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可 點 擊 文 末 閱 讀 原 文 訂 閱
第 1299 期
繼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盒馬集市)、永輝超級物種、海物會(餐飲+食材集市)之后,前幾天,聯華華商旗下的Green&Health精品超市再次引發關注,以“零售+餐飲”模式進軍餐飲業的探索愈發縱深。(相關閱讀:開便利店、書店、花店、家具店……餐飲老板開始跨界反攻!)。
餐飲人50%毛利才肯干的事兒,他們只要30%毛利就干了,這里面有什么邏輯和啟發?
”
5月27日,浙江聯華華商集團(以下簡稱浙江聯華)旗下新一代精品超市Green&Health在新國大購物中心開業。這家面積950平方米的精品超市,開業兩天日均銷售額突破20萬元、日均客流量超過2000人。
Green&Health由聯華旗下的精品超市CtiyLife升級而來,進一步增加了餐飲比重,餐飲面積占比60%以上,剩下不到30%的經營面積,其中大部分為休閑食品和酒水飲料,只留下少組貨架經營個人洗護用品。
Green&Health走的是當前行業流行的“零售+餐飲”路線。為了提升消費者堂食的體驗,店內專門設置了數十平米的就餐區,透過就餐區的落地玻璃窗,便可一覽武林商圈繁華的街景。
其實聯華早在2014年就開始探索“超市餐飲化”(內部叫生鮮餐飲化)。上一代精品店——CtiyLife延安路店數據顯示:“生鮮餐飲化”改造以來,超市包含熟食在內的餐飲部分客流增加50%;整個門店的客流增加20%;帶動門店整體銷售額增長18%;此外,毛利率也有顯著提升。
這一組數據具有參考價值,它至少解答了實體店要不要搞“超市餐飲化”的疑問。而“超市餐飲化”方向探索出的三條經驗值得借鑒:
● 把控核心供應鏈:大部分食材和菜品均為自主研發,最大程度保障了商品品質和成本優勢; ●組織架構要調整:門店生鮮經理演化為“餐飲經理”的角色,負責餐飲的制作和出品; ●食材銷售是根本:超市餐飲化并非要成為餐飲企業,而是通過堂食帶動食材銷售,并起到提升客流、增加毛利的作用。
▲為了最大限度節約空間、提升坪效,Green&Health使用了Your Table 系列陳列臺。可以收縮、移動,更有多種配置可根據陳列商品和陳列場景的不同進行任意搭配、組合使用。
更可怕的是,他們還開始自己培養餐飲人才,比如浙江聯華。“決定生鮮餐飲化轉型之后,我們四處考察各種排擋、小吃,只要是能夠適合引進到超市里面的,我們就去學習,為此也交了不少學費”。聯華華商相關負責人表示。
自己培養餐飲人才好處有二:一是有利于控制人工成本;二是能將經驗傳承下來,將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中。
最近這大半年,讓永輝再次引發關注的熱點竟然在餐飲業。不僅自己(永輝超級物種)做得風生水起,而且同時影響了兩個行業:既影響了超市周邊的餐飲快餐企業;同時影響了現在很多大型連鎖超市,都開始走“賣盒飯”這條路。
而豪蝦傳創始人蔣毅去上海考察盒馬鮮生二代店“盒馬集市”時發現:它占據了整個商場的負一樓,分類也很多,從進門口的牛排,日料,到中間的餛飩,餃子,最后到水產檔口,生意爆好。它與傳統綜合性超市最大的區別在于跨界融合。
在蔣毅看來,雖然形式類似但屬性完全不同:以餐廳為主導的產品自選加現場烹飪,主體是餐廳客戶是就餐愛好者,客源主要集中在就餐高峰期;以超市為主導的主體則是超市,客戶是逛超市的顧客,客源沒有時間限制。一個是走質,一個是走量。一個是為了賣飯,一個是為了賣食材。一個產品在餐廳必須有超過50%的毛利才會上菜單,而超市毛利只要有30%就能做。
因為行業不同而帶來思維差異,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對此你怎么看?
來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ID:retailobservation 內容有刪改
獲取餐飲品類分析
了解行業未來趨勢
請關注《2017中國餐飲報告》
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瘋狂的雞排|井格代言重慶火鍋|毛肚火鍋熱 新網紅西尾抹茶|高端餐飲魯班張|混血兒胡桃里 2017小龍蝦報告|開業清單|喜茶西少爺 做餐飲的4個機會|國人愛甜鮮勝過麻辣|烤串品類說 降價的學問|日本菜晉升八大菜系|58騙子集中營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