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外賣市場有何變化?做好這幾點,讓顧客對你不離不棄

    外賣一直是近幾年餐飲經營的主要關注點,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后,外賣更是異軍突起,大小餐飲企業紛紛嘗試。

    競爭加劇、市場紅利消失,多維度數據賦能助力餐飲外賣精細化運營才是出路。

    01

    外賣市場變化

    01

    行為習慣變化

    1

     

    吃熟不吃生

     

    一二線城市商圈進入外賣市場成熟階段,消費者選擇餐廳更加理性化,由盲目選擇,吃便宜的行為習慣,逐步轉化為點外賣要從見過實體店,在實體店消費過的餐廳來點,更加注重品質及健康,收藏門店的被選擇頻次更高。

    ?

    以北京朝外大街3公里范圍商圈為例,Mirror Lab(咨酷數據中臺)數據顯示:餓了么平臺2019年6月店總數量為2465家,店平均銷量為722單/月;新店數量為208家,新店平均銷量為216單/月;店平均銷量為新店月平均銷量的3倍;新店進入陌生商圈成功率更低,消費者更喜歡自己熟悉的餐廳。

    2

     

    口碑更勝性價比

     

    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下單的餐廳,更注重商戶口碑分值,而不是產品性價比。

    以美團外賣阜成門商圈為例,沒有做任何活動的CoC都可(阜成門店),口味評分達到4.8分,點兩杯珍珠奶茶需36元,可以達到5820單/月,且外賣平臺標注了西城區奶茶人氣排名第六名。而另外一家某知名品牌茶飲店,口味評分4.7分,兩杯同樣規格奶茶結算價只要18元,月銷售只能達到353單。

    口碑更能為商戶帶來更多用戶,品質在最終的經營結果上決定性更重要,而不是便宜。

    ?

    經營過程中,大部分門店對于評價處理能力上并沒有做到優秀。也許堂食體驗不好,可能會馬上道歉,退款,但是線上的評價處理,不能只是簡單回復,更需要走心,畢竟堂食客人能影響的可能只是周圍不到100個用戶,平臺一家門店,平均每天至少有上千次瀏覽。

    ?

    3

     

    商圈品類頭部門店品牌化

     

    成熟商圈品類頭部門店多為品牌店。

    以北京中關村商圈餓了么平臺為例, Mirror Lab(咨酷數據中臺)數據顯示,品牌門店數共計328家,占比32.27%,銷售量占比52.9%。品牌門店的店平均銷量為1692單/月,高于商圈平均值1096單/月。而這個比例在全市所有商圈也保持基本一致,全市門店平均銷量為628單/月,品牌店平均銷量為1130單/月。

    從品類上看,日韓簡餐料理中,排名前五商戶為:火爐火韓式拌飯,和番丼飯,吉野家,村上一屋,漢拿山,5家均為品牌標簽門店。其他品類情況也基本一致,除特殊品類無品牌門店,如烤肉拌飯,黃燜雞等。

    02

    外賣市場由增量轉存量市場

    絕大部分地區外賣流量紅利已經消失。咨酷在做單品類商戶是否可以進入之前,會先做商圈調研,看盤子,看增長,是否為增量商圈,一圈做下來,基本上全部都是存量商圈,下面我們看一個案例:

    ?

    在鄭州一個成熟商圈里,我們準備進一個麻辣香鍋品牌,調研后發現,客單價15-20元區間的麻辣香鍋用戶,總計銷售單數為8000單/月,其中排名第一的門店可以銷售70%的單量。當我們在商圈運營三個月后,整體麻辣香鍋的單量沒有變化,這個區間客單價的單量由之前的8000單提升至9000單。其中,我們運營的品牌可以銷售2000+單,三個月的時間,另個頭部門店銷售變成5000單,在這個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明顯下降,單子到了另一家門店。這就是存量市場的現狀,頭部門店的持續發展很困難,并且經常會出現新的挑戰者,這是常態,因為品牌連鎖化進程不會停止,會有更多品牌店開出來,去競爭每一個百分點的份額。

    ?
    當下外賣市場有何變化?做好這幾點,讓顧客對你不離不棄

    02

    外賣平臺變化帶來

    挑戰和機會

    01

    平臺關鍵指標變化

    美團上市后,盈利指標變成平臺追求的第一指標項,在2019年初美團開始提升費率后,餓了么在4個月后緊追步伐,平臺抽點普遍提升。美團外賣業務上半年收入增速為48%,但訂單量的增速是35%,毛利率22%,環比上升6%,并且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因此帶來的壓力就是平臺、物流、餐廳、用戶四方需要重新分配投入產出比,面對更理性的消費者,餐廳需要承擔更大的經營壓力,更需要關注降本增效。

    ?

    當下外賣市場有何變化?做好這幾點,讓顧客對你不離不棄
    02

    平臺rank規則變化

    在主要關鍵指標變化后,平臺在分配流量上也做的更精細了。客單價、UGC、轉化率、多時段不同品類的rank加分等,使得商戶在經營過程中,必須更加重視全面數據的發展,必須找到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體,在這個領域里深度耕耘。

    ?

    目前主rank位除了行為習慣就是購買競價,所以已經購買過產品的老用戶,會是接下來更多看到我們的那一部分人群。老用戶維護變得前所未有的關鍵,新用戶拉動也要考慮競價投入。

    ?

    當下外賣市場有何變化?做好這幾點,讓顧客對你不離不棄
    03

    外賣平臺流量結構變化帶來的計劃

    1

     

    多時段爆發

     

    早餐、下午茶、夜宵時段增長率明顯高于我們熟知的午、晚餐高峰期。多時段爆發的背后,是細分品類中一部分品牌又吃到了一波流量紅利。

    ?

    這里我們可以看一個早餐品牌——早樂品致早餐。作為新品牌抓住了早餐市場的紅利期,快速占領北京部分商圈早餐時段TOP門店的地位。不到一年時間,北京地區已經開出14家以上門店,每家門店在這個時段內,基本都是雙平臺的TOP3商戶。以早樂國貿店為例,餓了么平臺月銷量為3311單/月,美團6885單/月,總計月銷可超萬單。

    ?

    這樣的分時段流量紅利下,也是細分時段下品牌快速發展的機會。

    ?

    2

     

    多品類爆發

     

    從用戶端點擊的關鍵詞可以發現,用戶并不習慣用家常菜,徽菜等這樣的關鍵詞進入入口,與商戶在添加分類時是有差異化的,而是會分的更加細致一點,比如麻辣燙、冒菜、粥店、炸雞、炸串、小龍蝦等等。這樣的分類說明消費者對于細分品類的點擊習慣更勝傳統餐飲分類。這樣的行為習慣下,多個品類就爆發出來,核心是這些品類在用戶需求側、搜索側、點擊側有了大量的提升,這些熱門的品類流量產出的是這些品類的爆發,其中就有早期的酸菜魚、小龍蝦、牛蛙、小串,2019年爆發的鮑汁撈飯、火鍋菜、熱鹵現撈等品類。

    ?

    3

     

    多單品爆發

     

    平臺同樣的邏輯帶來了另一個爆發點就是多單品爆發,越來越多的門店將自己的產品名稱放在了門店招牌或者LOGO上,比如陜味食足,在之前的名字后面加了一個“油潑面”變成的“陜味食足·油潑面”。這是一種單品爆發的象征,越來越多的商戶用類似的運營方式,抬出自己的主打產品,提升進店轉化率指標。單品爆發的后面,還有更多的門店開始梳理自己的產品線,產品邏輯,圍繞一種主打產品、口味、展現形式,全面在此品類中拓展豐富度。相信接下來品類市場會逐步轉向單品市場,煎餅的王者,春餅的王者,羊肉串的王者,紅絲絨蛋糕的王者等等,都將一一面世。

    當下外賣市場有何變化?做好這幾點,讓顧客對你不離不棄

    03

    大數據賦能外賣運營2.0

    在餐飲外賣運營2.0時代,我們需要有更多維度的數據賦能餐飲精細化運營。

    依托數據中臺的精細化運營,餐飲品牌可再造運營體系:

    ??外賣體系前置,無體系,無競爭力,重搭外賣體系,經營區別堂食。

    ??珍惜每一次曝光,抓多時段機會,因為曝光成本只會越來越高。

    ? 外賣服務不止于配送,用心關注老用戶內心訴求,盡可能提升復購頻次。

    作者?|復星集團旗下咨酷科技

    聯合創始人 張小松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646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9日 14:05
    下一篇 2020年10月9日 19: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