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是互聯網餐飲風生水起的兩年,在這兩年里崛起了像黃太吉、叫個鴨子、西少爺等餐飲新品牌,它們依靠為數不多的幾個單品,區別于傳統的營銷方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我們也相信在未來的一年,互聯網餐飲將逐漸成為餐飲業的一支重要力量,餐飲業黃金時代正要到來。
1.餐飲規模化
在中國,餐飲業每年有近3萬億規模,然而卻沒有一個營業額上百億的企業。即使上十億的企業也屈指可數。黃太吉赫暢將2021年的目標設定為年銷售額100億,并認為未來中國餐飲企業銷售額達百億以上的企業并不鮮見。
餐飲要規模化必須繞不開標準化這個門檻,我們回顧一下周邊的那些老餐飲品牌,雖然發展了十幾年,但是整體規模就是幾個億,上十億的都很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產品不能標準化,嚴重依賴大廚,很難進行大規模的復制。在這方面國內的餐飲企業應該向肯德基、麥當勞好好學學。不過也應該覺得慶幸,國內的部分餐飲企業已經在標準化方面進行了很好的探索,像海底撈、金百萬、黃太吉、叫個鴨子。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餐飲企業加入到其中。
2.外行人闖入,互聯網餐飲高歌猛進
這幾年有很多新的餐飲品牌闖入人們的視野:伏牛堂、叫個鴨子、西少爺,它們在兩三年前還是籍籍無名,它們的創始人都不是出身于餐飲業,有的是學生(伏牛堂張天一剛從北大畢業),有的是互聯網企業的高管,但是他們依靠另類的營銷方式,通過QQ群、微博、社區等不被傳統餐飲人重視的陣地,宣傳了自己的品牌,聚集自己的粉絲,在很短的時間內走完了老餐飲數年的路。
伏牛堂一年的時間開了五家店,被外界估值上億,叫個鴨子半年的時間獲得了風投,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的力量,我們也相信在2016互聯網餐飲將成為餐飲業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動國內餐飲業的進步。
3.粉絲經濟將成為主流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粉絲經濟將成為主流 !
粉絲經濟將成為主流 !
粉絲經濟將成為主流 !
說粉絲經濟就不能不提到現在的互聯網餐飲,它們個個都是做另類營銷,聚集人氣的高手,伏牛堂有自己的霸蠻社,據說有20萬人(以90后為主)。每次伏牛堂有新品發布,要做活動根本不需要花錢做廣告,在社群里面吆喝一聲,粉絲們再在各自的朋友圈轉發一遍,想想那是多大的影響力。
黃太吉的赫暢更是個“不務正業”的主,據說剛創業的那會每天一大半的時間都是泡在微博,社區跟粉絲互動,聽取粉絲對產品的意見,及時對產品進行更改,這在傳統餐飲業是不可想象的。在很多的質疑聲中赫暢堅持做了,今天黃太吉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0億,遠遠超過了很多老餐飲,他用結果告訴眾人:餐飲的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粉絲經濟將成為主流。
(本文轉載自品途網)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8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