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復工,有些地方的餐廳還要再關近兩周
此前,全國大部分省市都將企業復工時間推遲至2月9號以后,而近日,一些城市再度發文件推遲復工日期。
例如鄭州于2月6日發布通告,明確全市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和建筑工程安全復工復產時間表。文件規定,提供送餐外供的連鎖性餐飲企業可以在2月17日之后恢復營業,但仍不得提供堂食,其中并未說明何時才能完全恢復經營。
對于歇業期間仍然承擔著房租和員工工資的餐廳來說,又將不得不再多熬一段時間。
余糧恐吃盡,已有餐廳開始找人接手
怎么熬,除了盼望業主降房租,絕大部分餐飲人只能靠家里的“余糧”苦熬過去。內參君逐漸發現,有人可能已經熬不住了。
昨日,在一個餐飲交流群里,有餐飲人在替別人開口,說有一個深圳餐飲品牌想出手,是一個正在良性發展的連鎖餐飲門店,詢問是否有企業或資本有意收購。
內參君有些意外,疫情期間行情蕭條,此時賣掉餐廳恐怕只能是“賤賣”。其他人也在勸他堅持,認為疫情過后的報復性消費會讓餐廳有所收獲的,言下之意是現在賣了太虧。
而這位餐飲人則表示,挺過去的確會變好,只可惜現在已經挺不住了。
“像我們這些供應鏈企業也最多挺4個月,餐飲一線更難,現在一切都是未知數,他們需要各種各樣的支持。”
疫情肆虐之際,文和友卻獲億元資本加持
撐不住的人開始尋求接盤,而內參君卻發現,“接盤俠”們竟然還不少。
昨日還傳出消息,中國大消費與現代服務產業投資加華資本,正式宣布旗下基金以近億元人民幣,獨家投資湖南文和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加華資本在公告中稱,湖南文和友集團致力于在地美食文化挖掘與推廣,結合潮流文化,打造獨特的體驗場景,形成“美食+文化”的文和友模式。為了踐行其“支持民營經濟,助力中國消費”的使命感,加華資本將持續押注中國餐飲業的創新先鋒。
作為國內深耕消費領域數十年的知名基金,加華資本及其董事長宋向前在此次疫情發生時,成為首批呼吁號召政府托底經濟,為消費服務行業發聲的投資人之一。
他表示,此時選擇重資押注中國餐飲行業的創新者文和友,希望以實際行動助力中國消費。
“此舉雖小,但我們希望能夠帶動更多的投資機構積極行動,以資本的力量參與對創新企業、優質企業的救援與支持,這才是資源配置、資本活力的應有之義。”
資本積極拋橄欖枝,擁抱頭部品牌融資窗口期
疫情之后,中小餐飲到底如何翻身?
現在全社會都在關注中小企業在此次疫情當中的處境,各級政府對于企業的幫扶正在陸續出臺,同時有大量資本方表示愿意為餐企提供低息貸款,相信能度過這一劫的餐飲品牌必將迎來一波新的發展紅利。
疫情過后,小餐飲的機會點在哪?合眾合的分析師指出了三個機會點:
多維度爆款產品的機會
在疫情過后,消費者的心理和消費習慣會進一步變化,對于一款產品的多種場景需求會增加。接下來會有更多的爆款產品兼備成品、半成品、食品三種形態,滿足堂食、外帶、外賣、餐桌等多種場景,更便于搭建多種渠道銷售網絡。
過去的餐廳爆品常常僅限于堂食,而擴展維度后,盈利能力也將大大提升。
社區化門店貼近的機會
疫情期間,全國人流聚集密度高的渠道受影響較嚴重,例如:購物中心,交通樞紐,景區步行街。但給消費者提供高便利性和消費者保持高粘性的社區渠道生存能力更強。
社區化的餐飲連鎖會進一步崛起,像快餐和標準化比較高的品類都會進一步下沉到社區。
因為距離用戶比較近,就會有多種消費需求的可能性,比如下班途中點好,到家就可以取。社區餐飲便利性會變的越來越有效,這點結合我們說的多維度爆品策略中的邏輯,這是環環相扣的過程。
自建社群會員及配送體系的機會
疫情讓居民逐漸適應網格化的行動軌跡,有利于餐廳的社群建立。假如社區附近,把周邊1000個家庭建立成小的社群體系,可以在這個體系中經常維護和分發,同步導入線上會員平臺進行定向發送,甚至是一對一的服務。
當這種流量基數變得足夠大的時候,每個門店可以自建配送人員,再結合預定體系,就可以分時段為用戶推送和配送所需要的產品,從而提高門店效率及毛利空間。
自建社群可以不斷維護和累積,甚至存在轉換成付費會員的可能,在黏性不斷加強的同時,就有更多產品銷售的可能,不僅僅是餐飲產品,還會有半成品甚至是食材的銷售。
然而這一切發展紅利,都建立在餐企成功熬過疫情寒冬的基礎上,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為幫助大家渡過難關,餐飲老板內參也特別籌劃了餐企戰“疫”系列公開課——今天晚上 20:00,一起來聽喜家德高級合伙人王建青詳解他們如何沉著應對疫情。
商務合作: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