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繼續為大家帶來丁一老師的餐飲真知。
事物都有其與身俱來的生長規律,遵循這些規律就會有序發展,違背則會出現問題。
有位農夫嫌棄自家地里的禾苗長得不如鄰家的高,忙了一整天,把自家地里的禾苗都拔高了,結果,第二天,這些禾苗全都枯萎了。這就是成語拔苗助長的來源。
到目前為止,我們碰到的虧損餐廳成千上萬。這些虧損餐廳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扭虧,解決方法基本是促銷開源。但是,以促銷開源為主的扭虧方法基本以失敗告終,虧損額不但沒減少,反而越扭越虧,最后關門大吉。這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餐飲版的拔苗助長。
鄭老板開了一家餐廳,火了三個多月,然后客流量一路下滑。鄭老板采取了很多促銷措施,客流量又上來了,但是,一看財務報表,頭大了:月月虧損,而且虧損越來越嚴重。好歹挺了一年,最終現金流枯竭,關門了事。
餐廳虧損
從營業收入角度看:是因為營業收入低于盈虧平衡點(俗稱保本點);
從財務角度看,是因為毛利潤無法攤銷掉固定費用;
從客源角度看,是因為餐廳達不到保底客流量。
所以,很多餐廳一虧損,首先想的就是客流量不夠,沒達到保底客流量,因此,想方設法開源。
每個餐廳都擁有天然的開源能力,差別在于強弱。
有些餐廳這種能力強,對顧客有強大的吸引力,因此餐廳自然銷售,也會顧客盈門;另一些餐廳天然開源能力弱,對顧客的吸引力不夠,因此需要依靠額外的促銷,才能保持餐廳正常的客流量。
定位決定生死。如果餐廳定位精準,消費焦點有力,配套得力,那么這個餐廳吸引力強,回頭客多,顧客自然盈門;反之,即使顧客盈門,也只是一陣風,無法持續。
鄭老板的餐廳開業前三個月生意好,是因為嘗鮮的顧客多,后來,嘗鮮的顧客越來越少,而以前嘗鮮的回頭客也極少,因此客流量下降。根源在于這個餐廳天然開源能力弱,對顧客吸引力不夠。鄭老板沒有采取提升價值的治本之道,而是通過團購等一系列降價行為加強餐廳的吸引力,結果怎么樣呢?
鄭老板的餐廳固定成本為50萬/月,綜合毛利率50%,人均消費100元/人。所以,這個餐廳的盈虧平衡點為100萬/月,保底客流量為10000人次/月。前三個月平均每月客流量為12500人/月,因此每月盈利。第四第五第六三個月平均每月客流量為9900人次,因此每月虧損約10000元/月。為了扭虧為盈,鄭老板決定促銷開源,增加客流量。第七月,通過打折優惠贈送等措施,客流量到達了12000人次,這套組合拳總體相當于九折優惠。沒想到虧損額反而擴大了,為什么會這樣呢?
九折優惠后,人均消費由以前100元/人降到了90元/人,綜合毛利率由以前的50%降到了44%,餐廳的盈虧平均點由100萬/月提升到了114萬元/月。七月實際收入為108萬元/月。利潤擴大到約6萬元/月。
但是,鄭老板并未醒悟。
第八個月,鄭老板為了扭動,決定加強優惠力度進一步增強開源效果,因此優惠的力度相當于八折,結果人均消費進一步降低,綜合毛利率進一步降低,盈虧平衡點進一步提高,虧損額繼續擴大……
餐廳虧損的實質是餐廳天然開源能力弱,如果沒有通過定位等措施解決這個短板,而想通過打折優惠等促銷手段增強開源效果,無異于自殺,其結果必然是越開源越虧損。
版權說明:丁一原創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微信號:qq408811859)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已由丁一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平臺無關。
上一篇:餐謀天下(連載69):餐廳開源的正確姿勢
主辦:首席餐謀連鎖策劃機構
天津市神州商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學院與天財商龍強強攜手,從首席餐謀咨詢團隊25年實操的770多個咨詢案例中精選了100個連鎖案例(涵蓋了所有餐飲連鎖業態和類型),結合天財商龍的餐飲大數據,首度推出首席私學,全程純案例場景教學,幫助企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餐飲的規律,整體提升企業“謀勝而后動”的專業能力。為此,已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巡講。
餐飲第一市場迅速萎縮正殺死無數餐廳,不要拖到活不起、死不起的時候,才想起《開辟第二市場:大數據營銷模式》!
中國首家純案例餐飲商學院,學經典案例、找落地方案。
戒口號、戒雞湯、戒扯淡、戒游戲、戒軍事化。
備注:詳情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首席餐謀”
(丁一餐飲專著首發平臺)
-往期精彩內容點擊圖片查看-
-往期專欄回顧點擊文字查看-
誰殺死了金錢豹?!丨廚房人員管理|餐飲定位第二公式
差異化到底是什么|特色不是差異化|差異化:根治價格戰
菜品結構設計1|菜品結構設計2|菜品結構設計3
開源首問“吃什么?”|餐飲營銷天條|連鎖餐飲評判標準
2017餐飲第一關鍵詞|品牌架構概述|餐飲三部曲
降價=自殺|傳統中餐的五條出路|單品戰略的致命缺陷
餐廳開源的正確姿勢丨菜品結構功能|餐飲節流天條|餐廳定位
-今日20:00 精彩課程預告–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