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現 者 說 | 中 國 餐 飲 新 力 量》第 一 季 正 式 來 襲!
第 1498 期
日本菜已經躋身“新八大菜系”,《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顯示,日本菜在餐飲銷售TOP10品類中排名第8,把浙江菜和粵菜甩在身后。
其中不僅日料店增速火爆,就連日式拉面也日漸增多。有一個品牌就借助這個趨勢成為了這個細分品類的黑馬。
”
■餐飲老板內參李新洲發自北京
黑馬檔案 名稱:無敵家 創立地:北京 創立時間:2009年 創新模式:由居日華人2009年8月創立于北京。截至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地發展了16家直營店,是日式拉面品類的實力IP。是最受購物中心歡迎的餐飲品牌之一,也是國內首家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鏈日式餐飲連鎖品牌。 品牌亮點:創始人在日本10年吃了2000家拉面店,研究各大流派拉面精髓。北京霄云路店一開業就火爆,受到從日本來京的大使館工作人員跟留學生的歡迎;還跟太古里、大悅城、華潤置地等著名商業地產品牌建立了深度戰略合作。2015年跟日本AP餐飲集團合作,在順義自建了自循環科技有機農場。
▲《發現者說》無敵家特輯
01
嘗遍日本2000家拉面店后,
回國第一家店就火爆
▼
橫濱有日本最大的港口,也有最大的唐人街,更是中國拉面當年傳入日本的第一站。
橫濱拉面以“骨湯湯頭濃郁、拉面口感勁道”著稱,與北海道的札幌拉面、福岡的博多拉面并稱為“日本三大拉面”。
2001年4月,留學日本已兩年的范軍,作為長崗某短期大學“建校來唯一且以留學生身份考入日本一流國立大學”的破紀錄者,正式進入橫濱國立大學攻讀國際貿易專業,并取得碩士研究生學位。
此前,舉債留學的他選擇了勤工儉學還債。每天4小時完成學業,剩下的時間除短暫休息之外都在打工,晚上一度要靠餐廳老板娘的愛心飯團充饑。饑餓感時常圍繞著這個山東硬漢。
直到一個寒冬深夜,留學生前輩請他吃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拉面。“那一碗拉面入口,湯頭濃郁,香味撲鼻,那種幸福感蔓延全身,整個人徹底舒坦下來”。
▲無敵家創始人范軍
站在2017年年終的尾聲,范軍卻始終忘不了給予滿足感的那碗拉面。
從一流大學高材生到國際貿易公司創始人,他都沒有割舍下那份情結——每年夏天跟同學好友定期組織“拉面之旅”,從東京到九州到北海道再返回東京,會花兩個小時排隊吃一碗熱門拉面,也會去居酒屋式的小拉面館品嘗匠心拉面,10年(1999-2009年)下來,吃過的拉面店達到2000家。
“留學前我在北京日餐店工作過一段,當時一頓日餐就抵得上人們一個月工資,心里就好奇它為啥這么貴;喜歡上拉面后,發現它對食材的講究、手工熬湯的堅持和‘深夜食堂’式的溫暖都很棒。這樣的好東西為什么不能以親民的價格給同胞們享用?所以2009年我回到北京,跟留京的弟弟們在霄云路開出第一家無敵家”,范軍說。
8年前的北京,高端日料店已經漸露崛起的苗頭,但偏大眾化的正宗日式拉面還尚未普及。
范軍請來了有20年資歷的日本著名拉面店大廚,負責招牌日式拉面和配套產品的研發,還在現場進行制作,生意很快火了。
第一批來的顧客90%都是在北京的日本人(以大使館工作人員和留學生為主),好幾個在北京10年的日本人說在無敵家吃到了“家鄉的味道”,它很快成為北京潮人白領們的美食新聚點。
02
8年開火16家店,
還跳出了這3個坑
▼
2012年,無敵家引來了三里屯太古里招商高層關注,試吃后主動邀請進駐,由此開啟了商場店之路。
2013年又接到了上海日本高島屋百貨總經理邀請進駐,在日式拉面的“內地大本營”廝殺,隨后又跟隨太古里、大悅城等品牌進軍更多城市開出16家直營店。
即便無敵家已經擁有強大的品牌勢能。但回顧這8年,范軍依然感慨頗多。在三里屯店,他跟內參君分享了3個“栽坑”經歷——
1.產品研發不可停滯
09年開第一家店時,特殊機緣+超級禮遇之下,范軍請到20年資歷的日本著名拉面店大廚,負責招牌日式拉面跟匹配產品的研發。生意剛穩定下來,大廚跳槽,產品研發一度停滯。
這一時期有范軍坐鎮,顧客依然給產品諸多好評,但完美主義的他,還是覺得沒做出深夜溫暖過自己的那碗拉面的味兒。
▲無敵家堅持每天現場熬湯,棒骨全部來自歐洲進口;黃金招牌面、叉燒有機豆芽、鐵板農場鮮蘑菇等產品的主要食材,全部來自自有農場。
雖然店面很快開始盈利,但范軍卻一度想放棄:“就像我們一直堅持在門店現熬骨湯,而沒有交給中央工廠統一制作。要單純為了掙錢,干國際貿易比這個掙錢的多。開一家拉面店是我的夢想,如果出品一直達不到我的標準,干這個事兒意義在哪兒?”
直到后來與日本AP餐飲集團(第一家在日本東證一部上市的餐飲集團)合作,從個人研發變成了專門團隊研發,新品研發和招牌產品的迭代菜變得固定化、穩定化。現任研發品控部部長小川行博,更是日本代表性的御廚,曾多次為皇室操辦各種宴席。
2.供應鏈不穩遭客訴
最開始一家店時因為需求量不大,很多原料都是范軍和朋友在回國時用拉桿箱人肉背回。后來日銷拉面突破500碗,新店又陸續開出,供應鏈開始跟不上,本地采購的食材又達不到標準。有一段時間,遭到客訴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品口感的不穩定性。
▲無敵家自循環科技農場。
在2015年年初,無敵家正式跟日本AP餐飲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在順義無敵家打造了一座自循環科技有機農場。
15000㎡的農場種植了10多樣日本原種蔬菜,還有天然飼養的“走地雞”,確保了從原產地到餐桌的全程直供,一步步開始接近范軍心中“農業-加工-物流-門店-網售”全產業鏈模式。
3.選址與目標客群不匹配,損失500多萬
雖然今日無敵家在商場餐飲陣營中,已經有很不錯的議價權和品牌勢能。但當初在北京某片區的一家臨街店,因為物業管理混亂,產權不清晰頻繁換房東,再加上周邊客群追求以果腹簡快餐為主,3年下來虧了500多萬。
“選鋪就是選客層,就是選品牌勢能。經過那家店以后,我們全部進入商場店,到離年輕人更近的地方去,做更受他們喜愛的精致日式餐飲”。
范軍跟團隊一直在篩選跟品牌定位匹配的購物中心,在北京的三里屯太古里、西單君太、大悅城、頤堤港,上海高島屋和成都太古里等商場不斷開店。
無敵家還跟AP餐飲集團合資,把在日本擁有200多家直營店的“FORM FARM 塚田農場”引入中國,因為食材健康口味上佳,同樣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03
后記
▼
正如餐飲老板內參CEO秦朝點評:“無敵家拉面,是日式拉面品類一個成功的IP和品牌代表,它致力于打造從田間到舌尖這樣一種全產業鏈的健康模式。但這種看似非常重的商業模式,恰恰會成為無敵家拉面一個非常強勁的競爭壁壘。”
對無敵家的將來,范軍還有很多設想。比如針對商場、寫字樓的拉面餐廳模式,以及針對車站、機場等樞紐的快捷模式。
他更希望在產業鏈上游發力,比如把日本更先進的制冷技術引進國內,可以在田間地頭直接用移動冷柜儲存果蔬,讓食材的保鮮期更長久,讓更多種植戶因此生活得到改善。
范軍最后說:“這8年,我們經歷過從街鋪到商場店的轉型,也跟國內著名的商業地產集團長線合作,還用日本的人脈資源引進新品牌和先進技術……作為海外華人,我一直都熱衷于把好東西和同胞們分享。之所以更有動力堅持,因為我背后有無數被無敵家真誠感動的顧客,還有這8年跟我們一路成長的團隊伙伴們”。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一份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大數據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解讀版
訂閱方式
也 可 點 擊 文 末閱 讀 原 文訂 閱
·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大佬前傳|員工宿舍 餐飲業“老干媽”|2017陣亡盤點|服務員“禁忌用語” 餐飲人踩坑|年終獎怎么發|在四線做外賣 餐飲“師徒制”|董克平談標準化|餐廳關店 麥當勞發力|供應鏈“效率革命”|快餐水多深 餐二代生存報告|淡季攻略|餐廳走紅10條標準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