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不僅是國內咖啡行業的“激戰年”,也是外國咖啡品牌的搶灘年。 日本、加拿大,甚至肯尼亞的咖啡品牌都瞄準了快速增長的中國咖啡市場。 再過兩天,萬眾矚目的加拿大國民咖啡Tim Hortons即將在上海開出首店,豪言未來十年還要再開1500家。 餐飲老板內參 王菁 1 Tim Hortons落戶上海 哪些吃貨最激動? 從去年發布消息宣布進軍中國,到本月中旬正式公布首店地址和開業時間,加拿大著名連鎖咖啡餐廳Tim Hortons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餐飲屆和消費者的關注。 最激動的當屬回國的加拿大留學生群體。創立于1964年的Tim Hortons不僅喚醒了他們的異國求學回憶,更滲透到了加拿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被視為加拿大文化的一部分。 Tim Hortons 的“點餐黑話”——“Double-Double”,意思是“雙份奶和糖”,已經被收錄進加拿大牛津英文詞典中。 很快,Tim Hortons在上海首店的菜單也被曝光,產品和本土門店基本保持一致,價格均有大幅上調。在本土走高性價比路線,近十年沒怎么漲價的小杯咖啡,由1.52加元(約合8.7元人民幣)漲價到17元。 除了咖啡,Tim Hortons還銷售多種漢堡和甜甜圈,都是極受歡迎的快餐。 和日前登陸上海的人氣漢堡品牌一樣,Tims也推出了一款致敬本土的特別產品,魔都限定咸蛋黃和臟臟口味“天趣球”。 而餐飲行業對于Tim Hortons的關注,則集中于它有“多能打”。要知道,在Tim Hortons的老家加拿大,它賣咖啡碾壓星巴克,賣快餐吊打麥當勞,是妥妥的土霸王。 據了解,目前Tim Hortons在全球10個國家,擁有4800多家門店,年收入超過200億人民幣,每年賣出超過20億杯咖啡。 進入中國之后,打算在十年內開出1500家門店。 2 “后浪”搶灘在即 前浪卻在沙灘上掙扎 作為Tim Hortons全球第4850店,上海首店亮相又會給激戰正酣的國內咖啡市場帶來怎樣的新局勢呢? 想回答這個問題,可能要看看比它早一步登陸上海的“前輩”——日本國民咖啡品牌Doutor coffee的現狀。 周末六點左右,內參君來到Doutor coffee上海首店所在地吳江路,作為臨街第一個餐廳,Doutor 簡潔的白色招牌分外顯眼。走近一看內參君大吃一驚,這棟上下兩層的咖啡館竟然一個人也沒有。 用餐高峰時段,咖啡館客人稀少是正常現象,但是空無一人的Doutor coffee還是和對面上座率50%左右的Costa形成了鮮明對比。 當天晚上九點半,內參君看到Doutor coffee店內的客人多了起來,但是人氣仍然趕不上對面Costa。 在去年底,Doutor coffee上海店的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店內的日杯量約七八百杯,這個成績放在上海,難說有多出眾。 3 從門店到內核 “洋國民”咖啡均有水土不服的地方 極十咨詢創始人史遠在日本餐飲行業工作多年,他對內參君表示,Doutor coffee目前表現一般的原因是多重的。 作為“日本國民咖啡”Doutor coffee的產品線在日本已經打磨得非常成熟和穩定了,上海門店選擇了直接照搬,“Doutor coffee走咖啡加簡餐路線,主要消費群體是趕時間的上班族,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有差距。”他說。 由于定位商務人群,Doutor coffee力爭提供簡潔高效的飲食和服務,標準化的原料和制作流程打磨得非常精準。 這樣一板一眼的嚴苛風格,體現的是日本人追求極致的匠心精神,但是放在吳江路這樣的休閑美食街,反而顯得有些簡陋和冷淡,體驗感的優勢被嚴重削弱了。 “產品線、選址等問題,都說明Doutor coffee還沒有找到自己在中國的定位,到底是一個商務簡餐店、還是一個休閑餐廳,這是最大的問題。”史遠表示。 4 Doutor coffee遭遇最大的坑 Tim Hortons可能還得跳 以上這些分析,還只是單店運營凸顯出的問題,而內參君認為,Doutor coffee在中國的窘境,則突顯出了一個中國咖啡市場的深層次問題,那就是對于多元化咖啡文化形態的低接受度。 先拿中國的兩個鄰居,日本和韓國來說,這兩個國家受歐美文化影響,咖啡的消費氛圍非常濃厚,在近百年的市場演變當中,逐漸形成了屬于本國的獨特咖啡文化。除了簡潔高效的日本Doutor coffee,更明顯的例子是韓國的咖啡陪你和多樂之日,從里到外充滿著新潮韓范的休閑時尚感。 中國的咖啡消費還處在比較原始的階段,剛剛接受了星巴克為代表的歐美咖啡文化,對于日系韓范的咖啡館感到非常陌生。消費者在消費時仍然傾向于選擇自己熟悉的星巴克和Costa。 這個問題,誕生于楓葉國的Tim Hortons一定程度上難以避免,它起源于加拿大歷史悠久的國民運動——冰球,品牌內涵充滿運動的活力和親民感,這些文化內涵同樣很難讓中國消費者感同身受。 在開業籌備期間,Tim Hortons的中文官微發布了一系列品牌營銷活動,互動留言量并不大,參與者多為曾在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 5 咖啡品牌之爭道阻且長 認知是永遠的戰場 據了解,Tim Hortons與漢堡王同屬一個母公司,而兩家在中國的代理商也是同一家。可以說,Tim Hortons的中國之路,一定程度上將會和漢堡王的發展路徑類似。 而咖啡這個品類的特殊之處,在于它不僅是一種產品,更是一種場景,甚至是一個平臺。這賦予了餐飲人巨大的想象空間。 目前上演在中國市場的咖啡大戰,將長期集中在“認知”這個戰場上,任何想要搶灘中國的外國品牌,都必須經過這重考驗。 認知——咖啡到底是什么?它在中國人的日常飲食場景當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這個問題還沒有清晰的答案。這也是傳統連鎖咖啡品牌、互聯網外賣咖啡品牌、精品咖啡品牌廝殺最激烈的戰場。 Doutor coffee已經證明了,想要從國外帶著現成的概念照搬是行不通的,Tim Hortons入局帶給行業最大的懸念,就是它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王梅梅 視覺|劉凱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火鍋黑馬 | 喜茶驅逐哈根達斯|椰樹椰汁
Shake Shack來中國 | 38元客單價營收2億|情人節營銷
5年開1000家線下店 | 火鍋江湖30年| 肯德基“變身”
商務合作: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宋宋 15801484702(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