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公眾號回復“海底撈”,可領取“海底撈管理金句100條”從我掌握的數據來說,很多餐飲人,喜歡看失敗的案例。像一些教餐飲人如何躲避大坑的文章,往往點擊率更高。這看似非常正確:成功是不可復制的,而失敗卻更具有共性。你最后會發現,很多人填坑的結果,獲得的是共同認知——就是餐飲的基本常識。我還發現,越是企業做得好的老板,越關注優秀案例,在他們看來,關注優秀者才能讓自己更優秀,因為成功者更具有全局觀。其實,很多年前,我也很喜歡看敗局,也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甚至把《大敗局》讀了不下五遍。這位企業家,經營企業30年,成功跨越多個經濟周期,實現企業持續、并勻速發展。有一次,他說:“小王啊,你看我做企業,就是三個法寶:資本、技術、人才。”“在我們企業還很小時,我果斷要融資,有了資本的力量,我們才能引進技術。”“我非常重視技術,從全世界引進先進的技術。當初,很多人都反對我花大價錢買國外的技術,現在他們知道,有些人辦不到的事情,技術可以幫你開拓市場。”“人才也是我們的法寶。我這么多年,就是在折騰人才。一是用制度考核人才;二是用重金引進人才。”這一次談話的核心思想,成為我認識梳理餐飲業的“照妖鏡”。我先后提出餐飲經營分為兩種:一種是開飯館,一種是做公司。餐飲業當前的主潮流是“公司化進程”。這一次談話,也讓我重新思考:看太多失敗案例,并不能讓人感知到正確的方法。
再后來,華杉也提到同樣的觀點,他說“關注不幸的家庭,并不能讓你獲得走向幸福的方法。”有時候,太局限于小挫折,小失敗,會失掉了大方向,大機遇。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也很早就造出了汽車。可惜,因為曾經發生汽車撞人事件,為了保持行人的權益,英國在1865年頒布了《紅旗法令》。《紅旗法令》規定,蒸汽汽車在市內最高時速不得超過3.2公里,在市郊每小時不得超過6.4公里。為了避免撞傷行人,《紅旗法令》還要求,汽車行駛時,必須有一人手執紅旗在汽車前方55米處步行。這樣一來,蒸汽汽車直接變成了蒸汽轎子,完全失去了意義。盡管后來這個法案在一片反對聲中被廢除,卻使英國失掉了汽車工業崛起的最佳機遇期。再換個角度來說,很多時候,試錯,往往是走向變革性成功的正途。
所以現在,我已經把《大敗局》扔掉了,我也很少寫失敗的案例。因為我更相信,一個成功激發又一個成功。我在《道哥下午茶》里,多次重復一個金句:成功不是盲目的試錯,而是有目的實踐。相對于失敗的案例,成功案例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的狀態,會打開你的思維和眼界。而失敗案例只是一個片斷,常常會把你的思維局限在某個環節。比如,成功案例企業是階段式成長的,先從產品開始,然后擴展門店,再經歷品牌、組織力、供應鏈、組織力的二次調整,企業文化等。而失敗案例,往往卡在其中一個環節就結束了。我梳理了西貝30年的成長路徑,發現階段式成長的節奏很明晰。之后,我又梳理了海底撈、九毛九、巴奴、喜家德、樂凱撒等企業的成長歷程,他們都呈現出“階段式成長”。
相反,我梳理一些老字號和網紅企業,卻看到他們要么停留在某個環節,坐看時間累積。我接觸到很多餐飲企業,有死于股東意見不合的;有死于店長離職;有死于經營不善的;有死于產品不行的;有死于學習外婆家和西貝的;有死于打折促銷的。看了太多的失敗,忽然覺得,在餐飲業,成功是相似的,而失敗反而各有各的不同。看了太多的失敗,反而更加分不清成功的路徑到底在哪里,到底哪個問題才是根本問題。在失敗的案例中,就會陷入到碎片化認知中。與其只摸100個大象的大腿,不如摸一只完整的大象。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一個核心觀點就是“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正確的練習”是高效成功的關鍵。作者說,不論在什么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借用這個理念,我認為餐飲經營也有一個關鍵,就是要認請“公司的邏輯”。
人性中的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欲、嫉妒七宗罪,每個都是不定時炸彈。比如,某知名電商公司臉盲癥老板,就身陷不堪之中。而他的貪欲又使他在公司治理上,處于專制狀態。它的成長,一是規模要長大;二是它的發展需要吸納、整合更多的資源。公司的成長是階段式成長,先從產品開始,然后經歷品牌、組織力、供應鏈、組織力二次調整、企業文化等階段。在這個成長中,我還特別強調“規模”。因為規模會突破人性的局限。舉個例子來說:管理4家店,老板可以親歷親為。要是管理40家店,老板就要信任團隊,同時還要允許公司有灰色地帶等。4月30日,在長沙分享會上,我提到一個現象:為什么同樣的鋪位,同樣的租金,有的生意慘淡,有的生意火爆?這其中,就是圍繞人效、坪效、品類、客單價、動線人流量等,計算出品類、面積、客單價的數學關系,從而在沒有開店之初,就基本上預測業績和風險。也就是說,一家店在沒有開業之前,就可以測算出盈虧平衡點。比如,商場租金一般是25元左右,小店面積一般在30平,每天的租金就在750元,再加上管理費用,每天成本就達到八九百,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一千。一個月算下來,成本在二萬五到三萬。按照比例,成本不高于銷售額的20%才能活下來。而這些小店,客單價通常在25-30元,位置一般是10個。假設一天接待一百人,才能做到3000元。以成本是1000元,銷售額是3000元計算,成本就突破了20%。更要命的是,很多店一天很難做到接待一百人。這些底層邏輯,并非無章可循,卻常常被選擇性忽視,因此做餐飲被一些人理解成了“玄學”。很多企業,不是死于他殺,而是死于自殺:不會算帳,算不清帳。有意思的是,還有很多人把經營的底層邏輯“神秘化”。有人說成功靠運氣,有人說成功靠背景,還有人說“求之不得,反求諸已,要修心。”經營的確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老板們研修佛法、易經、圣經,希望通過心靈的成長實現公司的成長。這無可厚非。但是,一個團隊的成長不能只是依靠發愿,而要依靠有目的實踐,在企業成長的每個階段,完成戰斗任務。
海底撈|星巴克|西貝|喜家德
王品|巴奴|香天下|57度湘
撈王鍋物料理|喜茶|奈雪的茶
茶顏悅色|吉祥餛飩|大龍燚
小龍坎|集漁|蜀大俠|哥老官
Costco|格朗合|曼玲粥|食之秘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