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曾經的“排隊神店”關門易主
▼
成都春熙路聯升巷上,喬東家脆皮火燒一直擁有“霸主”氣質:門口排隊的人排到了馬路上、電視上循環播放著美食節目的各種報道……
每天早晨一開張,火燒店就會迎來這種排隊盛況,讓周邊的其他小吃店老板艷羨不已。
但好景不長,今年4月之后,春熙路的傳奇火燒就不再傳奇了。
細心的市民發現,該店變成一家烤蹄花店,附近科甲巷的門店也變成了其他煎炸小吃的門市。
而位于銀石廣場28樓的公司總部,據大樓物管介紹,今年5月就離開了。
|加盟商|
加盟培訓重點是“排隊”
▼
2014年,喬東家還是“如日中天”。
長沙的洪先生到成都旅游,讓他最難忘的“景點”就是,春熙路的聯升巷喬東家脆皮火燒店外,排隊買火燒長長的隊伍。這讓他看得目瞪口呆,“跟撿錢一樣”。
△昔日春熙路火爆的排隊場景。
于是,他在排隊的門店外一連觀察了3天,最長一次看了2個小時,最終決定加盟。
經過工作人員對各種“套餐”的介紹,洪先生決定做“市級代理”,這樣他回老家就能想開多少家店就開多少家店。“加盟費34萬元,其中包括8萬元押金。”
2014年7月,洪先生回到長沙準備大干一場。可是不到一年,就偃旗息鼓了。
“店里平均一天只能賣出80—90個火燒,最多時賣到過270個,與當時宣傳中平均一天賣1600個的數據相差甚遠。”雖然一個火燒成本3元,他定價10元,但扣除每月3萬元的店鋪租金和5個員工的工資,他發現非但不賺錢還越來越虧損。
2015年5月,他關了店。8月,他到公司總部要求退押金無果,一直到現在,公司都不見了。
洪先生說,還有加盟商和自己一樣,都陷進去了,目前在他加入的一個討要押金的微信群里,已經達到87人。
川師店加盟商李先生也表示:當初花了三萬多元加盟喬東家。但是后期培訓,總部就只派人花了一天時間,教自己如何制造排隊現象。比如:推延產品制作時間,限量制作產品或找“托”等。
在李先生看來,如何制造“排隊”現象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在大眾點評網上可以發現,喬東家脆皮火燒的最高評分在3.5分,大部分在3分上下。更有消費者對喬東家的產品和制作速度提出質疑。
|員工|
你看到排長隊的很多都是“托”
▼
事到如今,“排隊傳奇”的火燒背后的秘密才公之于眾。
△曾經的光芒萬丈,全是假象。
洪先生說,公司安排的督導告訴他們,要控制上餅的速度,人為制造外面隊伍的長度。成都川師店的李先生也表示去總部接受過培訓,“完全可以及時供貨,但為了讓人排隊,就讓慢慢出貨。”
不僅安排“慢慢出貨”,還找人排隊制造人氣。
就是花錢雇幾個兼職捧場,“10塊錢一個小時,有時會請四五個人。”或者利用團購的低價吸引來顧客,讓他們排隊購買。
2014年大學畢業后,胡兵(化名)應聘到了成都喬東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每個月底薪3500元,如果發展一個連鎖店還有1500元的提成。
胡兵說,除了請兼職人員,有時候公司搞活動,還讓內部員工扮演食客,他也曾假扮食客去排隊。但沒過多久,他就發現公司資金出了問題,半年后就離開了。
|點評|
加盟商的投機心理狀態是種病
▼
雖然目前這個公司已經人去樓空,電話無人接聽。但在網上,至今仍能搜索到不少關于喬東家的報道。
2014年2月10日,《商界》雜志的一篇報道還探秘過,6名員工全年要賣出近58萬個火燒,平均每天賣出1600個左右的傳奇。
報道中介紹,創始人王朝中很有生意頭腦,17歲就幫家里還清了二十多萬元的債務,2009年,在成都春熙路創立了“喬東家脆皮火燒”,被稱為“火燒之父”。在那篇文章中,王朝中的“喬東家經營法則”甚至還被包裝為街邊經濟的崛起。
△選擇項目時,一定要看清背后的貓膩。
不過,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天下沒有能包住火的紙。營造火爆的排隊局面本沒有錯,可花錢雇人排隊就太卑劣,自欺欺人的下場誰都能想到。而成都本地的餐飲老板對此事也諸多感慨。
另外,也提醒加盟商,在考察項目時,需要先了解項目所在地區的屬性。比如成都春熙路,是地標性商業街,也是一旅游必備景點,人流特殊性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擬、也很難復制的。此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品牌,有一定的先天位置屬性,它短期內的成功或不能作為普遍商業模型。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王瑛
沒關注聚食匯,別說你是做餐飲的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8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