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零售” 殺進超市,掘金新場地 疫情重壓下,我國大多數餐飲企業選擇閉店歇業,而眉州東坡則成為餐飲行業為數不多的逆行者。自疫情爆發,眉州東坡全國100多家門店能開的都開著,當大家在堂食、外賣,競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這個24年的老牌餐企卻把手伸向了全新餐飲“掘金地”——超市! 借助超市龐大的客流,眉州東坡把餐飲“零售化”。面積不到20平米,沒有堂食區,只支持外帶,賣主食和鹵味。率先打入了一個除堂食、外帶、外賣、電商等以外的另一個模式,超市零售模式! 包子、小菜、鹵菜,還有魚香肉絲、速凍南瓜糕等半成品,價格上也低于門店,雞絲涼面9.9元/份,紅燒帶魚6.9元/條…… 在相同價位下,與超市其他一眾不知名的品牌相比,眉州東坡積累的人氣和市場讓消費者很是放心。搶占品牌超市先機,眉州東坡這一招走得妙極了,最終實現了單日最高營收7萬元+。 眉州東坡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進入超市,并將在未來大規模布局超市零售,離不開過去在供應鏈上的打造。說白了,有了供應鏈才能實現超市新零售的全國布局之路。 從餐飲跨界食品 實現“雙輪驅動” 作為北京中餐中最早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和中央廚房的企業,眉州東坡已從二十多年前的一家小店,發展到如今的擁有眉州東坡酒樓和眉州小吃等多個品牌,涉及正餐、小吃、外賣等多個業態,形成了從農業到食品加工再到供應鏈的一整條產業鏈。 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介紹,72小時保質期以內的食品屬于中央廚房,72小時以上則由食品工廠來實現。 從2008年開始,眉州東坡就嘗試構建一套“三位一體”的體系,即農業公司、中央廚房、食品加工廠,三個生產線協同合作,從源頭到加工生產、再到成品輸出。 中央廚房主要作用是把烹飪的核心技術分解,然后像流水線一樣,中央廚房做基礎部門,門店師傅做后期加工。眉州東坡的包子、凍糕等就是由中央廚房做好,再配送到各個門店。 建立食品工廠 加速全產業鏈布局 食品工廠生產的是餐飲食品,除了生產香腸等四川特產,還有創新的低溫慢煮的午餐肉腸,遵循的理念是模擬手工國標生產。眉州東坡相關負責人曾經以香腸為例進行過解釋:“在做香腸這條路上,確實走了很多彎路。工廠批量化生產的時候,有很多的技術難點需要去解決。但是后來發現有一些環節還是必須要用手工,保留這樣的傳統,于是定位成模擬手工、國標生產。” 事實上,在海底撈打造出成功的供應鏈體系之后,許多連鎖餐企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西貝莜面村、九毛九、永和大王……這些餐飲企業無一不在加速上游食材供應商的規模化發展。 比如海底撈的供應鏈體系,上游食材由蜀海集團、四川海底撈、扎魯特旗(羊肉)供應;中游調味品由頤海集團(火鍋底料和自熱小火鍋)供應;蜀韻東方負責門店裝修和翻新等。前身為海底撈供應鏈部門的蜀海集團,目前已經為九毛九、西貝等200多家餐飲品牌提供新鮮食材的供應鏈支持。 如今香腸、辣椒、花椒、豆瓣醬等產品都在眉州東坡的食品工廠生產,能夠從工廠發到美國、到全國各地的餐廳。現在工廠里有100多個產品都擁有知識產權,不僅可以滿足自己公司,也在給其他很多的餐飲企業提供服務。 據創始人王剛介紹,目前食品工廠每年營收大約三個多億,2015年以來每年增長率達到30%—40%。“這些食品工廠、中央廚房和供應鏈,全部都發揮作用了。有了這些供應鏈,我現在更加堅定地相信,餐飲零售化、食品化是未來的增長點和發展趨勢”。 10月19—21日,餐飲老板內參“大魚游學·走進北京”,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眉州東坡,學習其供應鏈運營和管理,同時探訪西少爺肉夾饃、冰城串吧、微海咨詢、湊湊火鍋,帶你走進帝都餐飲的包容與開放。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