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8小時打通鐵桿粉絲訓練營》終于面世了。這是奕宏研究并實踐社會化營銷近三年的小小成果。三天時間,一個500人的QQ群瞬間爆滿,僅用兩天時間告知,當晚公開課在線人數近170人,最終找到20多名天使客戶加入我的訓練營。大大超出我的預期,原本只打算找到15名。其中還被我拒絕掉好幾位。感謝所有支持我的兄弟朋友們,更感謝我的近30位天使客戶。(奕宏想對你們說,你們真的很有眼光!)
和所有的線上線下培訓不同的是,每一位入營的伙伴,奕宏都要跟他們在線交流,以確定他們真的是我要找的天使客戶。交流下來發現,能有明確的奮斗方向和專業技能的,大概過半,另一半都是有點專長,但是又不夠專注的,生意聽上去很多,鮮有幾個真正賺錢,技能也有幾個,但是沒有一個絕活。
我其實很矛盾,這些沒有核心目標和項目的人,其實不是我的目標客戶,但是如果我不幫助他們,他們更加不知道要漂到什么時候。(這是真的,其實人生最難是專注,最可怕的是根本沒人提醒你。)
奕宏小時候就以小聰明而自以為是,好像什么一學就會,一點就通。事實上,老師多次批評我半瓶水亂晃,后來,初中后貪玩,就僅僅上了一個職業學校。進到工廠,也是瞎混混。真正改變奕宏人生命運的是三次專注:
1、奕宏買到《一個廣告人的自白》,發瘋一樣,夜以繼日的抄書,做筆記,當時買了那個系列全套書籍,包括《定位》《媒介策劃》《如何寫文案》等廣告經典名著。那個時間,沒有任何人指導,僅僅憑借一種瘋狂滴熱愛,如今想來正是那幾年的專注,讓我對廣告無師自通,打下了極好的底子。后來,10多年的廣告生涯,我對行業的理解,對消費者心理研究,對媒體的認知要比同行有深度地多。
2、98年時,奕宏做投機失敗,虧了近10萬本金,要知道那時南京市區的房子不過幾萬一套。當時,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家人也是不斷地指責和抱怨。奕宏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辭職離開家里。但是憑借一個職業學校化學分析的文憑怎么走出去呢?于是,我給你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一年之內拿下英語自考的文憑。前幾年晃晃蕩蕩,考了5門,結果還有7門英語專業課沒過,而我那時離初中學完英語已經10年了,結果,我再次發了瘋,從早到晚,沉迷在英語學習中,幾次累得睡到公交底站。而最終,不可能變成可能,奕宏順利拿到了英語自考文憑。(后來靠這個文憑,順利進了廣告公司)
3、2011年,奕宏還是雅智傳播機構集團總監時,就意識到大眾傳播勢必式微。(我們媒介部的同事,既不看電視,也不看報紙)甚至我們的前臺閑的沒事,也不看報紙了。地鐵、公交上都是一群手機黨,低頭族。雖說,那時的客戶由于投放媒體的慣性,依然依賴傳統媒體,但是奕宏意識到這個狀況不會持續三年。巧合的是,新浪葛總給我普及了微博、社交網絡的迷人之處,憑著直覺,我知道那是趨勢,是未來。(今天,每一個人都花了大量時間在手機和社交網絡上,但那時有多少人相信社交網絡對未來傳播的影響。歷經三年的癡迷與執著,今天,奕宏對社交網絡的理解、洞察、研究、實踐,讓我有足夠的信心幫到有社交基因的品牌和企業。)
奕宏到今年工作22年了,從事廣告傳媒15年。期間也有過迷茫,有過迷失。最彷徨的時候,就是隨波逐流的時候。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但卻什么都沒干好。所以,奕宏太能理解和體會那些因為不專注,不能聚焦在一個領域的人或者公司,最終的下場是什么。曾經我們有一間分公司做了幾年,但是因為不聚焦,長期生存在盈虧點下。 我們訓練營里的有些學員,因為本業不是自己喜歡的,于是就開始換行,有的不停滴在選產品,有的不停滴在換行業。總認為找到一個好產品或者好項目,自己就可以改變命運了。殊不知,當一個人是以這樣的標準來選擇生意的,大多不過是一種錯覺罷了,對于別人好做的生意,對你未必有用,因為別人可能在這個行業里沉淀和專注了幾年。而當你以新手的身份入行,其實勝算很小。 奕宏體會到專注和聚焦是一個人真正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沒有這個,一切為零。
而奕宏研究和實踐的粉絲經濟,就像雷軍先生說的,必須做到:專注、極致、口碑、快。雖然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媒體都在大肆鼓吹互聯網思維和粉絲經濟,但是真正能理解個中深意的又有幾人。
無論是打造極致產品的小米,還是死磕自己,娛樂大家的羅緝思維,無不是因為專注,才能做到極致,而極致才會引發口碑,口碑多了,發展自然就快。
一個人從未專注,他的人生就從沒真正開始!
行者奕宏QQ:598684088
行者奕宏微信:xingzheyihong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99.html