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零
壹
柒
丁
酉
雞
年
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
2015年上半年餐飲收入達14996億,2016年上半年餐飲收入達16683.2億元,相比去年強勢增長11.2%。這么多的消費全都流向大眾和小餐飲?
2016年已過去,一些如雷貫耳的老牌餐飲轟然倒下,創始人潸然落淚。而一些外行人跨界干餐飲,反而賺的盆滿缽滿。有的人說餐飲不好干,有的人說我頭兩家店生意特別好,朋友硬塞錢投資我。
2017年餐飲發展趨勢在哪兒?
3萬億的市場,我怎么能分一杯羹?
我有錢想投資餐飲市場,怎么做?
這些問題沒有答案,即便有答案也因人而異。筆者投身餐飲這么多年,見過很多難以解釋的現象。比如百勝集團中高級管理層人員出來創業:選址、產品、服務、包裝、營銷等都很專業,自己的事業更是使出了120%的勁,但就是沒生意,輸得一敗涂地;
而有些之前是修電腦起家的,今年跟風加盟餐飲,開了一個潮汕牛肉火鍋店,店面衛生差、服務差、菜品也不穩定,周邊競爭對手還不少,但結果開了就火,300萬的投資,不到半年收就回了成本。這些親身經歷的例子,似乎在告訴眾人:——“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筆者不是在宣傳命理學,只想借助內外行開餐廳的不同結果告訴大家,當下餐飲人要明白——向互聯網人學習:擁抱變化。
盡管如此,在下一波行業風潮來臨之前,總有些蛛絲馬跡。有心人發現了可能更上一層樓,沒留意的可能就會被新一波浪潮淹沒。那么2017年中國餐飲行業有哪些趨勢呢?
1. 大眾餐飲將誕生航空母艦
無論從數量還是市場份額來看,當下大眾餐飲都是主流。而根據種類不同,大眾餐飲今后對于品牌、社交、營銷、健康、標準化、服務上將繼續深挖耕耘。
猶記得當年拾獲葉茂中的《7萬億的誘惑》,如獲至寶,細細品味感覺字字珠璣。感覺記住每一句話都像是在7萬億蛋糕上揩了一指油,那種甜到心里的竊喜難以言喻。
在書中,葉茂中這廝提出快餐領域是最有可能出現巨無霸企業。(當然,結合當時作者寫作的背景和企圖,葉茂中這廝暗指的是自家客戶“真功夫”,但是,如果要把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洋快餐納入計算的話,快餐巨無霸企業確實早就破了100億大關。)
①中國快餐破百億任重道遠
2015年快餐10強企業合起來才超過120億,其中領頭羊味千拉面在2015年的營業額為31.29億港元(約人民幣28億截止2016年12月份匯率),同比下滑5.8%,凈利潤為2.27億港元,同比下滑17.7%;
2016年上半年,味千拉面的業績持續下滑,其營業額下跌11.1%至13.95億港元(約人民幣12.49億截止2016年12月份匯率),不過味千今年上半年,利潤卻是大大的,源于他投資了百度外賣低于10%的股份。
②海底撈破百億,這事靠譜!
2015年中國特色餐飲前50強企業的營業額合計超過500億元,杭州飲食服務集團憑借旗下:知味觀、杭州酒家、奎元館、天香樓等知名老字號企業總收入達到了55億;
2015年中國火鍋餐飲20強企業的營業額合計超過450億元,海底撈一馬當先,國內總收入到達50.85億,這還不包括其國外市場“2.75億美元約18.4億元”的進賬。
這些上榜的企業很多是做大眾餐飲的。從賬面上來看,國產餐飲巨無霸很可能從火鍋行業里出現,而這個巨無霸極有可能就是——海底撈。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海底撈作為火鍋行業領頭羊,近幾年似乎也在面臨抉擇。
2013年至2015年,海底撈中國市場總收入分別為43.5億元、49.9億元、50.85億元。2014年及2015年,海底撈分別新開18家、31家店。然而:
2014年新開18家店,當年收入增加6.4億元;
2015年新開31家店,當年收入增加0.95億元。
——市場競爭激烈,海底撈單店盈利也在下滑。
海底撈比其他品牌體量大,同樣,張勇也比其他餐飲主更早觸到天花板。結合這幾年的數據,我們再回過頭看待海底撈搞火鍋外賣、拆分底料上市、開辟海外市場。——海底撈之所以說是創新的企業,可能是因為它經歷的要比其他企業早。
回到之前的話題:2013年至2015年,新加坡海底撈集團(海外集團)總收入分別為1290萬美元、9810萬美元、2.75億美元,2015年海底撈國外市場收入比2014年增180%。截至2015年底,海底撈集團擁有7家海外直營店,其中新加坡3家、美國洛杉磯1家、韓國首爾2家、日本東京1家。
海外7家店2015年全年創收約18.4億元,而中國142家店營收為50.85億元。粗略計算下來,海外每家店平均營收是2.63億元,而國內單店僅為0.36億元,海外單店是國內的7倍。如果繼續拓展海外市場,破100億大關似乎指日可待。
③互聯網催生百億企業
繼大眾點評(社區)、美團(團購)之后,互聯網在餐飲這塊市場上又切下了一塊新蛋糕——外賣。外賣行業的火爆無需多言,外賣騎手動輒過萬的收入讓一干寫字樓白領們汗顏。而外賣騎手里開始出現女騎手,這是一個信號——外賣市場太火爆。
以外賣為跳板,一波新的餐飲主們和投資人眉來眼去,一度擦出愛的火花。2016年獲得融資的餐飲品牌:小恒水餃:B輪融資5000萬;刑少爺:A輪融資1000萬;遇見小面:B輪融資2500萬;Coffee Box:B輪融資5000萬;宋小菜:A+輪融資8515萬;好色派沙拉:A+輪融資2200萬;因味茶:A輪融資5億;Kao!烤鋪:A輪融資2000萬;喜茶:A輪融資1億元;西少爺:B輪融資1150萬美金。
互聯網對于餐廳來說是一個杠桿,用得好,品牌可以一躍而起。通過第三方外賣平臺帶來的訂單,有時候其單數不可估量。用不好,互聯網海量而又快速的“口水”分分鐘能把一個品牌淹死。
與此同時,現在餐飲行業已經出現“生態圈”的概念,即大家開始合作共贏,借助生態圈的力量上中下游一起合作突破百億。
這好像是天方夜譚。我們來算筆賬,一年100億,平均每天約是0.2739億,約是2700萬。如果門店開到100家,每家日進賬27萬(海底撈平均單店盈利3600萬,每天約10萬);如果開到1000家,每家日進賬2.7萬。
2016年6月7日,餓了么日訂單量首次突破500萬。2016年5月,餓了么下午茶、夜宵時段訂單相比去年同比增長243%、235%,每天水果品類的交易額達到300萬元。
這還僅僅是外賣三巨頭之一的數據。在增長比率成倍數的網絡市場——量變終將引起質變。更何況,“玩”數據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都是家常便飯。沒有半斤充八兩,不到八兩冒一斤。反正數據都在我這兒,我怎么玩你也看不著。
無論快餐、火鍋、還是互聯網餐飲,在2017年他們的經營會愈發的科學、系統,大眾餐飲將汲取餐飲生態圈的力量打造一支百億餐飲巨無霸。
2、傳承匠心的小餐廳更滋潤
當下餐飲門檻水漲船高,品牌、營銷、環境、服務、產品等各方面都要提高。無形之中提高了對餐飲主財力、人力、精力的要求。
而且,隨著人們收入增加,聚餐往往扮演著社交的職能。尤其是對于當下25歲左右的女性來說。社交是她們花費財力、精力最大的地方。
當大家都在想往社交化、標準化、規模化走的時候,產品往往就不能夠做到100分。其實,大家也都公認,當餐廳開多家分店之后,菜品的口味勢必要打折扣,剩下的就用品牌、環境、服務來彌補。
而蒼蠅館子和小而美的餐廳,能填補品牌化經營帶來的空缺。類似蒼蠅館子這樣的小店,用心經營足夠養活店主一家。而小店通常老板就是廚師,對于口味依賴非常重,靠著一道菜,去深耕。
大打“傳承、匠人、手工、地域”的文化,對于部分有手藝只想過自己的小資日子的老板來說,這個夢想是有實現的土壤。
①商業角度。從商業角度來說,小餐廳深耕自己的口味做到極致,靠口味帶動口碑,打擊連鎖餐廳的軟肋,填補市場空缺,這從理論上是說得通的。
②定位理論。從定位理論來說,有1%的人喜歡吃燉菜,而小餐廳深耕燉菜,抓住這1%的人群,1%乘以人口基數,這個市場對于小店來說非常大,定位該人群心目中當中的位置。
③生態角度。從生態圈角度來說,餐廳再好,消費者也不可能天天去吃,總有吃膩的一天,這就需要品類的多元化來填補消費者舌頭吃膩的那幾天。好比獅子吃剩的食物,總要有鬣狗這樣的腐食動物來清理現場,以免草原被污染,導致食草動物減少,獅子沒得吃。
④文化角度。從文化角度來說,那些極具地方性的小店,有時候會成為地域文化的代表性,乃至被神話,深扎根于該地,想死也死不掉。
比如,上海阿大蔥油餅,小攤子經營30年。爆火后涉嫌無證經營被取締,卻得貴人“餓了么”相助,東山再起。
2016年爆火的阿大蔥油餅,是蒼蠅館子和小而美餐廳未來的出路之一。另一種小餐廳的出路可以學習“張爺爺手搟面”。
隨著時下越來越多人倡導匠心,2017年將會有更多的“阿二鍋貼”、“阿三胡辣湯”、“阿四紅燒肉”被當地的吃貨們頂上熱榜。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是對匠人們的饋贈,也是對餐飲生態圈的促進。
3、2017年高端餐飲有觸底反彈跡象
2015年上半年餐飲收入達14996億,2016年上半年餐飲收入達16683.2億元,相比去年強勢增長11.2%。這么多的消費全都流向大眾和小餐飲?
過去,不論俏江南還是湘鄂情,他們的發家史里都有公務消費在推波助瀾。隨著政策出臺,高端餐飲在走下坡。近幾年來,不斷聽到高端餐飲關門轉型的聲音。
2013年張蘭把俏江南賣給CVC;
2015年7月19日湘鄂情關閉了北京最后一家門店。上市企業湘鄂情餐廳生意寡淡,三年關店26家;
2016年高端餐飲凈雅大酒店連續關門歇業,11月最后一家門店關閉。創始人張桂君現身某座談會總結經驗數度哽咽。
當下餐飲人以大眾餐飲為主流,使得餐飲分布呈紡錘狀,但當下社會財富分配并不呈紡錘狀。高端餐飲確實是在下滑,但不代表沒有需求和市場。就目前形勢來說,高端餐飲有沒有觸底反彈?不知道,但是有些訊息值得留心。
①米其林和它的高端餐廳
2016年9月,米其林發布了上海第一部餐廳指南,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米其林美食指南。除了部分必登餐廳,剩下的星級餐廳,只有3~4家人均不超過200元,其他都屬于高端消費。
米其林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高端餐飲下沉的時候來上海。以米其林團隊的調研水平,這點不可能看不到。筆者在這里揣測,米其林和他的團隊一定是分析得出了什么。
②外婆家逆市而上宴西湖
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有一個舉動頗值得嚼味。他逆市而上號稱投資800萬在杭州黃龍飯店里開了一家高端餐廳——宴西湖,計劃人均定位在500元左右,2016年元旦開始接待客人,宣稱要提前3個月預定座位。
宴西湖,很好的將中餐和分餐制利用創意菜和杭邦菜融合在一起。通過一場精美的環境,將用戶的就餐體驗達到高潮。而事實上,消費者的體驗確實達到了吳國平的預期,凡是去過的基本贊不絕口。
不過,預訂并沒有那么準確,號稱要提前3個月預訂,實際上只要1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預定到,某點評網站上顯示其人均更高!773元。在杭州這個準一線城市,宴西湖算是站住了腳。
如果把宴西湖和米其林指南放在一起,在考慮到杭州近些年對世界承辦了諸多會議和活動,吳國平這盤棋下得很大!
專訪排隊網江浩南,揭秘餐飲信息化的營銷之路!
未來餐飲軟件如何更好地為餐廳服務?
繼360、樂視后,排隊網再出免費殺招
智能會員營銷做好這3步,輕松提升營業額
餐飲營銷方式剖析:做會員營銷才能賺?
微信ID:JSH_V5
沒關注聚食匯,別說你是做餐飲的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