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者奕宏:失控,2015餐飲業大變局(中)

    本來不打算寫“中”,又不是投稿,可以多賺稿費,但是后來想想突然就過度到科幻片的“下”,實在太快了。

    “服務員,買單!你們有什么團購啊?”

    服務員熱情地介紹,還幫不會操作的顧客完成團購訂單。(這場景經歷過不?無論你是否經歷,事實上每天都在餐飲業上演)

    可是,不是說團購是最好的引流嗎?

    不是O2O嗎?為啥70%的團購是到店發生的?

    這尼瑪顧客已經到店消費了啊?沒有團購他也要買單啊?這到底是為誰引流啊?

    奕宏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關于團購是解藥還是毒藥。結果文章被大轉,90%的商戶都痛罵團購,可是明知道那是毒藥,為什么還爭先恐后地去喝呢?

    因為,他們認為飯店要想賺錢,需要有足夠的客流,需要擠滿了人。既然自己不會引流,就找團購或者其他餐飲O2O平臺引流。

    可是究竟擠進來的是什么人,他沒想那么多。

    老板,有個名詞叫“團購黨”,你知道不知道?

    她們只吃團購,哪里便宜吃哪里?不團購就不吃。

    所以,醒醒吧!開飯店靠團購,那說明你根本不知道如何定位客群,不知道如何正確選址,根本不知道如何營銷,把命運放在團購手上,建議你看一下附后的一篇文章。《團購對于餐飲,是謀財害命還是救命稻草?》

    團購不行,我就自己搞打折,開業第一天一折,第二天二折,第三天三折;有錢,任性!

    果然開業人流如織,排了滿滿的人,然后,恢復原價后,就沒有然后了。

    外婆家,綠茶也有很多人,可是未必單店都賺錢啊?他們賺錢恐怕是靠擠壓供應商,甚至是靠現金流游戲賺錢吧?

    你跟著去學他的低客單價高翻臺模式,多半學不會,沒翻臺,先翻車了。

    低價餐飲,打折餐飲,團購餐飲,是餐飲大忌!

    大多數餐飲是一個非標準品,也就是每一個產品,每一個店都不相同,更何況餐飲不僅僅是賣產品,還賣氛圍、服務等等,怎么可以用低價、用打折這么LOW的手段呢?

    再說房租,人員,食材成本一直不停地大幅上漲,而菜價卻在不停地下降,這尼瑪是不合羅輯思維啊!

    但是大家為什么都忙著團購打折呢?難道僅僅因為你的同行都在團購打折嗎?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上海知名餐飲人賴林萍老師說:無論是一線,還是二三四線城市,餐飲市場都是較大的競爭!餐飲不是不好做,而是看你怎么做!

    企業定位模糊,管理機制不健全,策劃亂打折,企業無論在哪個城市都是沒有活路的。

    我的跟帖是:餐飲還可以做,但肯定不是隨便做了。

    那么,怎樣才叫不隨便做。

    對于傳統餐飲來說,餐飲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充分競爭時期,同質化的產品、同質化的服務,那種妄圖隨便開個店就賺錢的時期,已經一去不復反了。

    餐飲業也必將像零售業、快消業一樣,進入到品牌化、全國化、精細化、個性化、主題化當中。

    缺乏品牌,只有品類是這個行業最大的危機。

    沒有市場營銷,只有促銷團購打折,是這個行業最大的杯具;

    沒有忠誠會員,只靠不斷高成本拉客,是經營者最大的失誤。

    對于一家有5家以上分店的連鎖企業來說,不懂品牌建設、不做會員管理、沒有系統策劃,那只有靠老天保佑了。

    中國餐飲連鎖百強的企業一旦進入到你那個城市,尤其跟你在同一個商圈,跟你經營相同品類,你基本就只有掛的份。

    所以,對于中小餐飲企業來說,給你的好時光也不會很久了。

    尤其是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本地餐飲企業,隨著資本的介入,伴隨著SHOPPINGMALL的擴張,全國那些龍頭連鎖品牌很快就會殺到你的城市,你的身邊。

    餐飲品牌化,連鎖化,全國化已經正在發生,并將愈演愈烈。(外婆家、綠茶、海底撈、西貝,慢慢你的城市都會有)

    就像快消品伴隨著全國連鎖超市的渠道擴張,全國性品牌迅速蠶食本地化品牌;家用電器伴隨著蘇寧、國美等大型連鎖的渠道擴張,而像南京本地那些熊貓、三樂、伯樂等不知進取的品牌瞬間就被海爾、格力、美的這些全國性巨頭干掉。

    五年后,我們再來看看,還會有多少本地餐飲品牌存活。

    當然,餐飲這個行業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場極度分散,龍頭企業不過數百億營業額,對于一個數萬億市場來說,集中度極低。

    數據提供商歐睿國際(EuromonitorInternational)稱,2013年百勝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由2012年的6.4%降至5.1%,百勝在中國經營著6200多家肯德基、必勝客、東方既白和小肥羊餐廳。百盛失勢的同時,中國本地競爭對手正從中獲利,其間,頂新的市場份額由1.6%小幅升至1.8%。

    正是如此,一方面各種小而美餐飲才有生存空間,但那些中不溜秋又不思進取的企業恐怕就最危險了。

    未來五年,我們一定會看到更多餐飲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也會看到更多的并購發生,行業從分散到集中這是必然。

    中國從事火鍋行業的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將尋求通過IPO籌資至多11.4億港元(約合1.47億美元),以幫助自己在未來四年內把中國門店數量增加一倍至近1000家。

    市場調研公司英敏特(Mintel)的數據顯示,德克士炸雞連鎖店的所有者、臺灣公司頂新國際集團在2011年至2013年間開出了978家餐館,現在經營著逾2000家德克士門店。歐洲私募股權投資公司CVCCapitalPartners今年早些時候收購了擁有400多家門店的大娘水餃的控股股權,希望在收購后這家餐飲連鎖品牌的業績更上一層樓。)

    看到這,我們可以用內憂外患來形容2015年后的本地餐飲業,不過,這只能算是越來越被控制啊,與文章標題不吻合啊,但是這又是事實,所以,我才不得不寫了這篇“中”。

    事實是,我們從2011年起,基本就算拉開了移動互聯時代的大幕,同當年快消品、服裝業、家電行業相同的是即將和正在發生的“大魚吃小魚”,同步,我們又迎來了移動互聯時代,還有那些被資本瘋狂追捧的餐飲O2O,互聯網餐飲,“快魚吃慢魚”更可怕。他們真的就像餐飲業內同行說得那么不堪嗎?就是泡沫嗎?資本真的都是傻逼嗎?

    請把此文轉發到朋友圈,給那么想開飯店的人看看,善莫大焉!

    下一期,奕宏會從移動互聯時代三個特征來扯一扯我眼中的餐飲業失控!

    行者奕宏

    行者奕宏,名余奕宏,廣告人、自媒體人、社交網絡人,15年植根本土品牌營銷,專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線下商業轉型,獨創《8小時打通粉絲經濟》訓練營;《用社交網絡建立品牌》課程;國內研究餐飲行業粉絲經濟的第一人;品途網、新食品雜志等多家新媒體特約專欄作者,任多家媒體、商業集團、企業品牌粉絲經濟戰略顧問。公眾號:xingzheyh

    個人號:xingzheyihong

    QQ:598684088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13.html

    (0)
    上一篇 2015年2月6日 07:49
    下一篇 2015年2月6日 15:5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