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門頭戰略余奕宏,ID:xingzhyhp
這是門頭戰略余奕宏的第334篇原創文章
2020年6月28日,瑞幸咖啡從納斯達克退市,撇開陸正耀的資本局不談,這是近八年來,又一次跨界餐飲創新的挫敗。從2012年的黃太吉,2015年的人人湘,2018年阿里的筷馬熱食,瑞幸咖啡,無數在餐飲行業的創新探索都遭遇了滑鐵盧,他們都遭遇了什么樣的行業壁壘?又都犯了哪些戰略性的錯誤?作為行業的觀察者和戰略研究者,我在近5年的時間里面或遠或近的觀察了他們的探索,談談我的思考。我認為他們最初的時候都是想如何改變餐飲行業的成本結構,打破邊際成本遞增的詛咒,找到改造和顛覆傳統餐飲行業的道路。雖然他們遭遇挫折,但每一家企業都給行業變革帶來了新的啟發,或多或少地推動了行業的進化。奕宏也只是拋磚引玉,希望我的思考給大家帶來啟發。(掃碼關注余奕宏門頭戰略微信視頻號,每天一條餐飲戰略思考。)這次新冠疫情對餐飲業進行了兩次精準打擊,我們能夠清晰看到餐飲行業是一個高固定成本、高競爭、反脆弱性極差的行業。就連行業翹楚西貝、老鄉雞遭遇這樣的突發疫情,瞬間現金流枯竭,要靠外部資本補血江湖救急。這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固定成本高、生產效率低、人均產值低。即便海底撈、西貝這樣的頭部企業,年人均創收不過二三十萬元,人均創利幾萬元,可以說餐飲業是線下商業里最像公益事業的行業。無論是跨界新手還是餐飲老司機,都不停地思考如何提升生產效率、如何打造自己的壁壘、建立護城河,才能最終獲得持續的增長。只是不同的人,由于基因不同,資源稟賦不同,對行業的認知不同,他們在不同的方向上發力罷了。2015年的黃太吉赫暢,憑借廣告人和策略人的背景,微博營銷加話題營銷橫空出世,一個二十多平方小店年營收數百萬。但是一旦開店擴張,就遭遇規模不經濟的壁壘,也暴露了運營管理的短板。赫暢一直在思考的就是如何改變成本結構,當他發現做門店的連鎖生意,不是他的所長,也無法打破邊際成本遞增的魔咒,于是最終轉向了外賣生產倉。今天來看他應該是中國外賣共享廚房的鼻祖,而當初它的模式最符合食品安全的標準,也吻合三大外賣平臺需求,可惜戰略上由于選錯了競爭對手,滑入了巨頭的賽道,慘遭封殺。而2015年人人湘無人餐廳的實踐,應該說走在了全行業的前列(比阿里、美團推進無人餐廳要早兩三年),當初人人湘被《紐約時報》等大量海外媒體當作中國餐飲互聯網化的典型案例報道。第一、干早了。在那個時間段,即便是在北京CBD地區要求顧客100%掃碼支付,還是需要不斷教育市場;第二、戰略上既要做餐飲連鎖品牌,又要做saas系統,這對于一個初創企業來講,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至于阿里的筷馬熱食,曾經一度揚言要投資10億進入快餐和零售食品賽道。一時間讓餐飲業人人發抖,最終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我和王小白老師討論過它的單店模型和產品結構,太復雜,內部思維嚴重。好在阿里還是非常克制,沒有過早地擴張這種未經驗證的模式,及早收手。2018年瑞幸咖啡橫空出世,無論是在資本布局、團隊架構、賽道選擇、單店模型、品牌傳播、用戶運營、商業模式,都令行業耳目一新,看上去完美無缺。短短兩年就在納斯達克上市,可謂是資本天局、豪華團隊、千億賽道、百億市值、風光無限。遺憾的是最終的結局居然是數據造假、慘遭退市,創始人還要面臨天價罰單。起步就使用小程序和APP點餐,可以說是一家完整的數據公司。奕宏反復強調餐飲企業三大資產:品牌、用戶、數據。瑞幸作為新餐飲的代表,一開始就具備了這樣的基因,也是他商業模式不可或缺的要素,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當年的CMO楊飛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就叫《流量池》。關聯和對立星巴克迅速起勢,完整的拉新裂變用戶,明星代言廣告轟炸,線下迅速規模化開店,四管齊下。這種先進的品牌建立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不能因為瑞幸咖啡受重創,而否定別人的一切。首先,實體餐飲門店是一個規模不經濟的生意,規模化餐飲企業如何真正實現持續邊際成本遞減,是個挑戰!其次,餐飲實體生意是一個需要精細化運營、處處摳成本、不斷優化效率和體驗之間平衡。瑞幸的高舉高打、高獲客成本與門店內部的數字化運營沖突。這恐怕也是最終導致數據不得不瘋狂造假的原因。最后,開店容易,但要適應千家萬家店的組織規模,組織建設是個長期工程,欲速則不達。老陸想靠資本來彌補這個幾個短板,就好像一個嬰兒想靠激素一夜之間長大成人,這個巨嬰的細胞組織承受不了。
相反當這一撥家門口的野蠻人在橫沖直撞之時,我們來看看餐飲老司機們做了哪些布局:海底撈和阿里共同開發了全新的海底撈超級app,海底撈應該是大型餐飲企業里全數字化、全數據化的企業,大哥就是大哥。當然西貝、老鄉雞、鄉村基等知名連鎖企業也在saas系統上做了巨額的投入。餐飲的最大挑戰其實是如何帶領成千上萬、甚至是數十萬人,365天不間斷地保證同樣的出品與服務體驗。海底撈、西貝、喜家德、九毛九等企業他們始終圍繞著組織建設與組織變革在不斷的探索。海底撈從師徒制,計件制到接班人計劃;西貝從分部賽場到好漢計劃;喜家德的合伙制已經迭代無數次;九毛九內部創業制讓企業活力四射。你會發現老司機們紛紛都在組織上下功夫,因為他們有著數十年的經驗,最終發現餐飲業就是依賴人來去創造穩定的出品和滿意的服務。對于行業的本質和規律,顯然老司機們認知更高。所以,外行不要看低餐飲,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傳統行業、落后行業,這個行業如今在行業翹楚的帶領下,不斷在創新創造。無論是西貝的甄選商城,還是海底撈的生態化、上下游產業鏈一體化布局,他們在探索中餐發展之路上,為了突破邊際成本,也是走出了一條中餐商業模式創新之路。奕宏在近五年的長期觀察和研究中,也始終在思考行業本質,找到助力行業發展的原點。在緊緊圍繞用戶的視角和用戶的體驗出發,提出的三大效率理論:認知效率即“門頭戰略”,解決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偏好、選擇的難題;結構效率即“菜單規劃”,解決消費者點選、品牌認知印象、單店盈利模型問題;運營效率即“裂變增長”,解決消費者拉新、留存、復購、裂變增長的問題;
核心是幫助餐飲企業在前端提升各項效率,打造鋒利的單店模型和商業模式,源源不斷地獲取優質顧客,實現企業品牌戰略落地與用戶增長。
過去的三年的時間,我們在用培訓的方式普及和推廣我們的理念,這一次疫情我們絕大多數學員快速業績恢復論證了我們的理論成果。跨界創業者、行業老司機、外部協作者都在以不同的姿勢,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理念在前行。
如何打造品牌,降本增效,實現高效率的增長。和海底撈(蜀海),西貝,眉州東坡,九毛九,三晉飯莊,三寶餐飲,阿財老鋪等1000多家企業共同走進未來食餐飲戰略規劃的線下課程。
本期報名已經過半,預報從速,加課程助理微信:13121862750,或掃海報上的二維碼,搶定名額!
第19期《門頭戰略導航班》《菜單贏利結構規劃》將于7月7-8-9-10日,在南京舉辦。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