬,樂凱撒18家門店估值就達6億。
一年后,這一紀錄被刷新,茶飲界現象級品牌喜茶獲億元投資。
過去不到2年時間里,至少有8家深圳餐企書寫資本傳奇。就在寫這篇文章時,內參君得到消息,又有兩家深圳餐企和資本已簽下“投資意向書”。這樣的融資速度和融資金額,放在全國,都令人望塵莫及。
也許你會說:在熱錢滿溢的地方,融資有什么了不起?
那么接著看。
比起獲得動輒上億的融資,更有價值的是,這些餐企還引領了諸多行業風氣之先。
比如樂凱撒,榴蓮披薩開創者的定位,已成為餐飲業品類細分、突出重圍的經典案例; 比如喜茶,重新定義了中國茶飲,行業里第一個在水吧流程中引入SOP; 比如美奈小館,帶動了越南菜這個小品類的大發展,在此之前該品類在全國沒有一家成型且知名的連鎖品牌; 比如義泰昌,在外賣行業中可謂“背道而馳”,用手工炒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高銷量,成為全行業研究的對象……
還有一些沒有走資本化路線,但同樣做成現象級的。
比如云味館,短短兩年打造出華南米線品類冠軍,市場占有率高達60%-70%,體量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來的3倍多,以高翻臺率和高平效著稱。
為什么這些都發生在深圳?
內參君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研究一個現象,先看一方水土;研究一家企業,先看老板出身。(相關閱讀:海底撈、外婆家做大的秘密:請看老板的履歷! )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通過引進資本、技術、人才、先進的管理技術,創造了深圳奇跡。而深圳的餐飲業,對這些生產要素也格外重視,因此有了獨特的特區基因。
1、 看人才:那些牛逼的深圳餐飲老板,8個有6個IT出身
和內地大量餐飲老板曾是廚師不同,深圳餐飲人更多是公司人出身。特別是2008年以來,一大批IT和零售人才進入,為深圳餐飲業帶來了質的變化。
在上述8家獲得投資的餐企老板中,80后是絕對的主力,共同標簽是“高知”、“學霸”,其中有6位老板都是 “跨界”而來——
樂凱撒陳寧是高學歷、IT男華麗轉身的樣本,他的團隊陣容之強大,也堪稱餐飲業“超高配”;(相關閱讀:樂凱撒陳寧談“人才超配”:“從沒見過哪個公司因為人才多被拖死的!”) “松哥油燜大蝦”掌門人徐松,也曾經是華為IT男; 好色派沙拉肖國勛,具有零售工作經歷,在寶潔兩年,又轉戰房地產,后成立生鮮電商公司,之后才做了好色派沙拉。
在8家企業中,為數不多的“門里”出身老板,也具有較高的專業度和國際視野。
美奈小館創始人郭斌,有十多年西餐專業經驗。他把越南菜引入西餐做法,以“法式環境+越南菜品”的賣點吸引了諸多城市白領。顧客中外國人、香港人和海歸人群有很多,甚至有客人專門從香港到深圳品嘗。
并且,這種現象不只是上述8家餐企的個案,在深圳整個餐飲業中,都具有普遍性。
云味館米線哥,同樣出身IT行業。他的創始團隊三人,也都來自于IT業。
跨界的頭腦,讓他們從一開始做餐飲起,就具有公司化思維,而不單單是傳統餐飲人的“產品經理”思維。
2、看管理:專業度高,用極致的產品和先進的管理競爭
眾所周知,華為的核心文化是質量文化,“要做就做到極致”。
在管理上,華為管理的要領是工作模板化。任正非先生在《華為的冬天》一文中提到:什么叫做規范化?就是把所有的標準工作做成標準的模板,就按模板來做。一個新員工,看懂模板,就會按模板來做。
近水樓臺先得月。深圳餐飲似乎都得了真傳。
在茶飲行業,喜茶是第一家在水吧流程中引入SOP的。之前包括星巴克、CoCo,都是一個服務員把一杯飲品做好。但喜茶把一杯茶飲的出品流程拆成流水線,根據不同需求進行合并或拆分。所以,在喜茶的水吧有很多操作員,他們不是拿著一杯茶東奔西走,而是在一個固定的范圍重復一個固定的操作。
高度的規范化管理帶來高專業度,高專業度帶來高效率。江湖因此傳說,喜茶的平效是餐飲業目前最高的。
“松哥油燜大蝦”,也采取了嚴格的全流程規范化。每一只蝦都是大媽們手工刷洗,再一只只剪頭剪尾,28道工序,燜制25分鐘,出鍋后再次挑選,不合格的直接報廢。
與某些只會“講故事”的餐企不同,務實基因讓上述深圳餐企無一不是在產品上死磕,練就扎實的基本功,以及強大的店面盈利能力。
樂凱撒陳寧曾經這樣總結做餐飲的心得:“好產品,才是營銷的魂,餐飲業的產品是整個的用餐體驗,是QSCV的全面提升,是價值感,是超值。”
3、 看思維:重視新技術,重視供應鏈
企業的文化是老板的文化。
這些由IT和零售公司“跨界”過來的老板,帶給深圳餐飲業不同的思維。他們強調數據分析、重視客戶分析、供應鏈。
陳寧創業之初,不是從熱愛出發,而是從國際餐飲趨勢中分析商業機會。他研究了世界餐飲趨勢,發現做比薩上市的公司有11家。從這個大趨勢里,他找到了方向,這才有了樂凱撒比薩。
好色派沙拉在深圳和廣州,只有5家線下體驗店,主要通過微信做線上配送服務,覆蓋廣深大部分核心區域。線下推出性感食物研究所(試吃會)和性感公開課,和300多家健身館達成戰略合作。不到2年時間,好色派沙拉聚集了“華南地區最多的馬甲線用戶”,擁有數十萬性感吃貨。
除此之外,深圳餐飲業對供應鏈的應用也非常深入。
大弗蘭雖然只有3家店,卻已經在完善供應鏈體系。他們經過多番考察,選擇了與品牌需求最契合,衛生標準、產品生產、三溫配送都優質的第三方進行合作。不僅如此,未來還將實現從上游種植到下游出品全環節都可信息化的追溯。
4、看打法:不循老路,善于創新
深圳餐飲的第四個基因,是創新力。
創新在很多人看來很難,似乎只有無中生有才叫創新。但是深圳餐飲人眼中,創新是自然而然的事,已經被拆解成產品創新、品類創新、組織創新等方方面面。
曾經有一個東北老板到深圳,一臉迷惑地問,“你們為什么把水果放到茶里?”當時,深圳老板竟不知如何解釋。
在其他人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在深圳自然就發生了。
樂凱撒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款榴蓮比薩是創新; 美奈小館用西餐改造越南菜是創新;喜茶開創了芝士茶是創新;奈雪的茶把歐包和茶飲結合,也是創新……
甚至有人總結這種創新基因時說:“深圳餐飲人多不屑加盟,要做就做自創品牌!”
除了產品和品牌的創新,深圳餐飲還引入了工業企業的先進理念來加速內部組織創新。
云味館就把組織結構從傳統金字塔模式,調整為“無疆界管理模式”,以項目組負責制提高運營效率。而這些制度的設立,源于米線哥遲煥濤對華為總裁任正非關于企業分配制度見解的推崇。
在中國餐飲業,一直有兩種路線:一是開餐館,一是做公司。
個體戶思維VS公司化思維,兩種路線,代表兩種不同打法。
深圳餐飲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公司的力量”——
1、老板思路開闊,團隊素質高,具有國際視野; 2、專業的產品精神和規范的公司管理; 3、樂于擁抱新技術; 4、孜孜不倦的創新。
因此,說深圳餐飲代表中國餐飲的未來方向,并不夸張。
正如樂凱撒陳寧所說,餐飲業的底層密碼已經改變:“餐飲企業不再只是美食公司,還應該是品牌公司、科技公司、供應鏈公司和設計公司的總和。”
中國餐飲的未來,難道不就是這樣?
你所在的區域,餐飲人有哪些普遍特征?你想看內參君寫哪個地方的餐飲人?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給我們~
哪些地方特色美食可以全國復制?
如何測試產品跨區域發展的試探反應?
地方特色美食該如何打造品牌?
跨區域拓展的速度應該如何把控?
2017餐飲沙龍·青島站今日開講
立即掃碼報名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師麗丹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巡茶開到東南亞|火鍋神器|神店無人排隊后 餐廳品控手冊|“失重餐廳”黑科技|餐企賣月餅 巴奴玩快閃|5年從0到10億|外賣菜單 探訪海底撈后廚|西貝動線心機|好老板8準則 肯德基子品牌|品牌起名|餐企年中報 商場房租報告|商場“潛規則”|海底撈“老鼠門” 煎餅攤月入3萬|網紅火鍋|供應商揭秘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