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讓你免于掉隊的餐飲數據報告。
第 1339 期
“服務員,能充電嗎?”估計很多餐廳都會碰到顧客提出的這種要求。
昨天,內參君的一次實地調查發現,以一條街的64家小吃店為樣本,超六成堂食店都配備有充電口。(相關閱讀:探完64家店,我們發現活得好的小吃店有8個“標配”)
不想,這個細節,卻在留言區引發了爭論。有人說:充電口雖然方便,但會影響翻臺率!
究竟要不要給餐廳安裝充電插口?一個小問題,折射了餐廳運營的大理念,來看看內參君對多位餐飲老板的采訪。
”
■餐飲老板內參白劉陽
餐廳應以顧客體驗為第一位
▼
正方一辯:魯班張餐飲總經理鄭承軍
餐廳應該首先考慮顧客的方便
安裝充電口是經營中很小的一個細節。但是,對我們來講,肯定是首先考慮顧客方便與否。能夠給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我覺得,不僅是高檔餐廳,即使是一般的餐廳,如果他重視品質和服務的話,提供一個充電口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正方二辯:方大同胡辣湯創始人 康長喜
初創品牌更應注重顧客體驗
我覺得,安裝充電口跟一個品牌處于哪個階段有關。在什么階段就要唱什么歌。如果你的品牌處于初創期,就更應該注重顧客體驗,為顧客提供方便。可以通過提供充電服務、免費WiFi,這些除就餐外的附加值去吸引顧客,增加顧客粘性。
假如說你的品牌影響力已經很好了,我認為留不留充電口并不重要。比如西貝,他們就沒有為顧客留充電口。為什么?因為已經有了足夠的知名度,留不留充電口,不會作為顧客選擇的標準之一。
不用安裝充電口
▼
反方一辯:遇見小面創始人 宋奇
充電口不是顧客進店與否的決定因素
我認為類似充電口的這些小細節,并不能成為顧客是否會進店消費的決定因素。安裝充電口,我覺得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沒必要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得太多,也沒必要把消費者的精力分散太多。特別像我們偏快餐、簡餐這一塊,顧客吃飯也就二三十分鐘時間,所以,這些額外的疊加式的服務或是體驗性的東西在這里基本上很少。
反方二辯:拌調子熱干面創始人 大俠
充電口不是餐廳剛需
如果是小吃快餐,其實有沒有無所謂。即使有,真的在店里坐著充電的也很少。像我們店,平均下來每天有一個需要充電的就不錯了。而且大家吃完飯很快就走了,這其實不是剛需。
反方三辯:宅食送CEO穆楊 分清顧客的根本性需求和表面需求 我通常會畫一條線,豎線的最左側是根本性需求,這些需求如果沒有,用戶一定會走。比如大家一直說的QSC、環境,等等。 右側是潛在需求。如果你有,就可以把用戶從競爭對手那里給搶過來。比如更具性價比的產品、更好的營銷,等等。 豎線的中間就是表面的需要。比如,有沒有充電的地方,或者是店里有沒有雨傘,這些只是表面的需要,不是影響顧客是否進店消費的根本因素。
定位不同,提供的服務項也應不同
▼
芙蓉巷創始人 吳少輝 餐廳定位不同,服務也不同 對于正餐來說,吃飯本身需要的較長的時間,不需要過多考慮翻臺率的問題,提供充電口是可以的。 對快餐、自助餐這種需要高翻臺率的餐廳來說,沒必要安裝充電口。拿芙蓉巷來說,我覺得大家來芙蓉巷主要目的是吃飯,如果需要充電,我會讓服務員幫忙拿到吧臺,但是在座位旁邊我們是沒有安裝插座的。 但是,如果一家餐廳的定位是休閑體驗類的,就要給顧客一個很好的體驗,安裝充電口就會更好。比如星巴克這種,大家去不單單是為了消費,聊天談事情的人很多,就一定需要充電口。 所以,不同的店,需要不同的對待。不是說,任何好東西都適合于所有的店面。
對于餐廳是否需要安裝充電口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互動。
一份幫你洞悉行業未來的數據報告
從阿里、騰訊,到海底撈、西貝……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
訂閱方式
也可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師麗丹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餐飲首富復出|金錢豹倒下|選址土方 阿米巴模式落地|麥肯秀肌肉|真正的好服務 美團綠色十條公約|明檔廚房慎建|喜茶回應假排隊 海底撈獨立外賣|國民最愛小吃|西貝新戰略 奇葩龍蝦店名|餐飲店“掃地僧”|餐廳“走光” 領導力法則|桌椅擺放技巧|Slogan創意法 小一班學習報告|餐飲界“眾泰”|海底撈新菜單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