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公眾號回復“海底撈”,可領取“海底撈管理金句100條”最明顯的動作就是頭部品牌開始收割市場,哪怕是一些高壁壘的市場,也正被一一突破。在北京,巴奴又開出第二店,西單君太店9月中旬即將開業。同時,首次進入上海市場,其上海首店已經選址在環球港,預計在年底開業。東北水餃品牌喜家德成功進入上海A類購物中心,一口氣開出四家門店。更厲害的還有兩家:一家是從廣州起家的太二酸菜魚殺進了重慶市場;另一家是火鍋業“扛把子”海底撈,25年來首次進軍“火鍋之都”重慶,連開兩店。
隨著餐飲品牌化提升、消費掌握信息的豐富,以及外來人口大量涌入核心城市,區域市場在口味、消費習慣等消費理念上正在趨同。以巴奴進京為例,起初并不為人所看好。事實上,巴奴試營業一周,翻臺率達600%。在大眾點評上,已經躍居朝陽區火鍋第一名。半年后,翻臺率超過700%。一年后,依然保持高翻臺率,消費者排隊就餐時間達到2小時,并且成為北京大眾“必吃榜餐廳”。
巴奴核心主打菜毛肚點單率高達140%,平均點單率也達124%,比鄭州區域高30個百分點。鴨腸、黃喉、鴨血等菜品點單率較高,均高于鄭州區域。更驚人的是,巴奴實現了開門紅、持續紅、一直紅,客單價一直維持在157元的高位。同時,巴奴帶動了北京市場的一些新變化。比如,毛肚熱。大批顧客被其特色主打菜品毛肚所折服,并帶動身邊顧客前來打卡。另一個跨區域的樣本是喜家德蝦仁水餃。在上海人的消費習慣中,餃子只是一盤菜,而不是主食。而喜家德成功進入上海市場,并且實現了很高的復購率。喜家德創始人高德福說,“城市化進程,帶來大量的外來人口,這本身就加劇了餐飲市場口味的多元化。區域市場的口味壁壘已經不是攔路虎了。”事實上,即使我們認知里,像重慶、成都這些區域特色比較強的市場,也正被一些頭部品牌突破。誕生于廣州的太二酸菜魚成功進入重慶。其在大眾點評上,位列觀音橋川菜服務榜第1名,獲得四星半好評,其中口味8.7,環境9.1,服務9.2。而這三項評分都高于同城市、同區域、同品類的當地代表品牌。走出四川二十年后,號稱不回四川的海底撈,已經進入了重慶,門店目前正在裝修。可以預想的是,已經成為品類龍頭的海底撈將順利收割市場紅利。自2012年迎來拐點之后,購物中心崛起+互聯網技術的合力,重構了餐飲業的“人貨場”。經過七年時間,新餐飲從萌發到崛起,已經具有了踏破市場壁壘的力量。數據也證明,這不只是個案,而是大趨勢:2018年餐飲連鎖加盟門店的增長率是23%。這意味著,大餐飲企業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而小餐飲品牌每年卻以80%的速度在消失。從拼產品到拼組織力這是一場最真實的“降維打擊”。在大量餐飲企業還在糾結于口味、爆品和營銷時,頭部品牌已經完成了從產品到品牌,再到組織力的升級,從而實現了人才競爭:有多少店長,開多少店。巴奴進入北京市場時,帶去了十二個產品,其中很多都是原創產品。比如烏雞卷,原本沒有這個產品,因為巴奴而成為火鍋業的爆品。再比如繡球菌,也被巴奴打造成為火鍋業的爆品。通過產品和品牌升級,巴奴人均客單價達到157元。這已經超過了海底撈智慧餐廳人均145元的價格。除此之外,巴奴還在進一步推動組織力提升,目前已經進行了兩輪的精細化管理培訓。新的目標就是增加北京開店數量,同時進入上海市場。在和巴奴的競爭中,海底撈產品線快速擴充,產品已經從曾經的牛羊肉、毛肚鴨腸,擴展到了海鮮魷魚。同時,海底撈組織力完成了調整,引入了阿米巴模式。剛剛發布的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這種新的組織形式已經釋放出驚人的力量。海底撈上半年新開130家門店,達到593家。明年預計將突破1000家店。九毛九也在2018年底完成了“組織再造”,由金字塔結構調整為平臺型,各品牌獨立運營。而從一開始就采用核心團隊持股的太二,成立4年時間,已經成為品類代表品牌,目前已經突破100家店,僅2019年就要新開將近70家門店。而此次巴奴進入上海市場,更是集合了從產品、品牌、供應鏈,以及組織力的綜合力量。巴奴除了毛肚、野山菌湯等多款爆品,在品牌勢能上對上海早已進行了布局,巴奴以供應鏈為支撐,先是在無錫成為火鍋領導品牌,之后把門店擴張到常州、蘇州。眼看上海近在咫尺,巴奴又復盤進入北京的經驗,引入精細化管理提升組織力。經過兩輪培訓,為進入上海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收割和收購,雙管齊下所有的今天,從來都是從昨天走過來的。5年前,巴奴剛開始挑戰海底撈時,海底撈在鄭州只有4家店,現在已經達到27家店。而巴奴門店數也達到了23家。當時很多人只是看到熱鬧。而巴奴和海底撈卻在同城PK之際,不約而同進行了市場下沉。巴奴跳出鄭州,在河南其它重點城市完成了戰略布局。在無錫開辟根據地,成為區域頭牌。之后,又戰略性進入北京市場。2019年年初,它又進入另一個核心城市—蘇州,開業即火爆。南征北戰,勢頭強勁。海底撈更是狂飆突進。在完成香港上市之后,大力進軍三四線城市,僅2018年末一個月,就在二三線城市開了10多家店。回顧這一切的開始,非常有趣。2016年,當餐飲人還在沉迷“匠心”時,餐飲老板內參就痛批“匠心”,主張有實力的品牌要做規模。當時,整個餐飲市場,已經由購物中心開啟了馬太效應。如今,購物中心已經像篩子一樣,對餐飲業進行了大浪淘沙式洗牌。結果就是,強勢品牌已經在購物中心成功會師。——在北京,西單君太百貨負一層為例:西貝、云海肴、巴奴、和府撈面,手牽手,肩并肩。——在上海美羅城,除了老牌的江邊城外、新元素、鹿港小鎮、度小月,更有樂凱撒、喜茶、太二、喜家德、鮨鮮等新秀。——在新一線城市鄭州,正弘城購物中心,頭部品牌更是云集:火鍋品類有巴奴、湊湊、豆撈坊,茶飲有喜茶和奈雪,其它全國性品牌有北疆飯店、鹿港小鎮、度小月等等。這些頭部品牌除了親自上陣,還會用子品牌,或者新創品牌收割市場。比如我們熟悉的王品,就連續新推了鵝夫人、鮨鮮、舞漁、海貍家等品牌。在廈門做創意菜的“宴遇”,新創了主打廈門菜的“榮先森”,門店已經開到了上海、杭州等地,引發排隊潮。
可怕的是,新的風向出現了,那就是——收購。8月23日,百勝中國收購了650多家規模的餐飲品牌:黃記煌。而海底撈也明確未來發展舉措主要在三方面發力:一是繼續戰略多開店,二是持續提升就餐體驗,第三項就是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業務及資產。然而,更可怕的是,現在你還沒有找到做大規模的方法,下一輪你連被收購的機會都沒有。
海底撈|星巴克|西貝|喜家德
王品|巴奴|香天下|57度湘
撈王鍋物料理|喜茶|奈雪的茶
茶顏悅色|吉祥餛飩|大龍燚
小龍坎|集漁|蜀大俠|哥老官
Costco|格朗合|曼玲粥|食之秘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