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包子,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慶豐包子鋪。但是你不知道的地方,一家叫做“甘其食”的包子鋪,卻做到了日賣包子20萬只,年營業額3億!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與大品牌對著干,小企業的大機會
稍加留意,你就會發現,甘其食幾乎是與大品牌乃至整個行業對著干:
大品牌跨城市經營 | 甘其食在一個城市經營 |
大品牌都加盟 | 甘其食就直營 |
大品牌產品豐富 | 甘其食就產品簡單 |
大品牌價格復雜 | 甘其食就價格單一 |
大品牌門店展示信息多 | 甘其食就偏偏少 |
大品牌什么都做 | 甘其食就只做外賣 |
這就是定位的精髓——與眾不同,即差異化。
在這個越來越極度競爭的時代,有且只有兩種生存方式:1.差異化而生;2.同質化而亡。
如果你與大品牌提供一樣或相似的產品/服務,那就意味著:
1.你永遠只能是追隨者,無法超越大品牌。
2.價格戰幾乎是你無法擺脫的選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你只能生存于產業鏈的末端。
中小企業如何求生存、求發展,找到一條路殺出競爭擺脫價格戰,做大、做強自己,甘其食的品牌戰略很值得學習和借鑒。
包子鋪全行業分析
2012年初,甘其食創始人決定引入定位戰略。研究后,他們發現甘其食所在的包子鋪連鎖店品類機遇與挑戰并存。當時華東地區競爭情況如下:
總結一下包子鋪全行業情況:
● 以加盟是主
● 跨城市、省份經營
● 產品供應豐富,多達幾十種
● 價格體系龐雜, 跨度大從 0.7 元到5.5元,層級多有近20種不同的價格
● 門頭、價格牌等門店展示設計復雜
● 大品牌如巴比還經營工廠午餐、超市糕點等
競爭一旦分析清楚,甘其食兵出六招:
1放棄上海,屯兵杭州
聚焦一地而戰。為何?資源有限,無力多地而戰。
為什么放棄上海?一個理由:上海競爭太激烈。單單一個巴比就有600多家門店,還有食在高幾十家店等眾多品牌。外觀杭州,競爭壓力陡然小許多。
2全部直營,拒絕加盟
加盟的好處顯而易見,發展速度快,資金壓力小。但壞處同樣顯而易見。
以巴比為例,加盟店自己雇傭人員,通常是祖孫三代齊上陣,整個門店形象、對外展示大打折扣,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管理難度大,衛生狀況很難保證。直營在門店管理、對外展示就好很多,更利于品牌打造。
3削減產品,突出品項
甘其食相對競爭而言,10種產品已是偏少,但他們認為還是多。產品多,原料采購、倉儲、生產、門店備料等都是壓力,不利于品牌高速發展。所以把產品從10種削減為5種包子、一種饅頭。同時,突出鮮汁肉包是經典品項。
4理清價格,簡單統一
競爭對手價格從0.7元到5.5元不等,中間包含多個價格,如0.8元、1元、1.2元、1.5元……5.5元等,產品豐富價格就會復雜。甘其食實施定位戰略后包子價格一律2元。
為什么要統一價格?
包子鋪的高峰期在早上7點到9點,2小時即120分鐘即7200秒。產品多,價格亂,勢必造成每個顧客的成交時間加長,如果一個客人成交要2分鐘,2個小時只能做60個客人,客單價平均6元/位,營業額才60元×6=360元。甘其食統一價格一律2元,產品又少,每個客人成交時間只要10秒,7200秒的早高峰可以做720位客人,客單價還是6元,營業額720元×6=4320元,效益大大提升。
5梳理門頭,升級門店
大多數企業家都有logo情懷,其實重要的是品牌。全世界有數千萬logo,我們能記住幾個?甘其食之前門頭信息多,調整后只剩甘其食+logo。其實最佳的方式是只留品牌名,去除logo,可惜甘其食創始人情結太重,只好保留,這是一個遺憾。
6堅持外賣,聚焦主業
甘其食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很多誘惑,舉個例子。
杭州政府推行早餐車工程,有個企業家中標1000輛早餐車,馬上找到甘其食創始人尋求合作,在早餐車上賣甘其食的包子。創始人很高興,一輛早餐車每天賣100元,一天就是10萬元,一年近4000萬元。每天每輛車賣200元呢?越算越興奮。
但合作最后被甘其食否定了,為什么呢?
因為甘其食對自身的定位是沿街小鋪+現蒸現做+外賣。早餐車沒有沿街小鋪,沒有現蒸現做,所以最終放棄。
六招過后,甘其食的營業額有了很大的提升,從每天每店3000左右上升到5000多元,經濟效益顯著。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還為其頒發了一個“最受杭州市民喜愛的鮮汁肉包”的獎牌,這也驗證了甘其食的定位——最受青睞的包子鋪——的正確性。
以定位為指導,甘其食走上了一條品牌快速成長之路。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