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變還是不變?

    ◆ ◆ ◆◆

    2017新年快樂

    HAPPY NEW YEAR

    ◆ ◆ ◆◆

    2016年,再有一天就告別了。

    我很想念它,但它絲毫不留戀我。

    助理都催我有兩周沒有寫文章了,我刻意給自己放了兩周假,有的時候高速運轉會讓自己慣性化,讓慣性推動自己和企業,都非常可怕。

    以下這十條,是我對餐飲業近年變革的小結,也有一些對未來的猜測。

    0 1

    對于踩準節拍,銳意創新的企業家和創業者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對于思維僵化,組織固化,產品(服務)老化的企業來說,這是最壞的時代。

    0 2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子

    我們遇到了最好的時代,就看是誰趁勢而上,識機、握機、運機的能力比努力和勤奮更重要。

    選擇大于努力,我們絲毫不懷疑諸如俏江南、凈雅這樣的企業擁有優秀的人才,完善的制度,勤奮的員工,然而當方向錯誤,越努力,越悲劇。

    相反,我們看到一些初創企業并不完美,團隊尚在磨合之中,但因為把握住了大時代的機遇,因而成長迅猛。

    0 3

    自2012年起,在餐飲行業誕生了諸如黃太吉、伏牛堂、西少爺等跨界餐飲人創立的新銳品牌。

    他們敏銳地捕捉到當代消費者代際變化,審美情趣,消費習慣的變化,借助社交網絡傳播的優勢,迅速崛起。

    無論他們今天發展如何,他們都幫助所有餐飲人打開了時代變革的那扇窗。

    0 4

    But,無論跨界創新者也罷,傳統老炮也罷,我們都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這個時代變化太快,消費者每五年就是一代人,市場每五年(甚至是三年)就會發生一次大的變化。速生速死,產品迅速躥紅,但又迅速消失。

    本界消費者非常操蛋,只對自己的感覺忠誠。昨天,她還在朋友圈表達對某產品的迷戀,三個月后,她已經對此毫無興趣。

    因此,與其你不停滴追逐熱門,不如靜下心想清楚“我是誰?我有什么優勢?我能吸引誰?我能和誰走得更長久?

    0 5

    “變,還是不變?”這是個問題!而且是關系到企業戰略生死的問題。

    變,是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清晰滴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為趨勢而變;不變,是不忘初心,不脫離行業本質,守正出奇。

    0 6

    互聯網對于餐飲業的影響,餐飲人從前幾年的恐慌,到近一年的放松,其實都不健康。

    當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基礎建設,一種新的生態環境,基于此生態上誕生的新物種,也許正在大家漠視中,悄悄地野蠻生長。

    我已經看到了一些,看著他們偷偷地成長。

    0 7

    前幾天拜訪一家外賣平臺的副總裁,她興奮地跟我分享外賣真的已經成為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并且糾正了我認為外賣僅僅是解決果腹型剛需的認知,她說從數據上看到的和我們大多數人猜測的并不一樣。

    她送給我一句話:切忌不深入了解而妄下結論。

    雖然這句話不是針對我,但我聽完依然是一身汗。因為我知道我曾經在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上,因為缺乏深入了解卻妄下結論而損失慘重。

    0 8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百舸爭流。

    上一個月專程去福州,面對面聽了中國餐飲業傳奇品牌華萊士創始人華總的分享。在上一個時代,他智慧地設計了華萊士的供應鏈盈利模式,實現了百城萬店的商業構想。而新時代下,他又開啟了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新篇章。

    我們看到諸如正大集團、新希望這樣的供應鏈企業開始下沉到餐飲終端,透過聯營、投資等多種模式,他們憑借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和產品標準化研發能力,正在實現餐飲零售化的戰略布局。

    而真功夫向海底撈蜀海學習對外開放供應鏈,能不能讓中國餐飲連鎖象美國快餐連鎖企業一樣,動輒開出1000家連鎖店,我們期待著。

    0 9

    無論時代如何變,對于中國的高度分散的餐飲企業來說,聚焦、專注應該是十年內不會發生變化的主題。

    正如經濟學家許小年所言:“直覺和系統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經驗的積累。

    管理大師德魯克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專注,強調技術和市場知識。只有避免多元化,在一個行業甚至一個細分市場長期耕耘,才能形成積累,才能抓住創新的機會。

    麥當勞創始人熟悉食品行業,山姆沃頓在零售業干了很多年,沒有行業和企業的經驗,也不可能把一項創新做成世界級的大公司。

    1 0

    關于定位,關于品類是不是不符合這個互聯網時代了。所有說這句話的人,都沒有深刻地理解定位,也沒有認知到品類戰略對企業的重要性。

    那些時髦的諸如場景理論,主題餐廳都不是能夠長大的物種,更不是消費者心智中的位置。也許你會看到個別暫時成功的案例,但那不是趨勢。

    一流的投資人和一流的企業家,都在尋覓下一個大品類,而一個創業者如果不懂從研究品類出發,注定要走很多彎路。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西貝的賈總準備放棄西貝燕麥面的10萬家店計劃。

    我曾經在《品類戰略》研習營里談到過,突然有天我想到西貝燕麥面犯了定位理論里最嚴重的錯誤:品牌延伸的陷阱。對于開創新品類,啟用新品牌,居然被賈總忽略了。

    至于燕麥面這個品類,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中國消費者對燕麥的認知都定格在燕麥片上,那是一個雖有營養,但卻口味欠佳的心智認知,很遺憾,認知往往大于事實。

    對于擁有特勞特、華與華的頂級戰略顧問的西貝,尚且容易不斷犯錯,我想品類戰略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未來食《品類戰略》四期報名開始啦!

    未來食《品類戰略》系統課程

    是由余奕宏老師創辦的未來食餐飲產業加速器,在2016年推出的一堂餐飲人必上的“餐飲企業落地實戰課程”。

    自2016.9月開辦第一期以來,至今僅四個月時間已成功舉辦三期,服務了近百位餐飲企業創始人,2017年2月份即將舉辦第四期!

    面對餐飲
    創業

    2015很難,2016很難,2017將更難,對于找不準自己生意定位的人,其實生意一直都會很難。

    什么樣的企業不恐慌?清晰的知道我是誰我的顧客是誰我要到哪里去?

    2017年新年伊始你能否放下三天時間,為自己和企業重新梳理一下方向?

    如果你想突破瓶頸改變現狀,點擊下面的圖片尋找答案。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032.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2月30日 20:24
    下一篇 2016年12月30日 21: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