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消費者快速決策,找到更加滿意的門店,大眾點評APP首頁上線了”附近頭條”,”好友去哪兒”.”好友吃貨榜”可以實時查看到朋友,同事以及家人,愛人等經常都會選擇去哪里就餐,更推薦哪些餐廳。
根據大數據研究分析發現人們的消費決策會受熟人圈子,他人評價,好友評價的深刻影響,其中瀏覽評價頁的用戶比瀏覽poi詳情頁的用戶訪購率平均值高25%。在注重社交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如果將UGC(用戶分享內容)、LBS(基于位置服務)以及線下商戶資源融會貫通,將會怎樣?
大眾點評APP“附近頭條””好友去哪兒”.”好友吃貨榜”正是基于LBS和社交關系鏈推出的一項功能。它基于用戶當前位置推薦吃喝玩樂,并通過用戶以往的消費記錄、好友、同事等社交關系鏈(好友來自微信好友,手機通訊錄好友,QQ好友)以個性化推薦的方式幫助用戶決策。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重慶、天津等15座城市推出,深受用戶青睞。
(左圖為蘋果地圖中大眾點評的數據;右圖為大眾點評App首頁截圖)
“附近頭條”處于大眾點評App首頁的黃金流量位置,在2016年4月改版之前主推“附近名人出沒”,用名人效應帶動流量;而在升級迭代之后,“附近頭條”內容更為豐富,除了“附近名人出沒”之外,另外新增了推薦內容,基于個人的位置、興趣以及社交關系進行個性化消費信息推薦,例如不僅有權威推薦、火爆新店,最新優惠、身邊的TA、最受關注餐廳實時榜、火爆餐廳實時排行榜、好友熱搜排行榜、同事熱搜排行榜等特色榜單,幫助用戶在特定地點依據榜單而減少決策成本,提升品質消費的效率。
(大眾點評App“附近頭條”的特色榜單截圖)
社交關系鏈激活,讓線下消費更有人情味
昨天剛過的情人節,朋友圈各種”虐狗”,讓異地戀的情人情何以堪。當你心系一個人,或特別崇拜和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每天都想知道他過的好不好,吃的好不好,有沒有健康飲食…而”好友去哪兒”就能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雖不能一起就餐,但我們可以在相同的餐廳”隔空約會”感受彼此…
80后在網購時會反復看評論、價格來決定購買產品,而現在90后則更易接受圈層內口碑、人際關系的影響。愈發明顯的消費趨勢是:用戶越來越看重品質而非便宜;“人格屬性”正取代“性價比”成為新的交易入口。
大眾點評移動端中的“好友去哪”、“吃貨排行榜”等逐漸發展為線下消費的“朋友圈”,與“附近頭條”一起豐富大眾點評的社交場景。
(“好友去哪”和”吃貨排行榜” )
現階段的“附近頭條”社交推薦主要是在“吃喝玩樂”中的“吃”這一領域,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寬領域。
不僅如此,“附近頭條”后續考慮引入目前移動互聯網火熱的付費問答模式,當系統推薦內容不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用戶可以自主提交答案,由平臺把相關信息推薦給附近達人解答,優質的信息會存留在平臺上,實現用戶“自組織化”信息流轉。因而“附近頭條”還具有互動性、分享性的優點。
餐飲商家該如何利用好這一免費資源?
據了解,第一條直達5億微信用戶的微信廣告起價達1000萬,投放朋友圈廣告的商家非富即貴,高昂的廣告費用讓中小型商家只有看的份兒。那么,作為中小型商家,如何能夠利用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曝光呢?
1 / 商戶星級是怎樣煉成的!
2 / 商家必看的9條提升轉化率經驗!
3 / 餐飲品牌應將互聯網作為常態化的推廣!
4 / 新功能get:跟惡意差評和行業惡評say no!
5 / 20多張臺的小店為什么品質伊犁堅持用86個人?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大學餐飲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