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均瑤大健康IPO成功過會,但可能挑戰才剛剛開始

    7月2日晚間,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97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顯示,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大健康”)首發過會。這意味著均瑤大健康朝著“乳酸菌飲料第一股”的方向又邁進一步。

    據均瑤大健康提交的招股說明書披露,此次均瑤大健康將發行不超過7000萬股,擬募集資金金額約為11.99億元,主要用于新建常溫發酵乳飲品的生產基地及品牌升級建設項目。
    但事實上,近兩年依靠常溫乳酸菌飲料在市場上“大殺四方”的均瑤大健康,仍然被證監會在經銷模式、代工產量等相關問題上提出了問詢。更多業內人士也認為,主營產品單一、經銷商實力較弱、市場競爭加劇等多方面原因,都是均瑤大健康未來發展路上的“攔路虎”。

    乳酸菌飲品是個好賽道
    均瑤大健康旗下的主營產品常溫乳酸菌飲料,是含乳飲料中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根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15-2019年五年間,中國乳酸菌飲品市場復合增長率為11.2%,2019年中國大陸乳酸菌行業市場規模達364.8億元。未來中國大陸乳酸菌市場將持續穩定發展,有望在2024年達到492.4億的規模。

    而常溫乳酸菌與低溫乳酸菌飲品區別主要在于乳酸菌在生產過程中熱力殺菌處理階段已被滅活。因此,常溫乳酸菌可以在常溫下貯存和銷售。常溫乳酸菌也可以和果汁、蔬菜汁、谷物等天然元素結合,不斷推出健康、營養、口感豐富的產品,適應不同消費場景。
    受益于低溫乳酸菌產品建立的消費需求基礎,常溫乳酸菌也被視為具有“促消化”、“潤腸道”等功能,是營養、健康的飲品。同時,因無需冷鏈運輸、易于貯藏,常溫乳酸菌的銷售半徑大大擴展,目標市場更為廣闊。
    但與低溫乳酸菌飲料相比,常溫乳酸菌飲料目前以二、三線市場向下滲透。價格上,常溫產品相對那些需要更加規范的冷鏈物流和倉儲條件的低溫乳酸菌來講,價位更低;口感上,則與低溫相似,甚至風味更好;渠道上,主要以商超、流通、特渠,甚至部分餐飲終端為主。
    為何常溫乳酸菌飲品能快速興起呢?食評方曾通過與相關經銷商交流,歸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不少經銷商認為常溫乳酸菌市場是由低溫乳酸菌市場培育起來的。佛山騰陽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天就稱,“在低溫乳酸菌飲料市場上,味全、蒙牛、伊利、養樂多等龍頭企業都在不遺余力地做推廣,而促進腸胃消化這一賣點也切中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需求,包括年輕人、老年人、小孩等主流消費群體都對該品類非常青睞,涵蓋的消費群體基數大。”
    其次,常溫乳酸菌飲料在渠道上運作更加多元化,且渠道費用投入低,回報高。目前,低溫乳酸菌飲料的主要銷售區域局限在配有低溫冷藏系統的大型KA賣場、商超等系統里,而常溫乳酸菌飲料由于在配送、倉儲、保質期、退換貨等方面優勢更明顯,就則突破了渠道限制,能在便利店、批發市場、網吧、學校、面包店、終端店銷售。
    與一線低溫乳酸菌飲料品牌相比,常溫乳酸菌飲料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而經銷商也愿意去做市場推廣。均瑤大健康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48.25%、51.33%和 52.66%,遠高于普通飲料企業20%—30%的平均毛利率。

    同時,低溫乳酸菌飲料主要由國際或國內一線企業操作,具有強大的品牌力,廠商無需做更多的工作便能形成終端拉動,而常溫乳酸菌飲料則需依靠廠商的默契配合,以上量贏取規模效應,因此市場拓展速度較快。
    第四,從產品本身而言,有經銷商分析稱,低溫乳酸菌飲料口感偏酸,而常溫乳酸菌飲料則口感偏甜,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偏甜口味的接受度更高,利于產品推廣。
    由此可見,常溫乳酸菌飲品已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近年維持較高的增長態勢,是飲品企業搶奪市場的關鍵。根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15-2019年五年間,國內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規模從77.2億元增長至148.8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7.8%。2020年國內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有望達160.6億元。
    這樣的市場,似乎有足夠的理由催生出一家上市公司,但均瑤大健康有足夠的底氣成為這個行業的巨頭嗎?目前來看,似乎還差點火候。

    主營業務單一,未來成長性并不確定
    雖然乳酸菌飲品是個好賽道,但就均瑤大健康而言,過于單一的產品結構也讓其面臨著諸多挑戰。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均瑤大健康乳酸菌系列飲料收入占比達95%以上,味動力常溫塑瓶系列占營收比重更是分別高達97.53%、96.51%、89.48%。
    此外,均瑤大健康長期處于自有產能利用不足、嚴重依靠代工的矛盾狀態。2017年-2019年,其整體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1.78%、64.39%、65.42%。同時,其代工廠產量曾連續多年超過總產量的50%。味動力常溫乳酸菌飲品的代工廠產量占均瑤大健康該產品產量的比重分別為62.81%、39.96%和35.27%。
    對此,發審委要求均瑤大健康說明代工產品委托加工費在報告期內標準是否穩定;均瑤大健康及其關聯方與代工廠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者相關利益安排,是否存在為均瑤大健康分擔成本費用或利益輸送等行為。
    同時,就常溫產品本身而言,其生產工藝是在生產過程中熱力殺菌進行滅活,而并無活菌存在、同時存在高糖分的常溫產品究竟能起到多少“助消化”的輕體功效,一直是業內爭議所在。而隨著消費知識的普及與市場升級信號明顯,常溫類乳酸菌產品的創新升級也勢在必行。
    一般而言,企業的創新能力往往與企業的研發重視程度、研發投入相關。遺憾的是,我們在招股說明書中發現,均瑤大健康的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非常微小,2017年-2029年三年的研發占比不足營收的0.2%,這一比例與同業企業相比明顯偏低,與上市公司養元飲品相近,而后者近年一直被業內詬病為“主營產品單一”、“研發費用偏低”、“創新能力不足”。
    當然,這也側面應證了常溫乳酸菌飲品在生產工藝層面上的成熟性、穩定性,卻也不禁讓人質疑企業未來的可持續創新能力。

    銷售網絡區域化明顯,渠道管理有待精細化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目前均瑤大健康的常溫乳酸菌產品味動力等在華東、華中地區表現突出,其中華東地區貢獻了一半以上的銷售額。但其余地區如西北、華北、華南、東北等地銷售情況與成熟市場相比不僅銷量差距較大,且這些弱勢市場三年來并沒有出現明顯增長態勢,反而局部區域如西南地區、東北地區還出現了一定下滑。

    從這方面來講,均瑤大健康的區域性仍然明顯,并且未來能否順利拓展新市場也需要時間觀察。
    另外,發審委還對均瑤大健康的經銷模式提出質疑。具體問題包括2018年新增經銷商家數較多、2017年和2019年退出經銷商數量大于新增經銷商的原因及合理性;30萬元以上訂單數量自2018年起增長較快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向經銷商壓貨調節收入的情形等。
    招股書顯示,均瑤大健康2018年經銷商新增668家,退出468家;2019年經銷商新增524家,退出622家,期末共有經銷商1306家,但3年來持續合作的經銷商僅有516家,不足半數。

    均瑤大健康在招股書中解釋,報告期內,持續存續與其合作的經銷商對應收入占各期收入比例均為60%以上;2018年新增和退出經銷商收入較大,主要系自身2018年6月開始嚴格執行第三方回款的政策,導致部分經銷商變更企業性質或者通過經銷商指定的其他公司進行合作;因2018年第三方回款的規范,2019年經銷商的收入變動大幅降低;經銷商的退出除2018年因執行嚴格的第三方回款政策導致收入變動幅度較大以外,其余期間經銷商退出導致的收入變動影響均在5%以內,屬于合理范圍。
    同時,均瑤大健康也表示,公司采用經銷模式進行產品銷售,截至 2019 年底,公司已發展“味動力”乳酸菌飲品經銷商 1,306 家,形成對全國范圍、尤其是縣域市場的布建。公司形成了“總部銷售管理”與“大區及城市(群)經理管理體系”的銷售管理體系,由區域經理對經銷商進行管理指導。同時公司市場下沉較深,經銷商中存在數量較多的個體戶。
    隨著經銷商數量和范圍的不斷增加,公司對經銷商管理的難度也隨之加大。若未來公司對經銷商的管理不能跟上銷售擴張的步伐,則容易出現市場秩序混亂、產品銷售受阻的情況。

    巨頭們渠道下沉,新挑戰加劇
    乳酸菌飲料市場規模很大,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就曾認為,乳酸菌行業發展會形成金字塔結構,由于低溫乳酸菌受制于冷鏈運輸,養樂多、蒙牛、伊利、味全等知名品牌的低溫產品主要以一二線城市市場為主;蒙牛、伊利、味全、味動力、君暢依托自身的渠道優勢在三四線城市以常溫乳酸菌產品布局為主。
    根據數據顯示:常溫乳酸菌飲料的重點市場的確是在下線城市及鄉鎮,這些地方貢獻了85%的銷售額;而活菌型乳酸菌飲料的重點市場是在上線城市,一二線城市場的銷售額占比達到51%。
    三四線城市發展活菌乳酸菌飲料的最大阻礙就是冷鏈,因為在這些城市冷鏈系統相對來說不發達,但是活菌乳酸菌又必須在低溫下保存,所以在一二線城市銷售情況較好。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市場升級信號進一步釋放,冷鏈物流也開始形成規模化發展,乳業巨頭的渠道下沉力度越來越大,勢必會對扎根于二三級市場的常溫乳酸菌企業形成直面競爭。
    當巨頭來襲,收割市場的威力與決心將無法估量。正如有先發優勢的光明莫斯利安,如今早已敗給了后來居上的伊利安慕希。
    百億體量的企業對決尚且如此殘酷,更何況整體營收不足巨頭一年廣告費零頭的區域品牌呢。
    而這,也將是均瑤大健康遲早將要面對的最大挑戰。對此,朱丹蓬認為:“‘味動力’在均瑤大健康的產品中占比過高,品類單一、產品單一、渠道單一、場景單一、消費人群單一,經營風險較高,抗風險能力也偏低。因此均瑤大健康必須加大、加快產品的創新與升級,力求跟上消費升級的速度。”
    ·END·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東鵬飲料再度加碼能量飲料,新品東鵬加気重磅首發

    要健康卻又戒不掉“酷爽”,試試風味氣泡水如何?

    茶飲市場旺季已來,由柑檸檬茶“王炸”勢頭正勁

    “618”開始帶節奏,疫情后首個電商大促節能迎來“報復性消費”嗎?

    自媒體轉行擺地攤?地攤經濟究竟有多火?

    接連斬獲A、B輪融資,白家食品做對了什么?

    跨界瓶裝水、開啟進口食品業務、渠道下沉,食品巨頭好麗友戰略要“謀變”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05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3日 08:26
    下一篇 2020年7月3日 11:4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